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賣出400萬個巴比饅頭,初中學歷的徽商劉會平,如今身價55億

編者按:
近年來,中國食品行業發展迅速,據中商情報網顯示,2021年,我國食品制造業營業收入達21268.1億元,同比增長10%。而在這個行業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很多徽商企業家們活躍的身影。
我們通過陸續分享食品行業里的徽商翹楚們的故事,分析他們目前可能存在的問題,并試圖探究他們的成功之道。
第5期:徽商代表人物之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
人物簡介:
劉會平,1977年12月生于安徽省懷寧縣,巴比饅頭創始人。
現任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上海市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上海市松江區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上海松江區青年企業管理者協會副會長。
2021年12月19日,榮獲“2021年上海商業優秀創業企業家”稱號。
在2021年發布的《胡潤百富榜》中,劉會平、丁仕梅夫婦憑借55億元的財富上榜,在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地區富豪中排名第一。
2022/12/7
作者/張旭東
排版/胡玲
出品/問道徽商100人
“我有一個夢想,要將中國的包子賣給全球,讓全球分享這一中國已傳承上千年的中華美食。”2020年10月12日,在巴比饅頭上市儀式上,創始人劉會平立下豪言壯志。
巴比饅頭也成了在科創板上市的“中國包子第一股”。
圖為巴比食品百度股市通截圖
據百度股市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6日收盤,巴比饅頭總市值已達76.19億元,股價穩中向好,劉會平正離他的夢想越來越近。
01 面點鄉里走出的窮小子
劉會平1977年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江鎮,家中排行老四。江鎮是著名的“面點師之鄉”,據統計,三萬人口的江鎮向全國輸送了超過兩萬名面點師。
由于家庭貧苦,和當地的孩子們一樣,他在最好的年華放下書包背起行囊,奔向遠方。
圖為蒸好的饅頭
劉會平跟著姐姐、姐夫用幾個月的時間學了一手包子手藝,學成之后,他借了點錢,買了一張案板,支了個面缸,他的第一家包子店在江蘇常州就這樣開了起來。由于缺乏經營手段,兩三個月之后,便草草倒閉。
后來劉會平跟著姐姐、姐夫把包子鋪從貴州開到廣西南寧,均以失敗告終。
1998年年初,劉會平坐了兩天兩夜的綠皮火車獨身一人來到上海。
天邊飄著小雨,剛出火車站的劉會平看著一眼望不到頂的鋼鐵森林,一陣暈眩。腦子中甚至產生臆想:上海這么繁華,這地方的人吃包子嗎?
一番考察后,劉會平最終找到了上海長寧區的一個菜市場門口作為包子鋪的設立點。劉會平覺得店鋪位置非常好,這次他信心滿滿。然而半個月后,包子鋪還是倒閉了。
創業的屢次受阻,讓這個21歲的大男孩陷入到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他在這冰冷的異鄉,找不到屬于自己的一方土地。
創業的受挫并未讓劉會平失意太久,他調整思路,決定去上海本地最好的包子鋪打工學習。在從店長重新回到學徒的幾個月里,讓劉會平對于店鋪管理有了全新的認知,也意識到了自己之前做的包子有口味不合的問題。
2001年,劉會平重新出發,新開的包子店取名“劉師傅大包”。
圖為劉會平與劉師傅大包店
劉會平首先調整包子口味,擯棄先前“偏咸偏辣”的安徽口味,而是改為更適合上海本地的“清淡、偏甜味”。為了保證包子的品質問題,劉會平每天凌晨都會去菜市場挑選最新鮮的食材。同時,狠抓衛生問題,每天都會對店面各個角落進行深度清潔。
一番調整后,“劉師傅大包”逐漸開始收到消費者的青睞,久而久之,生意越來越好。
劉會平終于賺到了他的第一桶金,一共30萬元。
02 做包子界的“肯德基、麥當勞”
1987年,中國大陸第一家肯德基餐廳開業,3年后,麥當勞的第一家門店也在深圳開張。
“花十塊錢就去了趟美國”是當時年輕人間流傳最多的一句話,慵懶躺在椅子上,喝杯可樂,吃個漢堡好不愜意。
國外引進的新穎快餐模式在廣大消費者群里中引起巨大反響。
據統計,2000年11月,肯德基店面數突破400家,麥當勞同期也在中國的35個地市設立門店。海外快餐的擴張速度,令人咋舌。
2001年,賺了30萬的劉會平并不滿足,看著在國內急速擴長的海外快餐門店,劉會平將目光望向全國,他開始研究起肯德基麥當勞的商業模式。
最后他總結出三點:品牌化經營、產品標準化生產、連鎖化銷售。
劉會平從品牌名出發,2003年“劉師傅大包”更名為“巴比饅頭”,同時以“巴比”為品牌名注冊商標,成立公司。
2004年,劉會平投資80萬搭建包子工廠,并開始運用當時最先進的“中央廚房”模式,對食材進行統一加工,并由專車分批配送至各個門店,保證了各個門店的口味一致。
2005年,巴比饅頭開始啟動品牌連鎖加盟的銷售模式,以每年200家的開店速度在全國擴張,截至2022年12月,巴比饅頭的全國門店數已達3900家,覆蓋全國各地,這一數據遠超慶豐包子鋪和天津狗不理。
隨著門店的迅速擴張,劉會平多次調整巴比饅頭的定位。
圖為巴比饅頭店面
