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搞外賣(滴滴推出“嗷嗷吃飯”,重新探索外賣市場)

在2019年“ofo外賣”業務發展失利后,ofo正卷土重來,再次步入攜程核心地帶,積極探索外賣消費市場。
Tech地球從數個獨立G225處獨家獲悉,ofo從2020年開始測試的餐飲服務項目“滿足串串香”浮出水面,目前在天津測試,近期更名為“嗷嗷喝茶”。經核實,“嗷嗷喝茶”的背后主體公司(北京薩迪斯凡餐飲有限公司)中的原股東和現股東、監事,均為ofo人力資源部門的人擔任。據知情人士透露,ofo計劃希望將亞洲地區的這項業務發展模式用于境外的外賣服務。
圖片來源:攝圖網無論是外賣業務發展,還是餐飲服務,實質上都是利用餐飲賽車場去帶動自身配套業務發展的發展,并為自身的業務發展池拓寬維度。
受2020年疫情影響,外賣消費市場規模增長到6646.2億元,同比增長達15%。對于餐飲消費市場而言,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餐飲服務行業消費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達到46984億元。
可知與餐飲相關的線上業務發展正成長為一條捷伊賽車場,網絡大廠爭相恐后涌入,無疑加速了該消費市場的競爭與活力。
01 有別于“ofo外賣”的“嗷嗷喝茶”相比于ofo在亞洲地區開通的第一代外賣業務發展“ofo外賣”,被外間視作ofo第二代外賣餐飲服務的“嗷嗷喝茶”,有了相當大的改進。
Tech地球了解到,“嗷嗷喝茶”前身叫“滿足串串香”,從2020年年中在天津部分地區試點運營,試點范圍涵蓋了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可知“嗷嗷喝茶”的主力使用者仍然是以年輕人為主。在菜肴的選擇上,隨著網絡平臺供應商的增加,菜肴也不再局限于串串香,增加到粉、面等美食,實現了菜肴的多元化。
目前,“嗷嗷喝茶”的合作商達30多家,成立7個品牌獨立運營,以滿足不同口味使用者在菜肴上的需求。
嗷嗷喝茶的點餐流程主要在微信端展開。首先,使用者需要關注同名社會公眾號,然后選擇底部導航欄的“下單”,步入同名小程序,再點擊“現在點餐”,選好商品后,步入結算界面,選擇店內用餐或打包帶走即可順利完成整個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嗷嗷喝茶提供外賣物流配送服務,且物流配送免費,這和此前的ofo外賣,以及現在市面上的大部分外賣網絡平臺有著很大的區別,0元物流配送也是該網絡平臺的主打特點,物流配送時間在30-45分鐘左右,屬于短途物流配送。
處于起步初期的嗷嗷喝茶,透過大力度優惠獲客。據一位體驗過該業務發展的使用者向Tech地球表示,嗷嗷喝茶的價格非常便宜,可在原價的基礎上打5折,幾元即可點到一份外賣,且飯菜質量不低。此外,嗷嗷喝茶網絡平臺還面世了應邀好友活動,透過SNS去驅動獲客能力,只要使用者成功將活動界面分享到朋友圈或面對面應邀,雙方都能贏得相應的獎勵。
上述使用者還表示,訂單順利完成后,透過評價會返還一定的優惠券,但無法看到他人的評價,只能看到月銷量。此外,嗷嗷喝茶網絡平臺上相似菜肴的店家使用的是同樣的配菜、米飯和包裝,無論點什么飯菜,都是從同一個點送過來。
綜合上述使用者的描述可知,嗷嗷喝茶當前的優惠力度比較高,透過社會公眾號的撒券和網絡平臺自降等優惠,獲取使用者的關注和使用,同時贏得第一批忠實使用者和口碑。而菜肴則是由網絡平臺統一采購供應,再讓店家做成品展開售賣,保證質量可控,同時降低成本,成本的降低可以讓利到賽手的物流配送上,這也讓0元物流配送成為了可能。
除了C端的網絡平臺建設外,嗷嗷喝茶在B端同樣自研了兩款App。分別是“嗷嗷喝茶店家”和“嗷嗷先鋒”。
嗷嗷喝茶店家App為商家定制接單及門店運營的工具,可實時監測菜肴庫存。嗷嗷先鋒App則是嗷嗷喝茶業務發展經理研發的商家簽約及維護工具。另外,嗷嗷喝茶也在加大對店家的招募,試圖拓展在地方上的影響力。
可知,嗷嗷喝茶已初步形成較為順利完成的供應體系和網絡平臺體系,與攜程、餓了么相比,除了受眾使用者少外,在價格、物流配送和品質上存在優勢,這給ofo在亞洲地區嘗試2.0版本的“ofo外賣”提供了支持。
02 ofo和攜程的外賣之戰往事小范圍的測試,證明了ofo并沒有放棄外賣這塊蛋糕。
回溯ofo做外賣的時間軸,從2017年12月的外賣業務發展部曝光,到2018年3月在無錫開城,其前期的開通速度僅用了3個月。
2018年3月6日,ofo外賣宣布在無錫、南京、長沙、福州、濟南、寧波、溫州、成都和廈門等9個城市率先登陸,網絡平臺透過降低圖利和獎勵來贏得首批店家和使用者。同年4月,ofo外賣在無錫贏得消費市場占有率第一,高強度的踢法,產生了一定的效果,遠超內部的預期。
ofo外賣的快速發展,與攜程的競爭火藥味十足。對于當時ofo發表的“這意味著ofo外賣在短短9天(8天試運營+4月9日正式運營)內,已成為無錫消費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外賣網絡平臺”的說法,攜程回應稱,攜程外賣在無錫消費市場依然穩居第一。
