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為什么非走加盟模式不可?

2021年6月,頂著“中國最貴奶茶”的標簽,奈雪的茶(02150.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彼時,奈雪的茶平均客單價為43元左右,國內高端茶飲行業的平均客單價為35元左右,因此奈雪的茶可以說是高端中的高端。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奈雪的茶上市后,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2022年3月17日,奈雪的茶宣布全面降價計劃,旗下經典產品大幅降價10元;旗下產品最低9元起,并推出9-19元的“輕松”系列,承諾每月上新一款低價產品。
今年7月20日,奈雪的茶正式宣布推出“合伙人計劃”,成為一個由直營轉為“直營+加盟”雙驅動的茶飲品牌。
降價、加盟,這一系列變化,似乎表明奈雪的茶變得越來越“接地氣”。
而變化的背后,或許也暴露出奈雪的茶在高端商業模式下的困境。如今企業積極求變,又將面臨何種問題與挑戰?
資料圖 據視覺中國
(一)
連虧數年,難成資本寵兒
回顧奈雪的茶上市以前的財務數據。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營業收入分別為10.87億元、25.02億元、21.15億元;同期分別虧損6970萬元、3970萬元、2750萬元,累計虧損1.37億元。
門店層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奈雪的茶門店數量分別為155家、327家、491家。
總的來說,奈雪的茶當時還處于業績的爬坡階段。門店數量、營收都保持較高速增長,雖然連虧三年,但虧損金額并不算很大。
所以,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的奈雪的茶,當時給了市場一定的想象空間。
然而,奈雪的茶上市后,業績并沒有太大好轉,尤其是在2022年,業績開始出現失速跡象。
從營收層面看,財報顯示,2019年-2022年,奈雪的茶實現營收分別為25.02億元、30.57億元、42.97億元、42.92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為130.17%、22.21%、40.54%、-0.12%。企業營收增速有所放緩,且在2022年出現負增長,也是上市以來首次營收下滑。
來源:企業財報、紅星資本局
凈利潤層面,2022年奈雪的茶經調整凈虧損為4.61億元,較上一年的1.45億元虧損擴大了兩倍多。
從單店經營表現來看,情況也在不斷變差。
財報顯示,2022年奈雪的茶每筆訂單平均銷售價值出現下滑,由2021年的41.6元降至2022年的34.3元,每筆減少7.3元;每間奈雪茶飲店日均訂單量348.2單,相比2021年的416.7單下降明顯。
基于客單價和單量的雙雙下降,奈雪茶飲店門店經營利潤約4.7億元,同比下降20.6%;經營利潤率11.8%,去年同期則為14.5%。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這也導致奈雪集團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由2021年的5.06億元下降約39.4%至2022年的3.07億元。
總的來說,奈雪的茶2022年虧損擴大的原因在于,單店營收沒有達到盈虧平衡點,客單量、流量以及成本控制方面出現了問題。
財務數據的進一步惡化,或許也讓逐利的資本有些失去信心。
截至7月24日收盤,奈雪的茶股價為5.11港元/股,總市值為87.64億港元,對比IPO首日,其市值已經蒸發超200億港元。
(二)
商業模式,必須有所改變
想要實現盈利,奈雪的茶就必須“開源節流”。
在“開源”這件事上,奈雪的茶已經多次嘗試。比如布局瓶裝飲料、伴手禮等產品,不過這些業務還遠不能成長為企業的基本盤。
另一個策略“節流”,奈雪的茶也一直在努力。
比如積極推進面積更小的PRO店型并去除現場烘焙,節約租金及員工成本。
再比如積極推出Teacore系統,實現自動排班、自動制茶、自動訂&運貨等措施,以降低人工費用及門店庫存水平。
不過,現制茶飲行業的特殊性,還是讓奈雪的茶在原材料、人工、房租這三座大山之下降低成本顯得困難重重。
財報顯示,2022年奈雪的茶在原材料、員工和租金的支出分別占當年收入比重的33.0%,31.7%和10.1%。
也就是說,2022年消費者平均每單支付34.3元,上述三大成本占比高達74.8%。可以說,在新式茶飲領域重資產運營直營門店,成為奈雪的茶持續虧損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什么奈雪的茶這三大費用很難降低?
