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被罰,廣州餐飲人一定要看的污染防治新規

廣州餐飲人注意了!
8月15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廣州市餐飲場所污染防治規定》(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
消費者與餐飲經營行業人士關注的餐飲經營場所與居民生活環境沖突的噪音、餐廚垃圾、油煙異味等問題紛紛得到了落實。隨著《規定》正式執行,對于餐飲經營行業人士來說,將會結束早前混亂的市場經營情況,逐步走向規范有序的市場。
餐飲經營選址不能再亂來了!
根據《規定》 第十條要求,明確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但不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甜品、燉品、糕點、包點、冷熱飲品、涼茶、食品復熱等餐飲服務項目除外。
據悉,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餐飲場所的污染防治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
《規定》實施后,美食導報記者走訪了廣州市番禺區的部分城中村發現,餐飲與居民住宅樓相結合的情況并不少見,但是經營餐飲場所的店主們都安裝了配套的排煙設備。某炸雞店的老板向記者表示,對于這個新規定不清楚,不過在選址的時候,都是會跟相關部門報備才開始裝修的。當地村委會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一定會嚴格按照新的《規定》執行監督好村里的餐飲店的選址情況是否符合標準。
針對專門做線上外賣平臺生意的餐飲店也同樣有嚴格的要求,《規定》第十二條要求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經營者發現入駐平臺的餐飲場所實際地址與經營許可證登記地址不相符的,應當及時報告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該項規定明確了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經營者需要承擔的主體責任,必須嚴格審核入駐餐飲場所實際地址。
由于《規定》對于餐飲經營場所選址有了具體的要求,居住在城中村的90后張先生聽了這個《規定》后表示非常高興,自己租的房子里就有不少做外賣平臺的店鋪,日常衛生條件堪憂,現在《規定》出臺,希望相關部門可以盡快落實執行。
餐飲經營場所防治污染規定要看好了!
對居民環境與餐飲經營場所的矛盾,《規定》對餐飲經營場所主體的油煙排放、噪聲擾民等問題作出了有針對性的規定,防治餐飲場所污染,保障公眾健康,促進餐飲業綠色發展。
針對餐飲油煙、異味問題,《規定》明確,專用煙道油煙排放口設置高度及與周圍居民住宅樓等建筑物距離應當符合要求,排放口朝向應當避開易受影響的建筑物或者人行通道,嚴禁封堵、改變專用煙道和向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排放油煙。
其次,餐飲場所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燃氣、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倡導在餐飲場所內使用節能爐具、無煙爐具,減少油煙、異味等污染物排放,禁止燃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
同時,還要求餐飲場所依法配套安裝油煙凈化、異味處理等專用防治設施,定期做好清洗維護,并如實記錄,記錄材料保存期限不少于一年。
在污水排放方面,污水排入公共污水設施的,需經隔油、隔渣、油水分離裝置進行預處理,符合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后方可排放。位于公共污水設施覆蓋區域外的餐飲主體和場所,需建設配套污水處理設施,符合排放標準的方可排放。
針對噪聲污染,《規定》明確,餐飲經營者應當科學合理的安裝排風機、鼓風機、冷卻塔等設備,隔聲降噪減振。同時,餐飲經營者不得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其他持續反復發出高噪聲的方法進行廣告宣傳。易產生噪聲污染的餐飲場所需對房頂、墻體、地面、門窗、管道等場所不同部位采取隔聲降噪減振措施,并且定期檢測,如實記錄,記錄材料保存期限不少于一年。
此外,餐廚垃圾的產生、投放、收集、運輸、處理應按照國家、省、市餐廚垃圾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以上,若未按規定實施,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最后,據悉《規定》也建立了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要求生態環境、水務等部門公開舉報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等網絡舉報途徑,受理有關生態環境保護違法行為的舉報,核實后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獎勵。
文丨黎思林、陳蘭
編輯丨宋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