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喜茶和奈雪掐起來的不是茶,是你

關注并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你喜歡喝哪家?
文 - 汪慧
編輯 - 方婷
(感謝36氪作者詹妮妮對本文的貢獻)
你上次為了喜茶或者奈雪的茶排隊是多久之前的事了?最近一次點的奶茶是鹿角巷還是樂樂茶?
雖然奶茶的爆火也就是一年之內的事情,但這一細分品類里,產品的迭代卻已經進行了數次。在消費者忠誠度可疑的時代,夏天排了一兩個小時隊才買到的奶蓋茶遙遠得就像去年的象征物, 最近被捧在手心里的,更多是波波茶、臟臟茶。
今天你喝了嗎?
為了爭奪善變的你,為了不過氣,喜茶和奈雪狠狠地互掐了一把。
“抄完奈雪的芝士草莓,又抄霸氣蜜桃,又抄霸氣石榴,再來抄軟歐包。”這不是在報菜名,而是奈雪の茶的創始人彭心在社交網絡上指責喜茶CEO聶云宸產品抄襲,爭論的重點是一款車厘子茶飲。類似的關于產品的指責之前更頻繁地出現在手機行業,小米、華為、蘋果、錘子,但凡數得上名的手機廠商,每回在發新機的時候多多少少會由老大出面在發布會上隔空暗戰。
彭心在朋友圈直接點名聶云辰,指責喜茶抄襲
聶云辰在底下進行回復
但在產品特征并不明顯的餐飲業,關于抄襲的爭端并不常見。不管這款車厘子茶飲味道如何,很多人可以確定的是,再也提不起勁兒排隊一兩個小時買它了。
茶飲行業已經很久沒有出現讓人驚艷的新品。知乎上,關于喜茶排隊的討論也都定格在一年前。在茶飲行業,任何一款爆款出來,立刻就爛大街式地復制開來已是定律。喜茶發家之初,店名還叫皇茶的時候,就被抄得滿大街,直到皇茶更名為喜茶,也仍然有無數高仿版冒出來,連菜單的內容都做得差不多。再到新秀鹿角巷出現,它的招牌黑糖珍珠茶又被同行借鑒為波波茶。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喜茶和奈雪の茶在微博扛上時,茶顏悅色上了熱搜——在吃這件事上,人們總是輕而易舉就能找到新寵。
在消費者忠誠度可疑的時代,能否持續產出爆款,決定了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上的留存時間。對視頻網站來說是如此,對快消餐飲領域來說同樣如此。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尚且要每年投入大量預算做渠道曝光,以保證消費者在超市架子上第一眼先看到自己的紅藍包裝。對還是餐飲新秀的茶飲類創業公司來說,還不到大規模投廣告的時候。現階段,產品即口碑,口碑即銷量,要想保住頭部位置,喜茶、奈雪等茶飲品牌的研發壓力毋庸置疑。團隊需要在世界范圍采買原料,每日出新,品嘗評選,一款產品研發周期有時能長達一年。
開個街邊奶茶店也許很容易,但要讓招牌撐過一年、兩年,乃至成為創業者口中的“中國星巴克”,真沒想象中那么容易。
為什么茶飲行業盛行互抄?
據喜茶方面向36氪透露,喜茶的研發部門規模在30多人左右,下設茶飲研發實驗室、烘焙實驗室、茶葉品評室和品控化驗室,每天要做出100多杯不同的茶并進行打分評選。
奈雪の茶方面沒有透露自己的研發團隊規模,但依據創始人彭心在朋友圈的表態,奈雪在產品上的更新速度遠遠超過喜茶。聶云宸的回復則更令人玩味,“創新不是搶時間占位,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把所有世界上的水果或者材料拼湊起來先出了。”
問題回到了原點:在茶飲的味道和配料這件事上,存在專利或者是秘密配方嗎?
只要愿意,花上68塊錢,你就能在淘寶上買到喜茶、奈雪の茶、鹿角巷、一點點、coco等幾乎所有你叫得出名號的“配方技術全套資料網紅飲品 含進貨渠道”。36氪找到排在最前面的一家店,頁面顯示月銷89筆,評價里有人寫著“騙人的,味道跟店里完全不一樣”,也有人留言“真實有效,已經實驗過”。
此前在接受36氪采訪時,網紅果飲品牌莓獸創始人翟翚就表示過,抄襲在飲品行業是一個極其容易的事情。如果有人要抄莓獸,可以直接去超市買好漿果,按比例放入果汁機打一下,就成功了。
做出跟網紅茶飲相似的味道,理論上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第一,雖然品牌可以被保護,但是配方卻難以申請專利。按照餐飲業的邏輯,“你做小炒肉,我也做小炒肉,你能說我抄了你嗎?”
