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上萬家,曾經爆火的酸菜魚涼了?

原標題:關店上萬家,曾經爆火的酸菜魚涼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有意思報告
(ID:youyisi_cn)
作者 | 屈博洋
一道地方小菜最終成長為享譽全國、甚至出海到外國的超級大品類,這種“逆襲”的劇情正在餐飲界不斷上演。
如果北方代表隊派出的種子選手是黃燜雞米飯的話,南方代表隊派出的大將之一,是酸菜魚。
近年來,酸菜魚在大街小巷遍地開花,主打酸菜魚的“專門店”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開店,如太二酸菜魚、魚你在一起、渝是乎等。
然而,餐飲界也流傳著不變的定律,就像黃燜雞米飯一樣,當一道地方菜成長起來經過不斷改良,最終成為門店的主打品類后,它面臨的很可能會是一波大敗退。
酸菜魚,或許也難逃一劫。
曾經熱火朝天的酸菜魚,涼了?
酸菜魚的一首“涼涼”,要從最不缺話題度的太二酸菜魚唱起。
餐飲界的龍頭企業、太二酸菜魚的母公司九毛九集團最近發布了2022年度業績公告,其2022年的收入有4.16%的下滑,年度溢利則大幅減少了85.1%,利潤水平僅為2021年的不到六分之一。
集團營收和利潤下滑,作為中流砥柱的太二酸菜魚得負主要責任,畢竟它的營收在集團中占比77.6%。
財報顯示,2022年,太二酸菜魚店鋪層面經營利潤從7.19億元降至4.45億元,少賺了2.74億元。利潤率也從21.8%降到了14.3%。
財報還提到,太二酸菜魚的翻臺率和人均消費都在下滑。
其實不止是太二酸菜魚,整個酸菜魚行業都在經歷著大洗牌。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曾在2022年 線上餐飲峰會名為《穿越周期·逆流生長——復雜多變時代下餐飲生存與發展新思考》的報告中分析了酸菜魚行業,根據2021年至2022年5月的數據,酸菜魚新開店數24558家,關店數23220家。
開店數與閉店數只有些微的差距,同時,卿永還提到,有酸菜魚品牌年凈增470家,也有品牌年閉店313家。
餐飲行業分析師、凌雁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告訴有意思報告,酸菜魚品類的鼎盛時期在2017-2018年,當時的市場規模做到了3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此后就開始呈現下滑趨勢。
人們為何不愛吃酸菜魚了?
酸菜魚,被預制菜搞掉價?
最直觀的原因在于它實在是太常見了。
在它橫空出世的上世紀90年代,酸甜讓人開胃、麻辣讓人上頭、咸鮮讓人意猶未盡,同時,比起貴州的酸湯魚又沒那么酸,比起熱火朝天的川菜又沒那么麻辣,酸菜魚一下子就拿捏住了全國人民的口味。
而如今,酸菜魚不僅幾乎出現在每一家川菜館子的菜單上,而且在家常菜館、其他地方菜館里都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在五星級酒店的粵菜餐廳里,都有酸菜魚的身影。
除此以外還有如太二酸菜魚之流的“酸菜魚專門店”占據著購物中心、美食街的關鍵位置。
酸菜魚過于常見,自然導致品類紅利的消退,尤其是人們對餐飲選擇日益豐富的當下,吃頓酸菜魚便不再那么有誘惑力。
更重要的是,“預制菜”的出現給酸菜魚界丟了一顆重磅炸彈。
酸菜魚的準入門檻本身就不高,無外乎用供應商A家的魚、供應商B家的酸菜和供應商C家的調料,根據配方熬煮在一起即可。“預制菜”的出現,讓酸菜魚除了在正餐領域穩扎穩打之外,也在快餐、外賣以及線上線下包裝預制菜領域瘋狂生長。
叮小菜天貓旗艦店截圖
酸菜魚不僅更常見了,而且也更“掉價”了。
在今年315期間,北京商報的記者調查了包括太二酸菜魚、魚你在一起以及渝是乎在內的30余家酸菜魚餐廳,盡管全部餐廳均表示不使用預制菜,但調查發現有65%的餐廳使用的并非是現殺活魚,而是冷凍巴沙魚塊或中央廚房配送的魚片。
去餐廳里吃“預制菜”,讓本就門檻不高的酸菜魚更掉價。
林岳表示,酸菜魚本身就是可以被工業標準化制造出來的品類,所以線下用餐的競爭優勢就只能靠用餐氛圍的打造。例如太二酸菜魚就曾制定用餐規矩,比如四人以內用餐、不拼桌不加位、不外賣等等。
而且,酸菜魚品類發展到今天,消費者早就知曉了其中的“奧妙”,因此會看重性價比。太二酸菜魚以正餐的形式售賣酸菜魚,1-2人份的老壇子酸菜魚定價為128元,導致平均客單價達到了77元,超過了不少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太二酸菜魚菜單,大眾點評截圖
平平無奇又單一乏味,售賣價格又沒有做到極致性價比,成了酸菜魚的致命軟肋。
酸菜魚還遠沒有到達天花板?
