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1500家直營店,急于催肥的老鄉雞有3個軟肋

近日,中國證監會安徽局網站顯示,安徽同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子公司正在接受國元證券(000728.SZ)的上市輔導,擬籌劃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最新消息發布后,引來網上一片熱議。這些年,鮮見餐飲企業A股上市,不止是監管審核特別嚴格,餐飲業上市需面對食品安全難題審查、財務稅收監管、標準化程度等重重門檻。
從已上市餐飲業的消費市場表現來看,北京著名的老字號全聚德(002186.SZ),從2007年上市后,業績狀況可以說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曾經火爆一時的民營餐飲新秀湘鄂情(002306.SZ),2009年上市,5年后就被資產重組化身網絡股中科云網......
老牌西餐連鎖企業消費市場表現如此不盡如人意,后浪同鄉雞能否順利IPO?在網絡出圈的肥西大蔥能否讓同鄉雞品牌在民資消費市場熬過長期主義?
同鄉雞秘史:肥西雞如何化身城市爆款?
一切要從一只肥西雞說起。
●1982年
同鄉雞創始人束從軒創辦養豬場,專門飼養肥西本地的雞。
●2003年10月
肥西雞西餐連鎖正式成立。
●2006年
肥西雞營收少于人民幣10億。
●2012年
肥西雞安徽店面已少于100家。
●2012年底
肥西雞正式改名“同鄉雞”。
●2018年
同鄉雞贏得加華民資的2億A輪融資。
●2018年
同鄉雞營收少于30億人民幣。
●2020年
同鄉雞贏得10億銀行授信和戰略投資。
1982年,同鄉雞創始人束從軒從部隊復員回家后,拿父母準備的結婚服務費1800元,辦起一間養豬場,專門飼養肥西本地的雞。10年后,已成為當地最大養牛專業戶的束老板娘,不甘心于日漸稀薄的養牛利潤,眼光瞄向下游的餐飲。只好,2003年10月就有了肥西雞這家西餐連鎖。
走出雞場的束老板娘,來到城里,將自己養殖的肥西大蔥,變成了大街上餐館里的菜肴以及美味雞湯燉品。一時間,店內生意火爆,只好店面很快有了第二家、第三家……
讓束老板娘揪心的是,忙乎一個月,沒有一間店賺錢。他請職業經理人來會診,發現毛病出在粗放經營上,光菜肴成本就占到70%。這些人參照西方連鎖餐飲肯德基們的經驗,開了一個扭虧藥方:標準化操作。
按照那個方子,束老板娘照方抓藥,開始進行價格調整、精細化管理以及統一品牌宣傳,店面經營逐步好轉。2012年底,肥西雞在安徽店面已少于100家。不過,束老板娘很快就有了新的煩惱。安徽畢竟深處內地,合肥也只是個二線城市,隨著事業發展,他決定把餐廳開到南京、上海和北京,但當地人似乎不怎么認這只肥西大蔥。
只好,束老板娘再次請人給子公司把脈。這一次,他請了一間國際知名子公司做咨詢,光咨詢費就高達400多萬。據說,這筆服務費占去前兩年子公司全部利潤的2/3,可見,束老板娘是花了大價錢的。
咨詢報告出來了,結論是:子公司英文名字太土,要換英文名字,將“肥西雞”更名為“同鄉雞”。客觀地說,雖然都有鄉土氣息,但新英文名字明顯很簡潔,也更上口,更有人文味。只好,一夜之間,肥西雞的店面改成了同鄉雞,據說當年的利潤便是前兩年的2.5倍。
進了大都市,這只肥西大蔥學會了網上營銷。尤其微博平臺的同鄉雞早已“點亮自我”,每天朝九晚五,一天兩條微博:一條咯咯噠,一條下班啦!
束老板娘也搖身一變成為“破圈營銷小能手”。2020年初疫情肆虐,同行降薪裁員,他卻手撕員工疫情期間不要工資的請愿書,直言損失五個億不是事,賺得一波好感。后來,更喊來相聲演員岳云鵬代言,新老爆款一起為“同鄉雞”吆喝。
上市動機:5年1500家專賣店最終目標如何同時實現?
