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食品董事長劉會平:標準化品牌化是中式面點的關鍵

從2003年“劉師傅大包”更名“巴比饅頭”開始,巴比早餐已陪伴消費者近20年。巴比食品陸續在全國開出4000余家門店,并在2020年登陸A股主板上市,創始人劉會平也從一名創業青年成長為“中國包子第一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在劉會平看來,巴比食品的一路“逆襲”,離不開中式面點標準化的建立和對早餐連鎖品牌化的探索,而標準化、品牌化也將是整個面點行業的未來賽點。如今,巴比食品早餐門店已完成第三次升級,不斷創新的包點品類和對新零售渠道的拓展,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中式早餐。“未來十年,品牌連鎖早餐的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
巴比食品董事長劉會平。 受訪者供圖
從“吃得安全”到“吃得健康”
新京報:結合巴比食品所在行業,你如何評價十年來食品安全水平的變化?
劉會平:十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中向好。從“吃得安全”到“吃得健康”,人們在滿足溫飽的基礎上必然會對食品的安全、營養、健康提出更高要求。
背后推動因素包括國家政策法規的約束,一系列重要文件鼓勵食品工業往規模化、智能化、集約化、供給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方向發展。針對面點行業存在的“小散亂”格局,國家近年陸續出臺新標準,促進食品制造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使大量不具備生產條件的中式面點食品企業停產、轉產或被市場淘汰。其他推動因素還包括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覺醒,品牌連鎖化率和行業標準的提高,以及管理更加規范化等。
新京報:十年來,巴比食品從包子鋪成長為上市公司,在提升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基本動作和創新舉措?
劉會平:巴比食品成立以來一直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始終與行業頂級供應商合作,進一步實現全自動化流水線生產模式。企業不能僅把生產效率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努力實現食品生產標準化,達到品質穩定。巴比食品中央工廠制作場景公開透明,流程規范明確,檢測嚴格負責,從每個環節保證食品安全衛生,最大程度維持產品新鮮度。
巴比食品配置專業質量管理團隊和500平方米的食品化驗檢測中心,從源頭把控、生產過程、出廠檢驗、倉儲運輸等CCP(關鍵控制點)全程嚴格監控。公司通過完善的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全程冷鏈物流、嚴格的監督機制,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新京報:巴比食品在供應鏈上是一家速凍企業,在市場終端又是一家餐飲企業,這是否給企業食品安全工作帶來了難度?如何克服?
劉會平:不同的銷售模式,背后采用的是相同的安全標準。巴比食品中央工廠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的生產模式,保證了食品品質的統一,保障了食品的健康安全。巴比食品數字化、信息化建設體現在對食品安全的嚴格管控上。原材料全部選用業內一流品牌,品質能夠得到保證。所有原材料一定要質檢完成后才能入庫和出庫,同時質檢也貫穿于成品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
在市場終端,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流程和完整的門店管理制度,對開店、產品、服務等方面進行詳細標準化指導,確保了門店操作標準化。每家門店的加盟商及員工必須接受公司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
中式面點標準化是秘訣
新京報:中式面點行業競爭的關鍵賽點是什么?
劉會平:從最初的小包子店,成長為全國擁有4000多家門店的上市企業,巴比食品的秘訣首先是采取品牌化經營。我們從麥當勞和肯德基學習到的經營理念是給包子標準化。2008年,巴比在上海松江建了中央工廠,充分保證產品品質,減小加盟店管理難度,讓店鋪管理者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對服務和衛生環節的管控,這為巴比食品終端門店的快速擴張及業績提升提供了堅實基礎。
疫情反復對線下店鋪造成打擊,巴比利用互聯網平臺將包子鋪“開到線上”,打開第二增長曲線,同時通過預包裝產品的銷售尋求增長空間。
新京報:你認為中華面點如何走品牌化之路?巴比食品如何抓住年輕人?
劉會平:從一代店、二代店的升級到如今的三代店,巴比新的品牌形象以美食地標為靈感,視覺更加醒目時尚,體現出“巴比開在哪里,哪里就是美食地標”。與傳統的早餐門店相比,巴比門店設計亮眼大氣,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
巴比產品也在不斷上新,并且符合消費潮流趨勢,如門店推出的麻辣小龍蝦包等,滿足消費者對新奇事物的探索。從食材到造型,巴比研發隊伍不斷開發新品,為中式傳統面點賦予時尚元素,引領中式面點發展方向。
品牌連鎖早餐市場需求更大
新京報:近十年來我國面點行業有哪些變化和趨勢?
劉會平:近年來,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帶來了消費結構升級和產業轉型,催生出面點食品行業總體穩健的發展趨勢。C端消費場景不斷擴容,B端滲透率不斷提升。
我國早餐種類以包子、饅頭、粗糧點心等面點為主,輔之以液態食物如豆漿、粥、牛奶等。隨著國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消費者早餐獲取方式從家庭制作轉為到品牌連鎖店消費。作坊式門店將逐步加盟品牌連鎖企業,未來品牌早餐連鎖店消費市場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隨著各種餐飲連鎖店、便利店、各單位食堂對早餐食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若自行制作加工早餐面點食品,除需要單獨的操作間外,人員成本支出也較高。而采購專業規模化公司生產的半成品,不但品類齊全、加工方便,還可以根據每日預訂數量決定次日供應量,大幅減少管理成本。目前來看,團餐消費市場對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需求剛剛釋放,市場空間廣闊。
新京報:展望未來十年,你認為行業會發生哪些變化?巴比會成長為怎樣一家企業?
劉會平:過去的2000年里,包子的形態始終是皮包餡,充分證明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巴比如今的商業模式也是充滿生命力的。未來,我們很有希望從現在的4000多家門店發展到幾萬家。同時,巴比將高速發展B端團餐業務和C端預包裝食品。企業不僅是個人的,也是大家和社會的。巴比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公益事業上投入更多。洋快餐能賣到全球,相信中國的包子也一定能賣遍世界。
2022年8月9日《食安?十年》新京報食品安全特刊。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翟永軍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