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比豬飼料還惡心,比毒品利潤還高的網紅美食,害慘了多少人

時間:2023-02-12 15:57:59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前幾天,豆媽被一條新聞膈應到了:小龍坎火鍋用掃帚搗制碎冰。

大名鼎鼎的“小龍坎”竟然翻車了!

這個家喻戶曉的餐飲品牌,或許你也曾光臨多次。然而,你有多愛它,就意味著你吃進去多少“惡心”……

滾燙的鍋底,發涼的后背

這次,多虧《江蘇新聞》記者冒險臥底小龍坎!

否則你一定不敢相信污穢不堪的后廚,是擁有幾百家分店的資深火鍋品牌。

當時恰好有人應聘,員工在沒拿到對方健康證的情況下,就讓求職者進入后廚參與食物制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驚人的是,在切配間,員工不戴手套對著垃圾桶削蘿卜,完了也不洗。

原因很荒唐!

因為蔬菜不易保存,索性就不洗。上桌前用噴壺噴下水,顧客看到水珠就行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菜不洗也就罷了,壞了也照用不誤。

發芽土豆有毒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小龍坎卻不舍丟棄發綠發黑的土豆。

為了把制冰機內的冰塊掏出來,阿姨就動用拖把。

惡心的遠不止這些:

餐飲店洗碗都要一刮二洗三清四消毒,小龍坎的碗筷就沖了30秒不到;

水果和殺魚切肉還混用刀具案板。

面對狼藉的案發現場,后廚員工不以為意地說:

“看起來臟的,肯定要洗一下”“覺得干凈就行了”“沒粘上泥都不洗,一般都不洗”……

丑聞曝光后,小龍坎光速道歉,并承諾接受監督整改。看似誠意滿滿,卻頻頻打臉。

提起小龍坎,那黑歷史就太多了!

哪怕炮制地溝油,對小龍坎來說都不是事兒。

早在去年7月,地溝油就把小龍坎推上輿論浪尖,某門店被曝兩年制售2噸地溝油。

然而,這不是小龍坎第一次因地溝油被公眾譴責。

2018年,小龍坎在長春、哈爾濱、南昌3家門店被曝收集地溝油,存在肉類過期等問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面對客戶投訴,小龍坎要不刪評論,要么就敷衍了事。

這也難怪網友義憤填庸,情緒激動!

三次陷丑聞,還僅僅是被曝光的!

狼來了的故事上演多了,誰還指望它良心發現?

地溝油“涮”顧客,不止小龍坎

當然,用萬惡的地溝油坑老百姓的,可不止小龍坎一家。

而且你永遠不知道這行水有多深。

大家都愛火鍋那股熱氣騰騰的香味,其實背后大有門道,因為很多都是添加劑的功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業界,火鍋店常以“老油”為地溝油打馬虎眼,這已經成了某些商家公然的潛規則。

2020年,四川廣安20家火鍋店涉嫌生產使用地溝油;

2019年,四川犍為縣的古今天下火鍋店,用廢棄油脂熬制火鍋底油;

2017年,貴州遵義的熊居林重慶老火鍋店,將廢棄油脂提煉成食用油;

2016年,溫州大龍燚火鍋店爆出地溝油事件。

火鍋只是餐飲行業的冰山一角,但凡用到油,就有人鋌而走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8年,廣州警方打掉一個生產毒雞腳的黑作坊,當場查獲700公斤用地溝油煎炸的網紅美食

備受追捧的網紅零食,卻是經氫氧化鈉、地溝油等清洗、漂白、煎炸、腌制而成。

想想就覺得作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國明確規定地溝油犯罪最高可判死刑,但仍有人火中取栗。在利益面前,黑心商人對人命從未有過敬畏心。

他們害怕沒有利潤,就像大自然害怕沒有空氣。

為了錢,寧愿在刀尖上行走!

下水道,商販必爭之地

你知道嗎?

提煉1噸地溝油,只需300元,差不多一頓火鍋錢。

暴利之下,總有人趨之若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早在1998年,《南方都市報》“地下作坊潲水提煉花生油”的系列調查報道,將地溝油帶入公眾視野。

彼時,黑作坊就與掏油工朋比為奸,共同致富。

地溝油有兩個來源,一種是掏油工蹲點從飯店附近下水道大量撈取廢油;

另一種是掏油工去餐館后廚拉“潲水”,挑出一次性筷子、衛生紙等穢物,稍作加工后送往黑作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黑作坊再反復把地溝油加熱,待分量輕的油污漂浮,冷卻后撈出。

然后將撈油用水煮,該過程叫洗油,途中加入蔥段等去除臭味,最后神不知鬼不覺變成食用油。

還有人更奸猾,按一定比例的純油與地溝油勾兌,如此更不易被檢測。

油販子們也有行業黑話。

比如,加工的油叫“毛油”,出廠后改叫“紅油”,售賣時喚作“米糠油”、“棉籽油”,應付監管部門則稱為“飼料用油”。

如此一來,真的很難打擊。

早在10年前,研究人員就當時市場情況保守估計:一年約有150萬噸地溝油進入市場。

150萬噸,足夠填滿南京莫愁湖!

這還只是當年一年的量!

屢禁不止的地溝油,堪稱三聚氰胺2.0。

說它有毒,實不夸張!

長期食用輕則腹瀉、嘔吐,失眠;重則食物中毒、貧血、甚至引發癌癥。

正常食用油反復加熱都會產生大量致癌物質,更何況地溝油!這就不得不點名黃曲霉素苯并芘這兩股惡勢力。

黃曲霉素是超強的致癌物質,其毒性是等量砒霜的68倍。

而且它生命力超強,需加熱到280℃以上才能被徹底分解。

苯并芘不亞于它的殺傷力,生活環境中含量每增加1%,肺癌死亡率即上升5%。

然而,仍有不懷好意的人鼓吹食用地溝油致癌是危言聳聽!

日本早有研究記錄:

每天在兔子的耳朵上抹苯并芘,第40天后,兔子的耳朵上長出了腫瘤。

實驗結論曾在不幸的吃客身上應驗;

武漢小伙小峰,連續數月胃部隱隱作痛,后查出胃癌。油膩的外賣,是他患癌的罪魁禍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7歲女孩頓頓離不開外賣,因急性胰腺炎被送進 ICU 。抽血檢查時,血漿都成了白花花的”豬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7歲小錢酷愛油炸食品,醫生從她血液中清理出8000毫升白色“脂肪液”……

享受口腹之欲,乃人人所愛,豆媽也是如此。

但我還是不得不提醒大家:

盡量減少光顧街頭巷尾小攤小店,連鎖品牌尚且藏污納垢,何況令人堪憂的路邊攤。

那些炸串、炸魷魚看似誘人,卻不知不加濾鏡的廚房多令人觸目驚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惡心的是,嗅覺靈敏的老鼠、蟑螂、蒼蠅遠比你更先嘗到美味!

長期食用,無異于慢性自殺。

這不是說著玩玩!不是小題大!不是捏造事實!

相關報道真的不要太多了。

真心希望大家,盡量騰出點時間自己做飯吧。

珍惜身體,從好好吃飯開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上一篇:亞洲漁港股份有限公司(亞洲漁港沖刺創業板IPO,計劃募資3.3億元)

下一篇:小龍坎火鍋入選艾媒金榜2021年上半年中國火鍋品牌排行Top15

相關推薦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