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到底是怎么來的。

沒有什么事情是一頓火鍋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火鍋既可以當飯吃又可以當小吃,既可以促進感情又可以報復閨蜜,,,
這么多好處,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這次咱就一起去看看火鍋的歷史。
火鍋作為中國獨創的美食,古時候叫做“古董羹”,因為東西掉進湯里時發出咕咚聲而命名。
原型最早來源于商周時期,舉行祭祀活動時用鼎煮大件食物,用來祭祀天地,祭祀完大家一起分著吃,這是公認最早的火鍋形式的烹飪方法。
到了東漢時期,火鍋就精巧很多了,國家出土的漢代文物中的“斗”,就是當時溫酒煮食物用的炊具,三個爪,一個鍋,小小的巧巧的。
三國時期曹丕還創造了五熟釜,圓形的鍋里分出五個區域,每個區域可以放不同的底料,這多像現在的鴛鴦鍋啊。
白居易用詩中的“紅泥小火爐”表達,火鍋經歷了這么久,已經慢慢變得親民,唐代已經可以自發約朋友吃火鍋了。
在北宋,火鍋就很普遍了,到了冬天,汴京各大小的酒館均有售。
蒙元時期出現了北京火鍋的雛形。北京涮鍋的歷史是從忽必烈來的,蒙古人流動性強,打仗時為了行軍速度快,不需要埋鍋造飯,直接把頭盔摘下來當鍋燒水,然后手切羊肉片,邊涮邊吃,當兵的自己動手,很快就把一頓飯交代了,接著走路,連炊事班都省了。
后來這種方便快捷的烹飪方式傳到北京,慢慢演變成現在的銅鍋涮肉,正宗的老北京銅鍋涮肉是清湯鍋,用筷子把肉片夾住,伸進鍋里不松開,涮一涮熟了就夾出來,蘸一口麻醬,舒適~~
但是南派的九宮格火鍋卻是由勞動人民的智慧創造的,從前的重慶朝天門碼頭是貨物集散中心也是牲口屠宰場,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裝載貨物,工人們天天賣苦力,需要一種能量高價格低的食物果腹,有人就用屠戶們不要的毛肚百葉牛雜碎加上牛油辣椒之類的調料上鍋煮,便宜賣給這些工人吃,在鍋里用鐵片分成小格子,每人一格,自己算自己的,熱氣騰騰邊煮邊吃,麻辣鮮香,工人酣暢淋漓,吃完精神倍增,還能有效祛除體內濕氣,立即五星好評,很快就形成了市場,這就是后來的九宮格火鍋。
明清朝時期火鍋就很豐富了,下至勞苦大眾,上至乾隆皇帝,想吃就有,乾隆舉辦的千叟宴就動用了上千口火鍋,保持最大火鍋宴世界紀錄至今。
所以再有人警告你吃火鍋,你就回答她,我不是在吃火鍋,是在了解我們中國人民的飲食文化和歷史。
但是火鍋雖美味,可不要頻繁呦,更不要喝煮了很久的火鍋湯,原湯化原食在這里不適用,火鍋湯煮久了會產生大量的嘌呤。。。嘌呤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嚴重時會引發痛風,發作時關節疼,所以吃火鍋時要多喝水,少喝湯。
好了,我要去吃頓火鍋解解饞了。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珠海高標準打造預制菜裝備制造示范區,全市預制菜產值到2025年突破300億元
下一篇:火鍋究竟是起源于成都,還是重慶?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