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圪爐鍋||晉東南“小爐匠”手工業等探秘

“圪爐——鍋—吼,圪爐—鍋——吼”
隨著那幾聲圪爐鍋匠的吼聲,人們又聽到那熟悉的抑揚頓挫的號子聲,村里老百姓都知道,這是他們盼望的高平圪爐鍋匠進村了…
?
九十年代以前的時候,中國鄉下村里老百姓做飯用的鍋基本都是鑄造的鐵鍋。只要不人為打破,那些鍋能用好多年,有些皮厚一些的鍋已經用了幾代人。只是長年累月在煤火上烤,那生鐵一層層脫落,漸漸變薄,鍋底經常會出現破漏。為了能夠讓破鍋繼續使用,經過一代又一代先人們的潛心鉆研,反復試驗,最后誕生了今天這門手藝——圪爐鍋。 所謂圪爐鍋,就是將生鐵經過高溫融化成鐵水,再用鐵水將破鍋補好。在晉東南一帶的村子里,有很多從事這個手藝的人。尤其以高平縣的圪爐鍋最為出名,天剛蒙蒙亮,圪爐鍋的匠人就起了床,簡單吃點早飯,收拾一下爐火風箱等用具,又準備出門去做工了。只見師傅的扁擔一頭挑著風箱,另一頭挑著一個用耐火材料制做的小桶爐,頭上帶上那頂既擋雨又防曬的破氈帽,徒弟則背著行李餐具等。師徒倆就這樣一前以后,走在那鄉間大路上。他們走鄉串戶,今天在這個村,明天到下個村。他們師徒的本子上畫著行動路線圖,記著各村莊的村名,一個高平縣十三個鄉鎮,一兩百多個村點,師徒倆記得門清,哪個村子去過了,哪個村子需要盡快趕過去,他們都有一筆賬,三五月或半年轉一圈,小村做一天,大村干兩天,一年365天,除了收秋打夏,就是過年回家和家人團圓幾天,除此外,大部分時間都奔波在外。靠著這門手藝,圪爐鍋匠人養活著他們的一家子。也因為有這個手藝,他們的家庭才能夠正常運轉。
?
師傅支開小桶爐,安裝好風箱,又和老鄉要了一些炭塊,在小桶爐里用柴把火點著。爐火的中央放著一個小坩堝,從徒弟的行李帆布包里的生鐵塊取出來,搗成更小一些的碎塊,再將小碎塊一塊塊放到小坩堝里。這個時候,柴火也引著了炭塊,徒弟負責拉風箱,讓鐵塊在小坩堝里慢慢加熱融化。他就走街串巷到各家各戶收鍋去了。一聲“圪爐——鍋—吼”,村里的婦女們便將有破漏的鍋拿出來交給他,距離他的攤子近一些的人家則自己將鍋送到爐火跟前來。就這樣,村民們有的回家,有的繼續去田間翻地。他用粉筆在每個鍋上寫一個阿拉伯數字,便于記住是哪一家的鍋,避免圪爐完以后送的時候弄亂了。他們有條不紊地開始了操作,我們一群小孩子就圍在爐火周圍看熱鬧。徒弟將風箱不緊不慢地一拉一推,就看見躥升的火苗要將鐵塊燒成鐵水。師傅則分別把要補的鍋用一個一個用小錘子將破洞周圍的薄鐵皮輕輕搗一搗,去掉浮皮,鑿出一個小小窟窿,同時將旁邊的米糠混上水,做好了補鍋前準備后,則等硬鐵燒紅化成鐵水水,圪爐鍋操作就能開始了。說時遲那時快,師傅才剛剛歇下,徒弟就喊人了,“鐵水滾開了”,鐵水已化好,只見師傅用鐵鉗子,熟練的夾住那小小的矸鍋,輕輕的往上撥了撥,將鐵水表層漂浮物刮了刮,捋了捋,右手握鐵鉗子夾住那小勺,輕輕地從那從坩堝中舀出鐵水,倒在破布卷上薄薄的細砂土中,輕輕的搖來搖去,趁熱迅速伸到架好的鍋下面對準破口處,鐵水就漫了上來,接著他右手拿起一截沾滿濕米糠的布卷,按到浸上來的鐵水上快速抹開。內外兩只手來回抹動,使鐵水與鍋身一樣平整,同時也充分填合了細小的裂縫。待鐵水冷卻,鐵水就和鍋融為一體,形成補丁,使新補上的鐵塊平整而光滑,最后再抹上石灰漿,鍋就補好了。
?
