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嘉瑞律師:不純正不作為犯,構成要件是什么?

不作為犯罪,是指行為人負有作為的義務且具有作為的可能,但是沒有履行作為作為義務,導致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不作為犯罪可以分為純正的不作為犯罪和不純正不作為犯罪。
網友咨詢:
什么是不純正的不作為犯罪?
浙江海昌律師事務所蔡嘉瑞律師解答:
不純正不作為犯罪,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并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犯罪形式。雖然通常情況下由作為形式實施,但也可以由不作為形式實施,這種情況下構成的犯罪被稱為不純正不作為犯罪,也稱為不純粹不作為犯罪。
純正不作為犯是刑法規定只能由不作為的形式實現的犯罪,這種情形叫做純正(真正)不作為犯,如我國刑法規定的遺棄罪即屬此類。
例如交通肇事罪轉化為故意殺人罪,將受害人丟棄在野外而導致其死亡的。比如說帶鄰居家小孩去河邊玩,小孩落水了,而旁觀不作為導致小孩死亡的,都是故意殺人罪按不純正不作為犯來處理。
《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條 【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蔡嘉瑞律師解析:
實踐中,純正不作為犯罪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不純正不作為犯罪,以遺棄罪轉化為故意殺人罪為例。
刑法中對故意殺人罪的定性為:“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并且實施了相應的犯罪行為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方式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兩種,作為是行為人積極主動地實施,不作為是行為人負有某種保護義務,但行為人沒有履行相關義務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
故意殺人罪與遺棄罪的最大區別是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例如,將女嬰扔到深山中的行為,表面上符合遺棄罪的構成要件,但實質上卻構成了故意殺人罪。首先,從行為方式上分析,家長對女嬰負有撫養救助義務,但家長放棄了這種義務而造成女嬰死亡的后果,該行為是一種不作為的故意殺人行為;其次,從主觀方面看,刑法總則中關于定罪量刑問題上的基本原則即主客觀相一致原則,就是指在判斷具體刑事案件時,應當考慮行為人在實施犯罪時的主觀心理狀態和行為之間保持一致。
案例中,家長抱女嬰到深山中,其主觀上應當認識到該女嬰可能無法受到他人的救助而死亡,但該仍然實施了遺棄行為,由此可以判斷家長對于女嬰的死亡后果持放任態度。因此,遺棄女嬰的行為應當定性為故意殺人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行游|蔡嘉琴:熊與熊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