無法擺脫過去的陰影(仍未擺脫餐飲股魔咒,譚仔國際是否會走上味千之路?)

又一間餐飲股即將登陸資本消費市場。
這幾年餐飲子公司業績預期走低,做炒面連鎖速食店的譚仔國際性,卻逆勢實現了業務發展收縮和業績預期快速增長。截至3月31日2021本年度,子公司總收入17.95億港元,同比快速增長6.12%,凈利2.88億港元,同比快速增長50.76%。
不過,業績預期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疫情相關的補助和租金減免,如果剔除這1.7億港元,子公司最近3個會計本年度的業績預期依然是連年大幅下滑。
小型速食連鎖的競爭優勢就在于靈活機動、運營工作效率高,但是譚仔國際性母公司店面的翻劉審禮從5.5上升到3.0,兩年時間上升了45%,已經與海底撈這種餐飲大店相近,傳統競爭優勢蕩然無存。
所以說,譚仔國際性也仍然未能徹底擺脫餐飲股的厄運。子公司極力改革試圖扭轉業務發展,不知道將來是走上味千之路,還是向九毛九控股轉型?
家族企業變外資得益于文化窗口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水平,香港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各種產品線和風格在這里交融,促成了香港餐飲、食品行業繁榮的發展局面。
圖片來源:另一說網前段時間中秋節我們都在吃粽子,其實,相當一部分粽子種類,受到了香港味道的影響,美心、大班等粽子品牌,一定程度了引領了行業的發展。
1996年,祖籍湖南的譚氏兄弟在平民聚集的香港深水埗,開出了首家譚仔云南炒面,將四川無厘頭味道融合進傳統云南炒面,創造出符合香港人味道的炒面品牌。
由于經營理念不合,2008年,譚氏兄弟平分店鋪,譚仔三哥炒面成立。
“譚仔”和“三哥”兩大品牌,都是賣炒面,但產品線略有差異,除了標配的無厘頭、番茄和清湯三種味道,譚仔主打酸辣清新,三哥傾向于糊辣醇厚。
到2017年,“譚仔”和“三哥”炒面店已經在香港經營超過100家店面。
2018年,日本餐飲巨頭東利多在香港的全資子子公司,以19億港元的對價收購“譚仔”和“三哥”母公司所有咖啡店。創始人譚氏家族完全退出。
東利多是一間在全球范圍內經營亞洲美食的連鎖速食運營商,母公司品牌包括歐洲消費市場的WOK TO WALK、馬來西亞湯面連鎖Boat Noodle、英國拉面店SHORYU,以及中國消費者所熟知的龜丸制面等。
東利多入主后,譚仔國際性挖來香港連鎖速食子公司大家樂集團(00341.HK)的總經理劉達民,掌舵董事會并出任行政總裁。
隨后,子公司開啟標準化改造,將原來“譚仔”和“三哥”的兩家中央廚房合并為一間,大舉開拓店面,并嘗試走出香港消費市場。目前,譚仔國際性依次在深圳和新加坡開出3家店面。
未來,子公司將中國海外作為店面開拓的核心目標消費市場。2022年-2024年,譚仔國際性依次計劃新開店面28家、63家、69家,合計160家,其中中國海外消費市場計劃新開58家,占比接近四成。
業績預期快速增長虛與實去年以來,餐飲消費市場持續走低。西餐老大海底撈去年業績預期上升86.81%,今年上半年也只賺了不到一個億;呷哺呷哺2020年凈利僅為184萬元,同比上升了99.36%,2021年中報業績預期未見太大好轉,虧掉了接近5000萬元。
以香港消費市場為主的餐飲上市子公司,大家樂、大快活、翠華控股、太興集團、稻香控股,整體境況更差,幾乎沒有一間的業績預期拿得出手。
但是,譚仔國際性的業務發展,居然逆勢實現了加速快速增長。
截止2019年3月底,子公司母公司店面數量為107家,當本年度新增0家。此后的兩個會計本年度,子公司依次凈賣出店面數量18家和22家,到2021年3月底達到147家。今年二季度以來的5個多月,又凈賣出店面9家,最新的店面總量達到156家。
截止3月31日止的2019本年度、2020本年度、2021本年度,子公司總收入依次為15.56億港元、16.91億港元、17.95億港元,凈利依次為1.98億港元、1.91億港元、2.88億港元。2021本年度總收入、凈利依次快速增長了6.12%、50.76%。
同時,子公司最近一個會計本年度的經營性現金流也大幅改善,同比快速增長34.09%至7.07億港元。
在行業如此困難的時刻,譚仔國際性穩定了業績預期快速增長,因此連續3個會計本年度都派發現金分紅,依次為7500億港元、1.7億港元、1.2億港元,值得整個餐飲行業的羨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子公司業績預期表現優秀,一定程度上來自于政策的支持。
2021本年度,子公司獲得了1.55億港元的補助和1560億港元的租金減免。如果剔除這些因素,子公司的業務發展盈利將同比減少,形成業績預期連降的局面。
當本年度業務發展盈利大幅下滑的原因為:疫情導致客流量減少;外賣增加了消耗品及包裝的開支;與咖啡店收縮相關的折舊開支增加。
由“快”變“慢”速食,運營核心就在于一個“快”字。到店,幾分鐘出餐,幾分鐘吃完走人,即便是西餐,流轉速度也能做到跟肯德基麥當勞差不多。
譚仔國際性也在IPO招股書中表示,子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建立了高度標準化和可開拓的業務發展模式,加盟店提升運作工作效率,同時方便連鎖化復制。為了能夠加快出餐時間,子公司甚至與第三方子公司合作開發了各種不同種類的烹飪設備。
小型速食店,店面、人員等固定成本有限,高流轉速度可以讓單位固定成本發揮出更大的商業價值,它的投入產出比,可能會高于一般的大型餐飲店面。這就是今年以來資本開始大規模投資連鎖小吃店的基本邏輯。
但是,從譚仔國際性的運營數據表現來看,這種競爭優勢正在逐漸消失。截至3月31日的2019本年度、2020本年度、2021本年度,子公司平均翻劉審禮依次為5.5、4.8和3.0。
兩年時間,子公司翻劉審禮接近腰斬,現在與海底撈這種餐飲大店差不多,上升幅度則比近年因為翻劉審禮上升而飽受爭議的海底撈大得多。
圖片來源:另一說網因為到店消費人數上升,盡管子公司店面近幾年人均消費金額從53.5元上升至58.4元,但加盟店日均收益還是整體呈上升趨勢,最近3個會計本年度依次為41314元、40603元和37369元。
新開店面影響工作效率是原因之一,不過,分析譚仔國際性的基數排序店面數據后發現,運營工作效率大幅下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2021本年度,子公司基數排序咖啡店的翻劉審禮從4.6將至2.9,基數排序咖啡店的加盟店日均收益從41557元上升至37934元。
所以說,譚仔國際性并沒有徹底擺脫餐飲股的厄運,只是小店業態比其他餐飲巨頭的大店模式,生存狀態略好一點而已。
近年,子公司已經在通過跨區域收縮,特別是在中國海外消費市場新開店面,以及增加開業時間、提升運營工作效率、高端化等方式試圖提升業績預期。
你會選擇這一碗香港來的炒面嗎?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2321.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示,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原文。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示,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原文。相關標簽: 炒面 譚仔國際性 餐飲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