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為什么發展這么快(深度剖析:為什么現在的外賣越來越難做?)

最近送餐看似是餐飲店面的薩德基,而如今送餐占據店面愈來愈多的銷售額,實際是兩根難啃的骨頭。上漲的網絡平臺傭金、慘烈的競爭、居高不下的菜肴效率,餐飲老板娘要控制效率與利潤的平衡,還要保證產品品質,又要保障顧客的體驗。
1、舉步維艱的送餐市場面對日益下滑的送餐,不曉得各位餐飲老板娘是否愈來愈感到有心無力?更近我在一個送餐一日運營交流群中看到許多言論餐飲老板娘的吐槽。
首先是受到疫情影響,部分地方禁止餐食,直接引致許多店面倒閉;其次是部分小區嚴禁進出,送餐小哥不能送上樓,引致送餐訂單下滑嚴重,用戶數量被砍了一大半,銷售額更是慘不忍睹。
再者,進入夏天,人心都很多急燥,在網絡平臺規則下騎手或多或少會很多不耐煩,催單在所難免。顧客的口味愈來愈刁,稍有不好就會給個差評。 后還有可能遭受同行的惡意差評,顧及網絡平臺嚴厲的風控。
許多店家反饋:網絡平臺運營做得有心無力,許多時候想努力都沒方向,非常無奈。
送餐和餐食不一樣,餐食的營銷費用固定,來多少客就能預估能做多少銷售額,但是送餐不一樣,可能有單來但不掙錢,甚至虧本!我們公司的同僚在“薅毛皮”上確實有一手,在他的“神操作”下,點的送餐比餐食吃還便宜,真的讓人驚呆:公司附近一家海鮮咖喱店面新開通送餐,同僚抓住了店家滿減和天天神券的漏洞,立馬“薅”了三單。
還有另外一家咖喱店家(月售6000+),也是經常被同僚“薅”的對象,9元即可解決一頓午餐。
拆分一下這些“毛皮”單的效率構成,計算公式如下:海鮮咖喱(按 貴那單算),牛肉海鮮咖喱效率約4.5元,包裝約1.5元,飲料約1.2元,菜肴+包裝效率共計:7.2元。
營銷效率包括免Unnao3元、網絡平臺服務費(新規)保底5元、提成活動效率2元,好評返現3元,合計13元。
即這份餐總體效率20.2元,客戶已付僅需9元,每份虧11.2元。
以上是某送餐店家的內部溝通群,分析了一下毛皮單構成,很大一部分是攜程會員提成,其次就是網絡平臺新規后的變動服務費,如:夜晚Unnao、遠距離配送,扣費變動很大,綜合下來比以前的服務費更高了,引致店面的客單價變得非常低,運營表示“太難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致送餐愈來愈難做?1.同產品線競爭者多,陷入電商
送餐經歷過瘋狂擴張期,如今已是紅海市場,無論什么產品線,競爭都非常慘烈,以茶飲市場為例,茶飲是典型的顧客既看品牌又看價格的產品線。“蜜雪冰城”雞尾酒5元/杯,“一點點”雞尾酒8元/杯,茶百道、cooc等在10元以上,我們綜合看流通量,由于價格實惠,冰雪冰城的雞尾酒銷量長居同商圈 。
其實打開送餐網絡平臺都能看到,但凡銷量高的店家,客單價尤其低,很多表面上看的高,實際上背后做高額的好評返現,其主要目的還是做招商加盟的數據店。
在這場沒硝煙的電商中,無疑誰能更高價,誰就能獲得更多的用戶數量,送餐早已成為了屌絲的聚集地。
2.資本家進場,引致推展費通貨膨脹
最近許多年,少數人掌握了網絡平臺分配用戶數量邏輯,在送餐市場上混得如魚得水,通過“刷單”、“高推展”、“補單”等操作,推一個品牌成一個,所以吸引許多“資本家”入場,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就能把店面推起來,然后迅速招商。
而隨著愈來愈多人曉得這個行業的“秘密”,送餐從藍海變成紅海市場,推展費也隨之水漲船高。以深圳核心區南山為例,許多店家坦言“推展推不動啊!”基礎開價開到2元,定向開價該加的都加了,半天才消費二十多元,一看前端,自己的店面排名很后面。
要曉得,這僅僅是點金推展,即按次付費,好一點的店面發貨率40%,即單次發貨的推展效率要去到5元。
所以,對于許多沒太大資金支持的小店而言,幾乎沒存活的空間。
3.寵溺了的顧客
新店家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多的店家曉得套路,大家為了前期把路走得順,于是大量的“禁品”、“高價導流”活動盛行,引致愈來愈多的顧客被“養”壞,許多人也不愿意正價點送餐了。特此,很多公司還專門開發了禁品軟件,給店家做刷單服務。
同時,在許多短截圖網絡平臺、公眾號該文大量出現的送餐優惠券“漏洞”等也促成了顧客被“寵”過頭的現象。
以我身邊為例,我公司有個同僚小劉,每次點送餐已付都在16-20元,在得知另外一位同僚每次點送餐僅需要個位數后,也向那個毛皮大神取經,走上“薅毛皮”的路。現在他點送餐只要已付13元以上,他都感覺不劃算。
那些被禁品、高價導流活動吸引過的顧客不也是這種心理嗎?