2009年,“巴比饅頭”更名為“巴比面點”,品牌定位從“包子饅頭賣到第一”變更為“早餐第一品牌”。
2017年,劉會平又將品牌定位升級為“中式面點第一品牌”,品牌名由“巴比面點”改為“巴比”。
劉會平和巴比饅頭越做越好,營業額連年增長,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 7.2億元、8.67億元、9.9億元、4.8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7億元、1.13億元、1.43億元、0.68億元。
改變品牌定位的同時,他也不多擴張巴比饅頭的品類布局,巴比饅頭已全品類布局,包括包子、饅頭、粗糧點心、餡料及粥品飲品。
圖為招股書相關內容
據招股書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面點類、外購食品類、餡料類產品各占營收的32%、27%、30%、其中包子類、豆漿飲品類、葷餡類產品營收占比均超20%。
2021年,巴比食品營收入已達13.75億元,同比增長41.06%。
03 有血有肉的徽商企業家
2020年上市前夕,劉會平夫妻二人作出了一個驚人決定:他們當著一眾員工的面,簽下承諾書,夫妻二人決定將企業上市后40%的股權收益用于社會公益,60%用于員工激勵,子女不得繼承。
不同于其他商人,劉會平心中有一份大愛。
圖為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
“我在19歲的時候,一個人在廣西南寧創業,那個時候沒有親戚,沒有朋友,做完包子后,我就想短短的人生到底該怎么活?后來想明白了,我覺得能夠幫助他人,改變他人生活,我覺得這個才是有意義的事情。”
19歲的劉會平夢想著賺30個億,想辦一所理想的大學供貧困孩子上學,初中輟學的他對于教育有著更深刻的認知。
2001年,劉會平賺到30萬的時候,他拿出十萬元捐贈給自己的母校,這份魄力難能可貴。
據相關數據統計,自2003年起,劉會平堅持資助安慶懷遠縣小學及初中建設,持續資助貧困學生超800人,并在幾年前捐助600萬,成立了安徽獨秀教育基金會。
劉會平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紀錄片《重新開始》中,劉會平談到姐姐時潸然淚下:“因為我姐姐去世了,就是成功了,她看不到了。”在巴比饅頭官網的《遠點發布會》宣傳片中,他呆萌的為家鄉做宣傳令人捧腹。
04 產品受質疑,家族企業影響劉會平的夢想之路并不平坦
2022年10月27日晚間,巴比食品披露第三季財報,前三季度總收入11.01億元,總比增長13.08%,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34億元,同比下降了40.72%,巴比食品前三季度并不盡如人意。
根據《2022年早餐行業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顯示:今年的早餐行業規模已近2萬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巴比饅頭的預制菜模式卻“吃不大動”了。
創業以來,從“劉師傅大包”到“巴比饅頭”再到“巴比”,劉會平使用標準化的生產模式把包子賣到了全國,卻也在無形中改變了銷售模式,他讓包子從“現制”變成了“預制”。
現如今主力早餐消費群體以白領為主,他們除了考慮充饑問題,還會注重早餐的新鮮問題,相較于早餐連鎖店中的預制早餐,白領們往往會選擇現做現蒸的包子饅頭。
從開始建立中央工廠,劉會平便對外承諾要讓全中國吃到一樣口味的包子,然而在黑貓投訴官網中,卻也屢次出現“外賣吃出異物”、“商品過期”、“食品變質”等嚴重食品安全問題。
除了包子的質量口味問題,劉會平還需要考慮如何將巴比饅頭打造出差異化內容。
二十年前,全中國都是個體包子鋪,劉會平以肯德基麥當勞的銷售模式,在中國早餐市場闖出了一片天,二十年后,面對滿大街的早餐加盟店,如何找到巴比饅頭的差異化優勢,讓其重新步入正軌,是劉會平需要好好思考的。
據鈦媒體APP的文章《巴比饅頭把早餐做成了預制菜》中提到,巴比食品是一家傳統的家族式企業。綜合企查查與巴比食品2021年的年報相關信息,劉會平夫妻二人作為公司的第一、二大股東,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48.47%。
同時,劉會平作為有限合伙人通過天津會平、天津巴比、天津中飲間接持有13.95%的股份, 夫婦二人合計持有公司62.42%的股份。圖為巴比饅頭年報中的股權相關內容
同時招股書中還顯示,劉會平妻子(丁仕梅)的姐妹也持有公司2.79%的股份。
行業人士認為,家族企業在經營權方面有絕對話語權,但企業能否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在于引入外部團隊或資金,分權分利以增強團隊活力。
劉會平曾向媒體透露,他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將巴比打造成“中華包點世界第一品牌”。可能想要真正實現這個夢想,劉會平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推薦】閱讀
合肥人的老味道,蜀王火鍋還能稱“王”嗎?
巴莉甜甜“甜不甜”了?
安徽精達股份實控人泄密被通報,高科技企業的低級錯誤
? 本內容屬原創作品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