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僧”小菜園獲千萬美元融資,餐飲融資回暖了嗎?

今日,餐飲新中餐賽道出現了2023年第一起近億元大額融資。
中國餐飲連鎖行業龍頭企業小菜園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為中國消費行業頭部機構加華資本,餐飲品牌老鄉雞與超級文和友的投資人。
這是小菜園創辦9年來首次公布融資信息,而在這之前,已傳出小菜園還未IPO,就已估值500億的信息。
小菜園品牌是誰?為何它能獲得加華資本如此大額度融資?現在就讓餐飲O2O從市場與品牌的維度深入分析。
01
低調大佬小菜園
9年拓店400家
要說,當下餐飲人對小菜園第一個印象,絕對是低調。明明是實力非凡的新中式餐飲品牌,實力雄厚,卻只默默拓店賺錢,在區域之外的餐飲界少有人知。
小菜園是八大菜系中的徽菜代表品牌,創立于2013年,至今已有8年的歷史。自創立以來就非常低調,互聯網上基本找不到多少相關的品牌報道。
不過,倘若我們仔細研究綠茶三次沖擊IPO提交的招股書,就很容易發現它的存在。2021年綠茶第一次提交招股書時,小菜園以283家門店數量,總收入25億元,市場占比為0.7%的非凡實力,牢牢占據休閑中餐市場的第二名,僅次于西貝。
2022年4月8日,因去年的招股書材料失效,綠茶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以2021年業績為主要內容更新了招股書資料。
從更新的招股書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盡管2021年小菜園在休閑中餐市場的排位降到了第三,業績卻直接增長至32億元,同比去年上升了28%,與第二名太二酸菜魚僅相差一個王健林小目標。
即便是疫情不斷爆發的2022年,在幾乎所有餐飲品牌都陷入虧損的時候,小菜園依然實現了非凡的業績增長。
據相關消息透露,2022年小菜園總營收近40億元,同比去年2021年增長了25%,實現了兩位數的高營收增長。2023年營收預計可能突破50億元。
同時,在門店數量上,小菜園增長速度也非常快。
2021年綠茶第一次提交招股書時,小菜園門店數才283家;2022年綠茶更新招股書時,小菜園門店數就已達384家。
目前,根據餐門窄眼最新數據,小菜園門店數已達432家,遍布安徽、江蘇、上海、北京、浙江、湖北、廣東等地區的上百個城市。
預計2023年門店數將突破500家。
(小菜園門店分布情況)
而根據餐門窄眼顯示,西貝現有門店總數347家,綠茶現有門店總數為277家。也就是說,僅從門店計算的話,小菜園目前已成為中國新中式正餐品牌中門店數最高的品牌。
雖然距離小菜園的目標—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小菜園,還比較遠。但如今的小菜園,無疑已經成為了中國新徽菜的代表,中式餐飲現代化連鎖領導品牌。
02
小菜園逆勢增長
的底層邏輯
不打廣告,也沒有營銷手段,小菜園是靠什么成長到如今這般厲害的呢?
在加華資本認為,在餐飲行業整體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小菜園卻實現了高質量的逆勢增長,與其對中餐標準化與現代化的努力密不可分。
而在餐飲O2O看來,小菜園的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產品層面:聚焦中產,極致性價比
小菜園將目標客群定位為中產階級,因此在其品牌創始人看來,小菜園的競爭對手從不是隔壁餐廳,也不是綠茶等同類型餐廳,而是各個家庭的餐桌。
為了能夠在這場競爭中獲勝,小菜園產品最核心的特點就是:性價比非常高。
小菜園門店幾乎都開在購物中心,菜品分為兩類,一類是引流菜,比如炒土豆絲,19塊左右;一類是利潤菜,比如品牌招牌臭鱖魚,一盤定價138元。
通過引流菜做爆款,做市場占有率,帶來流量,高周轉;用利潤的產品尋求切實的利潤,塑造招牌,形成高利潤。
據悉,目前小菜園內部已沉淀出一套菜品創新標準,尤其重視精進工藝,現已打造出臭鱖魚、農家紅燒肉、地鍋本仔雞、石板蒜蓉蝦等多款暢銷菜品。
其中臭鱖魚更是成為了小菜園消費人群中每桌必點的招牌菜。
2、門店層面:成熟運營SOP,服務到極致
海底撈張勇曾說過一句話,“把員工當自己家人看,員工才會把海底撈當家看。客人來海底撈就是來家里做客,員工盡心盡力服務客人。”
海底撈之所以能夠打造出最核心競爭力——極致服務,靠的就是家文化。