不過,說酸菜魚“涼涼”為時尚早。
酸菜魚在傳統餐飲界有兩種主要模式,其一為客單價較高的正餐,如太二酸菜魚等,其二為客單價較低的快餐,如魚你在一起等。
正餐模式在走下坡路,但快餐模式看起來還一片紅火。
比如酸菜魚門店數唯一過千店的品牌魚你在一起,現有門店數1609家,年開新店數達到了470家之多。新開門店數第二多的小魚號酸菜魚米飯,現有門店數372家,門店凈增218家,成為酸菜魚門店總數第三的品牌。
圖源:央視網《探索發現》
連鎖產業專家、和君咨詢合伙人文志宏表示,酸菜魚雖不會從正餐里消失,但隨著快餐的發展,為了吃一頓太二酸菜魚等正餐酸菜魚而大排長龍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在傳統餐飲領域外,酸菜魚預制菜正高速發展。
根據艾媒咨詢《2022中國酸菜魚預制菜消費者洞察報告》,由于餐飲連鎖化率不斷提升,疊加“懶宅經濟”,預制菜的熱度大幅度上升。中國酸菜魚預制菜市場在2021年迎來爆發式增長,線上線下市場總規模達到67.1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204.7億元。
同時,報告數據顯示,消費者選擇購買酸菜魚預制菜的原因中,排第一的是“味道還原度較高”,排第二的是“比去餐廳吃性價比更高”。
的確如此,林岳認為,當預制菜、外賣可以做到同樣的品質,這會是酸菜魚餐飲店面臨的對手。
而且,在疫情期間酸菜魚相關企業數目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劇增。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至2022年疫情三年期間,酸菜魚相關企業注銷或吊銷的有2944家,而登記為設立、在業、存續等正常狀態的企業有6285家,凈增3341家。同比2017至2019年疫情前三年期間,注銷或吊銷的企業有6614家,登記為設立、在業、存續等正常狀態的企業有7445家,凈增僅為831家。
這說明,酸菜魚并沒有消失,而是發展到了新的階段。
如果說酸菜魚的1.0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在重慶江津一帶偶然出現的一道小館子江湖菜的話,它的2.0階段則是被正式納入川菜的一員,成為上得了臺面的正餐菜肴。到了3.0階段,則進化成了快餐的模式,比如2017年誕生的品牌魚你在一起、2019年誕生的品牌小魚號酸菜魚米飯以及同樣2019年誕生的品牌董小姐一人一份酸菜魚都是例證。
如今則到了4.0階段,酸菜魚預制菜化。
“工業標準化讓酸菜魚不斷變輕,從而滿足不同消費人群、不同消費場景的需要,這是利大于弊的。酸菜魚可以深入到各級市場當中,成為一個大眾化的產品。”林岳說。
“變輕”會是酸菜魚進化的終極形態嗎?答案也不盡然。
在川菜這個本就處于不斷變化、探索的品類里,酸菜魚還有不少可能性。一方面,它有可能會從單一品類回歸到川菜的大品類中,酸菜魚僅作為主打菜的一員,形成新的川菜產品矩陣;另一方面,酸菜魚中還可以融入其他海鮮或菜品,就像毛血旺發展到今天一樣,在品類中改良和升級。
看似賣不動的酸菜魚,其實遠沒有到它的天花板。
看更多優質內容,點擊名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