鍋補好了,時光也到了晌午,圪爐鍋匠師徒倆一上午的勞頓,也饑腸轆轆,好心的大嫂大娘,給師徒倆端來了滿滿兩碗香噴噴饸絡面,同時還端來一碗煮面條的面湯,師徒倆憨厚地接過飯,也顧不上什么場面了,狼吞虎咽地將饸絡面塞進大嘴吧里…師徒們飯吃飽,湯喝好,拿過毛巾順便擦擦汗摸摸嘴,大娘大嫂接走碗筷,師徒倆露出無比感激之情,感謝老鄉們的招待。這個場景,在高平鄉間,很是普遍,質樸善良的高平本地人,對待外鄉人這件事上從來不吝嗇,幾十幾年如一日,圪爐匠換了一茬又一茬,無論老小,一樣的應承。每逢圪爐匠來到村中,碰到晌午時,無論哪位老鄉也會給師付們端飯倒水,送的飯菜也不用向招待客人似的專門伺候,都是有什么吃什么,中午做飯時,多加點米多和點面,什么都有了。晌午后,徒弟照例看著攤子,師傅就背起一口口補好的鍋往各家各戶送去。不需要問價,大家都知道該給多少錢。如果有的人家暫時不方便,拿不出錢,說等下次來了再給,師傅也從不計較。晉東南地區,境內崇山峻嶺,溝壑交錯,復雜的地形,豐富的資源,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在縣鎮山鄉,可看到許多人都在從事著世代相傳的手工行業,他們農忙種莊稼,農閑四處走,各行有各行的專業特色,各自有各自的悠久民俗傳承,如長子人的理發,晉城的小爐匠,其中最出名的還是高平的圪爐鍋匠。 小爐匠,又稱錮爐匠,即釘缸釘碗、補鍋補盆及制作各類銅鐵器的匠人,因使用小火爐作業而得名。他們常常是一個師傅兩個徒弟,每人肩挑一副擔子,分別裝上鐵業工具、鋪蓋及生活日用品,走村串鄉,足跡遍及晉南、太原,甚至天津、北京。每到一村,他們先找當地最熱鬧的地方安下攤來,師傅點火生爐,徒弟手提一把鉗子或其他鐵制用具,走街串巷,登門上戶,招攬買賣。不一會兒,三三兩兩的人拿著各種用具相繼而來,集聚到火爐旁等候補修。小爐匠的火爐經濟耐用,外部用鐵皮做成,里面用碎瓷與膠泥纏糊,留下圓形的爐膛,中間隔以細鐵條架炭,下面為漏灰渣的地方,旁邊接通小風箱,小風箱的下部安裝風葉,上部置放用具。休息時加點濕煤把火封住,活計緊了風箱一拉,紅火苗便騰騰升起。別看小爐匠使用的工具簡單,可做出的活兒卻非常細致。大至鐵鍋、水缸,小至酒盅、盤碟、頭飾銀貨,都能修舊利廢,令人滿意。
?
晉東南的小爐匠職業有著悠久的歷史,追溯源頭,與這里的冶鐵史關系密切。高平地區的煤鐵資源豐富,歷代這里就以冶煉鑄造鐵器著名華夏。在高平的馬村、原村、三甲等鄉鎮,家家戶戶都安有小鐵匠爐,男男女女都會打鐵鑄釘,當地的家庭主婦做飯打鐵兩不誤,鐵釘打到一定數量后送到專收鐵貨的商號,收入用來貼補家用。客商、用戶對工藝精細的高平鐵貨交口稱贊,當地流傳著一首民謠:“村村有冶爐,處處賣鐵貨”。“高平匠人多,十人八九圪爐鍋”。“上黨十縣銀樓匠,高平銀匠賽它縣”。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小爐匠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