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BD | 2021中國小火鍋發展研究報告

NCBD(餐寶典)撰寫并發布的《2021中國小火鍋發展研究報告》(精簡版),報告全文共40頁,涉及4個小火鍋品牌,分為品類洞察、典型品牌介紹、發展趨勢分析等三部分。
???(本文由“餐寶典”公眾號(ID:canbaodian)原創并首發。)
第一部分:小火鍋品類發展洞察
1、小火鍋簡介
小火鍋是相對于普通火鍋而言的、以小鍋取代大鍋的一種飲食方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一人一鍋。小火鍋最早流行于日本,后傳入臺灣省,此后,這種時尚的小火鍋餐廳在內地逐漸出現。小火鍋發展到今天,能被中國的消費者熟知,呷哺呷哺有一定功勞。
嚴格來講,小火鍋與冒菜、麻辣燙屬于“近親”,本質上都是麻辣口味和涮鍋的延伸,但它們也有較為明顯的不同。一直以來,麻辣燙與冒菜被視為是相對“低端“的餐飲業態,而小火鍋則擺脫了這種印象,顯得更時尚。
△圖自網絡
2、小火鍋的特點
第一、單人單鍋:小火鍋最大的特點就是單人單鍋,一人一口小鍋,可以單點菜品也可以點套餐;
第二、快餐屬性:小火鍋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具備快餐屬性,也有一些快餐品牌在店內提供小火鍋,上菜速度快,消費者就餐速度也快,符合當下快節奏的生活需要;
第三、翻臺率高:因為小火鍋具備快餐屬性,因此其翻臺率也較高,部分門店的翻臺率能達到快餐店的水平;
第四,客單價低:小火鍋的客單價相對正餐火鍋優勢明顯,許多主打小火鍋的餐廳其客單價不超過60元。
3、小火鍋的主要模式
4、截至2021年8月底,中國小火鍋企業數量達到3.9萬家;河南、山東、四川小火鍋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三
5、小火鍋企業成立時間:2019年成立的小火鍋企業達到7129家,2020年成立的超過6000家
6、從重點城市的門店數量來看,小火鍋門店在整體火鍋中的平均占比為5.7%;西安、蘇州以及北京等地小火鍋門店占比較高;重慶、成都等地占比不高
7、旋轉小火鍋作為小火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同城市的分布差異較為明顯;其中,蘇州旋轉小火鍋在小火鍋中的占比高達46.1%,遠超其他城市
8、2020年,中國小火鍋的連鎖化率為16.4%,高于餐飲整體的連鎖化率(15%);2021年小火鍋的連鎖化率達到了17.1%
9、中國小火鍋的客單價較為集中,接近70%的小火鍋客單價集中于30—60元之間;與正餐火鍋相比,小火鍋價格優勢明顯
10、從小火鍋消費者的性別來看,男女分布相對均勻,其中男性占比51.6%;女性占比48.5%
11、從小火鍋消費者的年齡來看,20—39歲的消費者為主要的消費群體,占比超過70%
12、從對小火鍋的網絡搜索情況來看,河南、河北以及廣東等地的網民對于小火鍋有較高關注度
13、從消費者對鍋底的推薦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咖喱鍋底、菌湯鍋底、番茄鍋底、麻辣鍋底以及鴛鴦鍋底;重口味鍋底并非小火鍋消費者的首選
14、從消費者對菜品的推薦來看,羊肉、蝦滑、肥牛、巴沙魚、毛肚、午餐肉以及蔬菜拼盤等在正餐火鍋店受歡迎的菜品,在小火鍋中依然較受歡迎
15、從小火鍋的差評分布來看,主要的問題集中在服務、食材、菜量、環境以及價格等方面,尤其是在食材方面問題較為普遍
16、小火鍋的主要問題
(1)同質化:現有的小火鍋在食材上大同小異,各大品牌很難在產品上體現出差異;
(2)服務差:這是由小火鍋的快餐屬性決定的,在許多消費者眼中,小火鍋不屬于快餐,在服務方面與其他的正餐火鍋對比,難免會產生服務差的印象;
(3)食材少:在很多自助小火鍋中,食材少是一大痛點,消費者想吃的吃不到,或者一出現就被搶光,能選擇的都是一些不太想吃的食材;
(4)食材不新鮮/有問題:在自助小火鍋中,這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這是由于“自助”而導致的。在許多自助餐餐廳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因為自助,部分商家會在食材方面動“小心思”。
第二部分:小火鍋部分品牌簡介
1、呷哺呷哺
呷哺呷哺曾經是“小火鍋”的代名詞,于1998年在北京開設首家店,憑借著創新的吧臺式和一人一鍋的就餐形式,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在很多消費者的印象中,呷哺呷哺是火鍋領域的“性價比”之王,也承載了一代年輕人的回憶。