小菜園也類似。創始人汪書高年輕時因家境貧寒,曾以廚師作為職業。創辦小菜園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提高廚師、服務員的地位,改變他們的命運。
他一直強調要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對待員工,把員工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照顧員工的衣食住行。而這種家文化也形成了小菜園極致服務特色。
據說,只要進入小菜園,即便只點一道小菜,或者帶著菜走進里面,只為吃它家的五常米飯,店員對你的服務依舊會很貼心,很周到;
點開小菜園美團門店的點評界面,服務棒幾乎是所有門店的共有標簽。
而且,走進每一家小菜園餐館,你都可以看到品牌對消費者的三大承諾:“所點菜肴超時免費贈送此菜”、“對菜肴不滿意無條件退換”、“確保優質食材,如有問題十倍賠償”。
不止服務,在門店運營效率上,小菜園也緊跟時代,走向數字化。
據悉,小菜園已形成了成熟的運營SOP和經營方法論,同時還引入了上馬SAP等信息系統,利用數字化工具提升門店運營效率和企業治理水平。
3、供應鏈層面:高效供應體系,統一配送
小菜園之所以能夠打造極致性價比產品與服務,與品牌背后強大的食材供應鏈系統也脫不開關系。
根據其官網信息透露,小菜園圍繞門店,已在銅陵、徐州、無錫、南京、合肥、上海、上海浦東、武漢、杭州、南通擁有了十個大型物流配送基地,建立了高效的采購、央廚與倉配網絡,為全國門店提供一站式保障服務。
同時,小菜園在食材質量的把控上也非常嚴格,擁有健全的菜品審核、原輔食材采購監督機制,杜絕低劣產品流向餐桌。
比如,煲飯的水必須是農夫山泉的天然水,米是五常大米,烹飪的油也是非轉基因大豆油和菜籽油。
正是這種在產品+服務+供應鏈三個層面的極致追尋,打造出了小菜園極致增長的秘訣。
就像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宋向前指出:“未來不再是生意人的時代,而將進入一個拼企業家能力的時代。品牌的天花板就是人心,踏踏實實為消費者為市場提供好產品好服務,老百姓就會長期買單。”
03
走出疫情陰霾
餐飲正迎來融資回暖
去年,因為大環境背景差,再加上消費萎靡不振,疫情反復不確定的等原因,餐飲投融資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降溫遇冷現象。
據紅餐網統計,全年餐飲行業融資事件僅238起,與2021年相比數量少了近100起,幾乎回落至2年前水平。
其中大額融資數量同樣減少嚴重。據紅餐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總融資金額不過300億元,除未透露融資金額的案例外,過億元的融資事件僅有19起,整體下行趨勢明顯。
此次小菜園獲得融資,作為2023年新中式正餐獲得的第一筆接近上億元的大額融資,無疑是對餐飲品牌們的一次鼓舞。
而根據餐飲O2O的觀察,最近幾個月餐飲融資相關事件似乎有增加的跡象。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1月新消費領域共發生29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19.36億元。其中餐飲融資事件僅6起,融資總金額在6.84億元左右,主要在烘焙食品、小吃、鹵味以及涉及供應鏈端的預制菜、調味品品牌上面。
2023年1月獲得融資的餐飲相關品牌
而2月份消費賽道僅投融資事件就58 起,披露的融資金額近17億人民幣,其中餐飲領域發生了11起投融資事件,融資事件比1月份多了近一半。其中有8個是咖啡產業相關項目,咖啡品牌幸貓更是A輪就獲得了億元級融資。
2023年2月獲得融資的咖啡相關品牌
這個3月雖還未過半,但已經有不少餐飲品牌獲得了融資。
僅餐飲O2O統計到的獲融資品牌,除小菜園之外,就有新中式預制菜品牌面朝大海、賦能小餐飲加盟連鎖行業的墨比優創、螺螄粉品牌爆爆姐螺螄粉、小吃連鎖品牌豆校長、深圳本土咖啡品牌Au Cafe、新中式茶飲品牌之之茶。
那些曾經因為疫情轉身離開餐飲的投資機構們,在疫情撇去了餐飲的泡沫與浮躁之后,似乎正再一次回過頭來擁抱餐飲業。
或許,我們可以期待,一個新的餐飲投融資“大熱期”的到來。
正如加華資本所言,餐飲品牌正在不斷走向品牌化、連鎖化、資本化,未來十年餐飲將迎來最好的投資機遇。
作者 | 蘇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