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千億高景氣賽道,產業鏈龍頭全梳理

2023 年中央一號文件 2 月 13 日發布,部署全年“三農”重點工作,文件在第 十九條“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中提到“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 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預制菜產業將向規范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 行業有望進入景氣趨勢。
近兩年來,各地政府主導出臺了很多支持預制菜行業發展的政策,一批預 制菜企業崛起,行業也在快速增長。根據艾媒咨詢預測,2022 年中國預制菜市 場規模達到 4196 億元,推測 2025 年將突破 9000 億元。#預制菜#
預制菜行業概覽
當前預制菜并無統一定義及分類標準,廣義預制菜含速凍米面、速凍火鍋料制品、調理肉制品、料理包、針對BC端的半成品菜及成品菜六類;狹義預制菜則不包括速凍米面及速凍火鍋料制品。
從預制菜發展歷程來看,90年代開始,隨海外連鎖餐飲巨頭進入國內市場,預制菜最早以凈菜的形式出現在餐飲行業中。
2010年后由于餐飲連鎖化率的持續提升,外賣的快速發展,再次促進B端預制菜迅速成長。
在2020年之前,預制菜行業參與者主要為已在預制菜領域耕作多年的區域型專業預制菜企業,擁有各自的核心市場,競爭也相對緩和。
國內預制菜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東海證券
隨著疫情催化和行業熱度持續提升,預制菜進入C端用戶視野,各類上市企業開始跨界布局預制菜,資本推動下部分新興創業企業亦加入競爭,行業迎來新一輪機遇。
預制菜產業鏈
行行查 | 行業研究數據庫 資料顯示,預制菜產業鏈的上游主要為農牧漁業和調味品生產業企業,前者包括農作物種植業(主要為果蔬)和家禽、畜牧、水產養殖業。
上游在預制菜產業鏈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預制菜的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可達90%以上,因此原材料價格變動對預制菜的成本影響較大。
預制菜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肉禽類、水產類、豆制品、果蔬和調味品等,根據食材的不同,預制菜又可分為面點類、蔬菜類、畜禽類和水產類。因此,預制菜行業上游為農產品、禽養殖、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捕撈、蔬果種植以及調味品生產業等。
產業鏈中游是預制菜生產、提供商,類型多樣,主要包括專業預制菜企業、速凍食品企業、餐飲企業、零售企業和農業企業5種類型。
產業鏈下游是預制菜的消費市場,可分為B端(如酒店、連鎖快餐、中小餐飲等)和C端市場(如商超、社區店、線上平臺、家庭&個人消費者)。
預制菜產業投資圖譜:
預制菜市場格局
預制菜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且仍存冷鏈配送限制,因此目前行業格局仍較為分散。
目前行業參與者較多,各有優劣,在產品、渠道上進行差異化競爭。
根據各參與者基因差異,行業參與者可以分為原料派、速凍派、餐飲派、零售派、專業派以及新興派六大類,不同參與者在原材料掌控、工廠布局、渠道協同、產品研發、品牌力等方面各具優勢,根據各自的核心優勢入局預制菜行業。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
從目前已知企業來看,主流玩家分為6類:
(1)傳統預制菜企業:如味知香、好得睞等。這類企業精耕預制菜多年,具備一定渠道優勢和品牌力。
(2)上游企業:如國聯水產、龍大美食、圣農發展、春雪食品、新希望等。這類企業具備產業鏈優勢,具備較為完善的供應鏈。行業較為分散且新進入者較少,主要為養殖及屠宰類企業參與。
(3)傳統加工企業:如雙匯發展、得利斯等。這類企業深耕肉制品加工多年,具備較強的質控能力,并且在優勢區域具備渠道、品牌優勢。
(4)速凍企業:如三全食品、安井食品等,具備較強的冷鏈物流配送體系,且已經積累一定品牌力。該環節競爭較為分散,區域化屬性較強。現有參與者主要面向酒店菜、連鎖餐飲為主,同時不斷有新進入者。
(5)餐飲企業:如廣州酒家等,已經具備線下門店品牌力,產品還原度較好。
(6)零售企業:如盒馬生鮮、叮咚買菜等,主要布局C端市場。該環節行業高度分散且區域化屬性強,除原有地方性預制菜企業外,新進入者多,包括珍味小梅園等初創企業等。
資料來源:東海證券
預制菜行業是農業供給端滿足消費升級的產物,行業上游鏈接農業產業,下游鏈接餐飲消費。預制菜的發展一方面帶動了農產品初加工產業的轉型發展,另一方面也拓寬了農業銷售渠道,帶動農業經濟發展。
因此各農業大省考慮到振興鄉村經濟、促進地方就業等方面,紛紛出臺預制菜扶持政策,包括冷鏈建設、財稅支持、人才培養等措施促進當地預制菜集群發展。此外,為確保行業專業、規范發展,各政府、協會以及頭部企業也在積極推出預制菜行業各項標準。
隨著政策利好不斷不臺,預制菜作為餐飲業的高景氣細分賽道,有望迎來廣闊的發展代間。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