第二,品類也限制了施展的舞臺。業內人士分析道,產品雷同也是因為茶飲產品逃不開這幾類:奶蓋茶,水果茶,珍珠奶茶。咖啡逃不過美式,拿鐵,摩卡等,所以企業都是在基本款上做延展。
第三,馬不停蹄的上新壓力,也逼迫喜茶、奈雪們在創新中模仿,模仿中創新。這些創業公司要不斷讓消費者眼前一亮,保住自己的網紅感和話題感。樂樂茶喊出的 “每月一款新品,每個季一款爆品” 還算慢了,喜茶宣稱自己的茶飲和烘焙產品幾乎保持每周上新的頻率。
在一方不大的舞臺上,背負KPI,用奶、茶、水果等材料不斷組合,玩家們帶著神似的產品,狹路相逢并不意外。
除了文化和供應鏈,其他都容易被復制
在各種越來越長,越來越拗口的茶飲名稱下,支撐品牌在市場上站穩的主要是骨架般堅實的供應鏈。
Gaga鮮語對36氪表示,行業創新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品類上的創新,比如奶茶、水果茶;另一個是產品升級,比如原本用植脂末的粗糙奶茶,發展到芝士奶蓋、鮮奶奶茶。在聶云宸看來,完善前人作品也是創新,所以喜茶堅持自己沒有抄襲。
無論是帶有改良色彩的聶云宸,還是喊話“我們要做的不是產品,而是作品”的彭心,這些頭部創業者對產品質量的高要求,也確實讓人們擺脫了速溶香飄飄和街頭廉價奶茶時代。
在茶飲之外,品牌也建立了其他壁壘,比如奈雪還有軟歐包,gaga鮮語有輕食,為了狙擊對手,喜茶也出了面包品牌喜茶熱麥。
“別人雖然可以復制我的一杯果汁,但是他的制作成本會非常高昂,難以推向市場。”翟翚進一步解釋茶飲頭部品牌的競爭壁壘。在供應鏈上,莓獸與上游漿果供應公司的合作,以合理的成本,保證了優質原材料的供應。
行業上新的角力帶來的更大的壓力,會傳導給供應鏈,比如與莊園洽談合作,品質管控(頭部公司的把關嚴格到土壤、肥料)。但有的因素依然不可控,比如不同年份的氣候變化,帶來農作物口感的差異。
業內人士稱,新產品的產品力是由品牌對上游供應鏈的整合能力決定。好的研發創意,也要落實到供應鏈上保證量產。“idea是最便宜的,重要的你能不能做出來,并把這個產品復制推廣,成功商業化。”唯真資本創始人Shelley說道,她以FA的身份在今年幫助一家茶飲品牌gaga鮮語完成了1.8億元的A輪融資,領投方為君聯資本。
格局已定
雖然茶飲業的爆款越來越少,但這個行業依舊是資本的寵兒。尤其是現在的寒冬時刻,謹慎的資本都偏好抗周期、現金流充裕的大消費產業。不久前樂樂茶也剛獲得億元 Pre-A 輪融資。
這個千億級別的茶飲市場,一度讓觀望者激動得搓手,但留給后來者的機會不多了。
投資者只押注頭部品牌。品牌和客群已經分化:Coco、一點點定位相對低端;喜茶、奈雪的價位更白領化;而說輕食和社交空間概念的gaga鮮語試圖對標更高端客群。“資本基本就是在對已經出來的幾個頭部品牌進行持續的加碼”,Shelley表示。在她看來,幾個頭部品牌基本瓜分了2018年這個賽道的全部融資,整個盤子的融資也就十個億不到。
在行業走向成熟之后,供應鏈也會迅速跟上。最終讓品牌經久不衰的,取決于文化影響力。對于線下大眾消費品,門店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星巴克有星羅棋布的門店,并呈現金字塔模式:烘培店(亞洲最大)、獨棟旗艦店、mall店、社區店等。這樣,無論是在居住的小區,還是上班寫字樓,還是周末的網紅打卡圣地(烘培店、旗艦店),星巴克都成功融入白領都市生活的底色。
奈雪的策略一度以購物中心里,200-300平的大店為主,但近三年開出的門店數量也已經接近200家。喜茶則推出了不少喜茶 go的迷你小店,只提供take-out服務。聶云宸曾對媒體表示,希望喜茶未來像麥當勞一樣觸手可及。
現在顧客對奶茶排隊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喜茶(左)和奈雪(右)都在擴店,分流需求。
左為喜茶,右為奈雪。圖片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有人將喜茶和奈雪,類比為阿迪和耐克。但美國70年代的咖啡升級,最終結果是星巴克一家獨大,而現在馬太效應顯著的互聯網,總是使第一名甩開第二名一大截。天圖資本合伙人潘攀在接受億歐訪問時稱,在中國有機會成為星巴克級別的飲品品牌只有兩家——喜茶、奈雪的茶,懸念在于誰第一、誰第二。
那就看誰先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更何況,在這兩家品牌后面,還有茶顏悅色、樂樂茶等一大票試圖彎道超車的黑馬。
標星36氪,每天獲取圈內最新資訊
成為進階互聯網人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喜茶、答案茶劍指京滬:網紅茶飲困境下的突圍之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官宣“合伙人計劃” 奈雪的茶進入“直營+加盟”雙輪驅動新階段
下一篇:奈雪的茶有哪些值得購買?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