4.送餐店家被“大師”教育得更“聰明”
前面說到這是個互聯網發展迅速的時代,所有你曉得的,你不曉得的知識都可以通過網上查得到。短截圖無疑是目前 為先鋒的代表,許多人不曉得什么梗,通過某音一搜便曉得了。同樣,在某音搜“送餐”一詞,便會彈出許多大V,截圖開頭便說“送餐運營必須曉得的事...”、“爆單運營法...”、“送餐xx大揭秘”,這種聽著很犀利的截圖,播放量上千上萬。
這些用戶名取的更是非常專業“某某專業運營”、“xx運營大師”、“xx老師送餐運營課”。短截圖網絡平臺的傳播,讓許多沒專業知識的老板娘快速了解送餐的小知識,這些店家就被“教育”得更加聰明了,行業內的信息差愈來愈少。
5.網絡平臺方慫恿店家一起賠本賺吆喝
除了外部的競爭因素,網絡平臺內部也有許多“小動作”讓送餐愈來愈難做。相信許多店家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沒單→開推展→降價→不賺錢→控制效率不推展→又沒單。如此反復,陷入無底洞。
送餐網絡平臺的推展,既是一副良藥,也是一副毒藥。推展能給你瞬間帶來用戶數量,也能像毒品般沉迷于他。自疫情以來,送餐店家激增,每天新開通的店家多不勝數,老店家不得不靠推展維持用戶數量,網絡平臺作為中間商,不斷鼓舞店家燒推展。
攜程新店,就有轉賬5000得6600的轉賬福利。作為老店家,攜程也給予很大的轉賬誘惑!后臺檢測到15天沒推展的老店家,會電話主動聯系店家,發放轉賬10000送3000的福利。
很多店家就會覺得,充10000返3000還蠻實惠,反正都要推展,趁有活動趕緊轉賬。但是,只要充了之后便會繼續進入到新一輪的惡性循環。
用一個詞形容現在的送餐市場:棕褐,嚴重的棕褐!
端正態度,慢比快更好,打好餐食的基礎。
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送餐賺不到錢的,大多數是為了流通量盲目賠本賺吆喝的店家。推展也好、高價折扣菜也罷,就像是瀕臨死亡人面前的兩根高效的續命針,打了馬上見效,但持續時間不久。
作為餐飲人,我們要清楚生意還是要健康、持久,在線下餐食還不穩定的情況下,線上送餐更好先不用急著上。餐食的客源可以積累起來,等到送餐開通的時候做二次傳播,送餐啟動時在社群運營帶動下推展費能省不少。
同時出品的把控一定是 位,還要去研究送餐的整體體驗如何優化,送餐要經過40分鐘的配送,送到客人收到的餐和餐食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店餐食生意很好,送餐卻一直做不起來的原因。
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送餐的紅利已經最近,不要再對送餐有太多的期待,如果早已入坑,建議早日離場,及時止損!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2330.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原文。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原文。相關標簽: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