原材料方面,由于奈雪的茶為現制茶飲,原材料包括茶葉、鮮奶、新鮮水果等。這些原材料成本本就較大,還會受到額外因素(如水果保質期、水果價格波動)等影響,因此這部分的成本很難降下來。
人工成本方面,奈雪的茶產品需要現場制作,工序比較復雜,比如現切水果、搗水果等制作工序,都很難實現標準化。制作一杯茶飲的時間不會太短,對應的人工成本也較高。
門店方面,目前奈雪的茶直營門店主要開在一二線城市,主要集中在核心地段、核心商圈,高額的房租費用也在所難免。
因此,在三座大山面前,新式茶飲似乎很難通過直營模式把故事講通。
于是我們看到,那些曾經走直營模式的企業也都紛紛開始轉為“直營+加盟”模式,除了奈雪的茶外,喜茶、樂樂茶也都開啟了加盟模式。
不過,對于加盟商來說,奈雪的茶加盟門檻可謂是相當高了。
根據奈雪的茶公布的細則,對合伙人的年齡要求是在25-45歲,加盟單店投資金額約100萬元,合伙人驗資門檻150萬元,區域合作的更是在450萬元及以上。
來源:奈雪的茶官方微信公眾號
對比同行,根據各企業官方數據,喜茶的加盟花費在50萬元左右,蜜雪冰城在37萬元左右,絕大多數的新式茶飲品牌加盟花費都在35萬-40萬元之間。
如此高的加盟門檻,對奈雪的茶現金流自然是不小的助力。
總的來說,加盟模式或許也是擺在奈雪的茶面前最合適的一張牌。
(三)
開啟加盟,將面對何種挑戰?
對于奈雪的茶來說,開啟加盟模式面臨的挑戰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開放加盟后最大的問題是因對加盟商管理不善,導致產品品質和服務體驗下降,甚至可能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這不僅會影響口碑,也可能重創品牌形象。
最典型的就是蜜雪冰城,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相關問題。比如北京市消協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自2023年1月至4月15日,共有23家蜜雪冰城門店被通報過食品安全問題。在北京市,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的門店比例高達8.61%。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食品安全這一敏感問題面前,蜜雪冰城的低價策略配合親民、接地氣的營銷宣傳,完全“拉攏”了消費者。網友留言表示:“蜜雪不嫌我窮,我有什么資格嫌棄他臟?”
食品安全這一嚴肅話題被戲謔的娛樂話語所解構,蜜雪冰城也得以在一次次危機事件中脫身。
但放在奈雪的茶身上,或許就很難被消費者所接受與體諒了。
畢竟奈雪的茶單價不低,企業也一直走的高端新式茶飲路線,強調產品與服務的高質量,消費者對其自然會有更高的衡量標準。
其次,下沉市場目前也十分內卷。
除了蜜雪冰城外,市場上不少定位中檔的新式茶品品牌,同樣通過加盟模式實現了自己在全國市場的跑馬圈地。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25日,古茗的門店數量為7678家、書亦燒仙草6874家、滬上阿姨6831家。
與此同時,多家茶飲連鎖品牌也紛紛公布2023年擴張計劃:古茗計劃新增門店超3000家;滬上阿姨2023年簽約門店數計劃提升至萬店,營業門店計劃突破8000家;7分甜預計新增門店超過1000家,總門店數突破2000家。
這些新式茶飲品牌在下沉市場無疑是奈雪的茶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畢竟年輕人喜好容易轉變,當奈雪的茶失去了高端背后的些許神秘感后,拼的還是產品、服務與價格。
小結
在沒有技術壁壘、行業門檻低、同質化嚴重、高飽和競爭的新式茶飲賽道上,曾經最貴的奶茶,最終也得和一眾競爭對手一決高下。
總的來說,奈雪的茶開啟加盟模式,或許是企業的必經之路,也是當下的最優解。
紅星新聞記者 劉謐
編輯 余冬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奈雪的茶那么火,必點款有這些1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