有些鄉下人進城發財后,往往經歷以下三步:改英文名字,換老婆,提身價。某種意義上,同鄉雞也走過了類似的幾步:英文名字換了,成了爆款,現在該做大做強,嘗嘗子公司上市的滋味了。
2019年時,束老板娘曾在發布會上放言:“我們用了12年,讓營收少于10億,接著用兩年少于了20億,又用了1年少于30億。預計到2023年,同鄉雞將成為一個百億級的餐飲業。”
5年內同時實現100億營收——對于一間暫未對外開放加盟的連鎖餐飲業來說,那個跨越只能靠不斷開店同時實現,難怪當時束老板娘宣稱,到2023年同鄉雞將同時實現1500家專賣店最終目標。
有最新消息稱,同鄉雞店面目前共計擁有1180家專賣店,覆蓋12個省份32座城市,其中,安徽省以757家店面排名第一,江蘇省174家位列第二,湖北省163家列第三。
那個數字離當初的最終目標還差300多家。此外,那個數字表明,這只渴望點亮的肥西大蔥,主要還是在故鄉及其周邊刨食,還談不上真正進入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雖然有最新消息稱其已在北京開了14家店(有2家尚在籌劃)。
顯然,對于同鄉雞而言,要在5年內同時實現布局全國的戰略最終目標,僅靠自身積累恐怕夠嗆,借助民資消費市場無疑是一條捷徑。而要想上市,同鄉雞不僅要贏得食客認可,更要贏得民資的青睞。
企查查顯示:安徽同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子公司注冊民資3660萬元。2018年前,同鄉雞一直靠自身積累滾動發展,2018年贏得加華民資的2億A輪融資,2020年贏得10億銀行授信和戰略投資。
眾所周知,做餐飲是個苦差事,做西餐館尤其苦。因此,在上市之前,同鄉雞是否有足夠的現金支撐起全國收縮計劃,以及在網絡上維持品牌營銷聲量,這一點值得懷疑。
這也許正是束老板娘開始謀求上市的初衷。大蔥變鳳凰,僅靠窩邊刨食是不行的。好在同鄉雞趕上了好時候。有最新消息稱,2021年以來,有多家VC/PE機構試圖以200億估值投資同鄉雞。那個估值是2018年加華民資入股時的5倍。
這兩年,隨著消費升級走俏,西餐連鎖成了民資消費市場的熱門賽道。不止是同鄉雞想借助民資起飛,浙江楊氏父子的老娘舅也開始了A股上市輔導,曾經的“爆款”西餐廳綠茶、中國排名第一的粵式火鍋連鎖餐廳——撈王,都再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運營弱點:急于玉米糊帶來至少3個難題?
爆款易當,日子難熬。
以上市為最終目標的“爆款雞”是值得期待的,但對于消費市場而言,人們不僅希望看到同鄉雞更加時尚,更希望在時尚背后看到更多的實際價值。遺憾的是,也許是蘿卜快了不洗泥,快速收縮的同鄉雞離人們的期望尚有不小距離,同鄉雞也許正在面臨來自大眾消費者的信任難題。
且不去列舉網上對同鄉雞的一些差評,僅以本欄親身體驗與耳聞目睹的一些現象,就足以反映這只肥西大蔥至少存有3個弱點。
第一,菜肴售價貴,與競品相比性價比不高。
按照同鄉雞員工的說法,子公司菜肴售價全國統一。子公司研究室樓下有一間同鄉雞,中午時辦公室的年輕同事去吃過幾回,回來紛紛吐槽說價格太貴。本欄發現,在同鄉雞的菜單上,肥西雞湯16元,香辣雞雜和梅菜扣肉分別為15元和17元,米飯2元。如按正常的“一菜一湯一飯”習慣去買,一餐服務費是33-35元,如再搭配一個最便宜的素菜蔥油菜苔,總服務費就是42-44元。
從一些顧客反映和本欄實地走訪發現,這些菜肴論口味也只是普通的家常菜,無任何特別之處。綜合來看,不論是擁有大量15元套餐的永和大王,還是菜肴售價普遍低于10元的大米先生,性價比都比同鄉雞高。
第二,客流高峰期,菜量不足標準化不標準。
除了售價貴,不少人還吐槽說同鄉雞的菜不如量綱。同鄉雞每月菜的標準克數本來就不大,量綱如果不如就更不如吃了。本欄親自去樓下那家店門口品嘗過幾次,發現確實存有那個難題。別的菜不說,單是芹菜炒香干那個菜,肉眼看上去,一字排開的碟子里,每月量綱明顯不同,總體上也偏少。一位在店門口剛點完餐的顧客表示,自己經常點這家店門口的西紅柿炒雞蛋,但是下次不會再來了,因為西紅柿炒蛋的量和一開始的差距太大,10塊錢花的根本不值。
至于有些顧客反映的農家小炒肉,只見農家青椒不見肉,也是確實存有的,有的一碟菜里只有一塊肉。詢問營業員,回應稱中午客流量大,沒時間去一一稱量,只能靠營業員跟著感覺盛。這樣的話,所謂標準化的意義何在呢?既然明碼標價,卻又不按標準給足量綱,難免被質疑欺詐顧客。有顧客表示,按這樣的量綱與價格,若放在三四線城市,消費者難免會不買單。
第三,快速收縮中,個別店存有食品安全衛生難題。
公開信息顯示,在出品流程上,同鄉雞所有的產品都是由中央廚房包裝好,通過冷鏈物流配送到店面,再由店面蒸制進行售賣。這樣的去廚師化生產流程,有利于提升店面效率,減少現場制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就本欄常去的那家店而言,店門口環境還是挺好的,筷子勺子也在消毒后放在專門的柜子里。然而,在快速收縮中,同鄉雞還是無法完全杜絕食品安全難題。10月初,同鄉雞北京科翔路店就因為存有使用未經洗凈、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的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等難題,被北京市海淀區消費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處。
一直以來,法式連鎖速食發展似乎難逃這樣一個魔咒:保單店效益,就難以做大規模;要做大規模,就難以保證單店效益。年銷售額瞄準100億的同鄉雞,未來盈利狀況究竟如何?也許只有等到提交招股書的那一天才能知曉。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3393.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出處。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出處。相關標簽: 餐飲 法式速食 同鄉雞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