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通州漷縣民間美食節開幕 上百種“運河味”村莊美食亮相

時間:2023-04-22 02:29:01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 王穎)紀各莊村擁有數百年歷史的豆腐、徐官屯村的純手工咯吱盒、馬頭村的百年老字號傳統石磨香油、榆林莊村歷史悠久的榆錢小吃、后元化生態采摘園的長果桑……4月21日上午,“通州區漷縣鎮第二屆民間美食節”在馬頭村熱熱鬧鬧地開幕了,來自大運河畔各個村子的上百種美食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食客。

美食節上,村民帶來了純手工咯吱盒。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上午9點多,漷縣鎮第二屆民間美食節現場滿是煙火氣,糕點、豆漿、咯吱盒、醬牛肉、果蔬等美食前,圍了一圈的食客。“家里的石磨是祖輩傳下來的,有上百歷史了。”馬頭村石磨香油、芝麻醬展位前,62歲的齊建山正忙著給食客介紹著香油和芝麻醬的制作工藝,他用勺子盛起一勺芝麻醬,香氣撲鼻而來。齊建山是馬頭村人,制作香油、芝麻醬的手藝是祖輩傳來的,都說“酒香氣不怕巷子深”,他家的“小油坊”里總是會迎來送往很多顧客,有回頭客,也有新面孔。口碑出去了,自然不愁賣。

紀各莊豆腐展柜前,人氣也很旺。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紀各莊的豆腐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京城許多醬菜園都把“紀各莊豆腐”定為特選原料。勤勞樸素的村民和傳統的制作工藝造就了味道獨特、品質優良的紀各莊豆腐。

展出的各種榆錢美食。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運河畔村莊的美食盛宴,怎會少了榆林莊村的榆錢宴。榆林莊村的展柜上,“榆生更好”榆錢糕、榆錢茶等精美而頗具特色的小吃秀色可餐。榆林莊村黨支部書記郝洪恩介紹,“榆林莊”村名是清朝乾隆帝御賜,榆林莊的榆錢宴也和大運河密不可分。在古代,北運河附近因土質疏松,雨多時河水泛濫經常沖決堤岸。榆樹容易生長,且木質堅硬不易腐爛,特別適合修筑堤壩,為保護兩岸田園村莊和保障漕運,當地就在運河邊上種了一片榆樹林,既形成了“春郊煙樹”的美景,也形成了榆林莊獨特的榆錢宴。“去年首屆美食節也是村莊榆錢美食產業的開端,今年村里謀劃著把運河文化和村莊歷史融入到美食產業發展,讓村民嘗到實實在在的甜頭,探索出榆林莊村獨有的鄉村振興模式。”郝洪恩說。

漷縣鎮是通州的“蔬菜小鎮”,美食節現場,農場主們也把清早剛從地里采摘的新鮮招牌農產品帶到了現場。后元化生態采摘園的長果桑因為品種新鮮、賣相特別,成為美食節的“明星水果”。此外,“通州三寶”——大順齋糖火燒、小樓燒鯰魚、仙源腐乳也亮相美食節。

新鮮蔬菜也帶到了美食節現場。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通州區漷縣鎮黨委副書記曾令發表示,希望以舉辦民間美食節的方式,讓漷縣鎮民間美食節重回大眾視野,再現當年大運河畔的節日盛況。挖掘、利用、傳承好運河文化,以美食為紐帶,推動鎮域文旅融合發展,打響漷縣運河文化品牌,讓漷縣鎮的村莊實現振興。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麻六記將在全國各地開店,庫迪咖啡半年開店超1000家

下一篇:「社論」“農科院美食”?高科技濾鏡該去除了

相關推薦
  • 預制菜5項大獎出爐,華鼎供應鏈榮獲“最具競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