之后,ofo外賣和攜程外賣之間的競爭持續不斷。從網絡平臺到商家,在到賽手,全方位展開對壘。
賽手方面,ofo有著忠誠賽手和自有賽手,其中忠誠賽手,擁有保底一萬塊的收入,一單提成高達15元,這對攜程外賣的賽手有著巨大的誘惑,吸引了不少賽手入駐ofo。而店家也透過ofo的補貼,贏得了不菲的收益。
當時,ofo招募外賣店家是定向應邀制,并非誰都能報名,也讓外間猜想,ofo外賣想填補“百度外賣”退出后的空缺,做中高端外賣服務網絡平臺,按照預期的想法,似乎可行。
當年ofo做外賣,也被視作是對攜程步入乘車領域的回應。
攜程在2017年切入ofo的乘車領域,面世“攜程坐車”,并在2018年大力推廣,雙方互相滲透到對方領地。ofo創始人程維當時喊話攜程創始人王興:“爾要戰,便戰。”
對于攜程而言,乘車業務發展是必須涉足的領域。攜程主打的是“吃喝玩樂”,坐車乘車可以串連這些業務發展。ofo外賣的出現,則是ofo為拓展新方向展開嘗試,但ofo外賣不像攜程坐車,不是那么容易融入自身生態體系,而且賠本賺吆喝的模式并不可持續,低圖利、厚待賽手、獎勵使用者,ofo維持持續賠本賺吆喝并不容易。
最終,ofo外賣在發展的過程中沒能走到最后。后期,ofo開始將外賣從亞洲地區消費市場搬到了境外消費市場。
此次嗷嗷喝茶的面世,被外間視作ofo外賣2.0版本。可以看出,ofo摒棄了早期粗暴的補貼踢法,而是以更加明晰的“0元物流配送+自研菜肴+外賣”的形式展開嘗試。
值得注意的是,嗷嗷喝茶用微信渠道點單,可知ofo希望透過SNS的方式帶動業務發展的發展,類似于早期拼多多的推廣方式,借助微信中的SNS流量,以優惠活動吸引使用者。對比嗷嗷喝茶微信社會公眾號近一年的該文閱讀數據可以發現,單篇閱讀量已從幾百上升到兩千左右,并在不斷穩定增加,證明了這種玩法帶來了一定效果。
目前的外賣消費市場,攜程和餓了么在消費市場占有率方面,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嗷嗷喝茶能否殺出重圍還尚未可知,但它的出現意味著,亞洲地區外賣消費市場競爭格局也存在捷伊可能。
03 ofo需要乘車之外的新故事作為坐車應用的鼻祖Uber,于2016年在美國開通了一個名為UberEats的外賣業務發展,由于外賣速度快,受到不少使用者的喜愛,迅速在全球數個城市開通。
UberEats的外賣任務由Uber的駕駛員來順利完成,其順利完成一單服務通常只需要幾分鐘,但可賺取5美元的跑腿費,對于司機也多了一份收入,加速了外賣和坐車業務發展之間的融合。
Uber CEO達拉·科斯羅薩西表示:三年前我們的UberEats業務發展還剛起步,現在體量已經超過坐車業務發展,我們用了三年時間,又在內部創建了第二個Uber。如今,UberEats已在美國、日本等數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了最大的外賣網絡平臺。
Uber的成功讓ofo也有了同樣的想法,雖然在亞洲地區面世的ofo外賣并不理想,但ofo并沒放棄這塊業務發展,希望重拾外賣業務發展,講出一個新故事。
于是在巴西、墨西哥、日本等國開通“99 food”,“didi food”等不同的外賣網絡平臺,并在物流配送方式上,吸取了UberEats的開車物流配送,將ofo的境外乘車業務發展和外賣展開緊密的結合。
此外,ofo計劃或將“嗷嗷喝茶”的業務發展用于境外的外賣服務。不難看出,ofo重拾外賣業務發展后,明確了亞洲地區和境外兩條外賣業務發展線,境外的外賣將透過亞洲地區業務發展積極探索后和境外的本地化展開結合,提高境外業務發展的競爭力,亞洲地區的業務發展雖然是試驗田,但透過改進和積極探索,仍然為ofo在亞洲地區的發力外賣業務發展保留了可能。
雖然,亞洲地區外賣消費市場已被攜程、餓了么長期把持,但網絡大廠對外賣消費市場仍然有想法,特別是近來持續加碼本地生活的二進制跳動,更是被爆出了測試心動外賣的消息,而網易也做了外賣的相關調研,可知二進制和網易,甚至還有潛在的網絡公司,意圖在外賣消費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當下,亞洲地區外賣消費市場遠遠還沒見頂。據央視財經報道,截至2020年底,全國外賣總體訂單量將達到171.2億單,同比增長7.5%。我國外賣使用者規模已接近5億人,而80后、90后是餐飲外賣服務的中堅消費人群。
年輕人消費能力的崛起,吸引各方入局餐飲及外賣消費市場,例如永輝面世永輝咖啡、二進制內部開通茶飲品牌“桃源玉葉”,以及攜程的麻辣香鍋品牌“饞阿貍”等。
目前,尚不清楚“嗷嗷喝茶”是否會在各地大范圍推廣,但在外賣消費市場改變了踢法的ofo,已經與各家形成了差異化,在攜程、餓了么等外賣網絡平臺之外,或許能開辟一條捷伊道路。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3143.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出處。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出處。相關標簽: 餐飲 攜程 ofo外賣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