但如今,年輕人對呷哺呷哺的印象發生了變化:服務差,價格貴、不好吃等等,年輕人似乎在遠離呷哺呷哺。
呷哺呷哺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呷哺呷哺品牌營收18.67億元,同比增長50.6%。期內集團公司虧損總額由2020年上半年的2.52億元,減至2021年同期的4693萬元。盡管虧損較去年大幅度收窄,但仍舊未能轉虧為盈。對于呷哺呷哺來講,公司的內斗、股價的下滑,也給其未來的發展增添了不確定性。
2021年上半年,集團公司新開了40家呷哺呷哺門店,使其總數達到1077家。其創始人賀光啟表示,呷哺呷哺部分門店存在嚴重選址錯誤,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關閉200家虧損門店。
呷哺呷哺在服務方面的差評比例高達44.9%,其次是產品,差評比例為10.9%;環境方面的差評占比接近10%;此外,消費者廣為吐槽的價格貴以及份量少,也是呷哺呷哺逐漸被年輕消費者“拋棄”的重要因素。
2、香漫谷
香漫谷:成立于2020年11月,目前有近20家店,主打泰式口味小火鍋,推出了“四大名鍋”:冬陰功鍋、番茄肥牛鍋、麻辣鍋和青椒鍋,其中招牌冬陰功鍋銷量占比超50%。香漫谷擁有較快的上菜速度和翻臺速度,這是由于其小火鍋是后廚做好后直接端上來的,加熱后就能吃,不用顧客自己涮。
嚴格來講,香漫谷泰式小火鍋雖然名字叫“小火鍋”,卡位的卻是快餐賽道,并不屬于火鍋賽道。
3、桃娘下飯小火鍋
桃娘下飯小火鍋:隸屬于巴奴旗下,2021年6月底開出首店,目前還處于試驗階段。桃娘下飯小火鍋整體定位為“一人食”的快餐領域,打出的口號是“超人氣國民飯堂”。菜品主要有香辣牛肉鍋、豬肚雞鍋、臭豆腐肥腸鍋等8款小火鍋,且每款都有固定的菜品搭配;另外,菜單上還包含了幾種配菜、主食以及飲品。
桃娘下飯小火鍋強調“食材必須新鮮”“分量必須管飽”“味道必須過關”“價格必須實惠”這四個“必須”,分析認為,其喊出這樣的口號,正是看到了目前小火鍋領域的幾個痛點:食材不新鮮、份量少以及價格高等。
4、淘汰郎小火鍋
淘汰郎小火鍋:成立于2015年,主打外賣小火鍋,現有300多家門店。淘汰郎運用線上銷售+線下零售門店、社區超市銷售等模式,實現“互聯網餐飲”,將火鍋打造成60分鐘內隨叫隨到的“快餐”。截至目前,淘汰郎已經完成四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創新工場、真格基金以及挑戰者資本等。
在2020年,淘汰郎還開設了火鍋食材超市,出售火鍋、燒烤等食材和配料;而這種火鍋食材超市的競爭非常激烈,對手包括鍋圈食匯、懶熊等。有分析認為,線下門店成本會比線上高得多,社區商業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淘汰郎想要在這方面突圍,難度不小。
第三部分:中國小火鍋行業發展趨勢
1、小火鍋的出現是適應了“一人食”的消費趨勢,目前很多知名的品牌如巴奴、小龍坎等也紛紛開始探索小火鍋,這對于進一步打開市場有一定積極作用;
2、近年來,“小火鍋第一品牌”呷哺呷哺價格不斷上探,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性價比優勢,這使其丟失了部分消費群體。因此有些品牌試圖通過價格的優勢來吸引這部分客群,這也是當下一些小火鍋品牌紛紛冒出來的重要原因;
3、小火鍋的消費體驗與火鍋的消費體驗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一些快餐類的小火鍋,更是有著天壤之別,因此其發展空間較為有限;
4、小火鍋屬于火鍋的一種,對食材有較高的要求,這極其考驗企業的供應鏈,尤其是想要快速擴張的企業。很多小火鍋企業“翻車”,也是在供應鏈方面;
5、小火鍋的“潛在對手”較為多樣,比如火鍋外賣、火鍋食材超市、自熱火鍋、麻辣燙以及冒菜等,這些不同的火鍋形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者對于火鍋的需求。
尤其是麻辣燙與冒菜,在很多消費者的眼中這兩者更便捷;而且很多消費者認為小火鍋就是冒菜,區別不大。但在價格方面,小火鍋卻高于麻辣燙與冒菜,不具備什么優勢。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下一篇:有什么配料食材蓋過主食材的食物?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