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雞排:門店過萬,年銷售額70億的“小”品牌

提到炸雞品牌,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肯德基與麥當勞,而一個遍布在三四線城市大街小巷的品牌,門店數量超過20000家,年銷售額超過70億元,它就是靠著爆款單品遍地開花,并位居《2019年中國餐飲加盟榜》首位的正新雞排。
在20年間,正新雞排不僅建立了20000+連鎖門店,更是擁有自營物流供應鏈體系,部署自有生產基地12個,物流配送中心40多個,冷鏈物流配送更是覆蓋全國。正新雞排的前身正新小吃店,源于創始人陳傳武為了解決庫存燃眉之急的應急手段。1995年陳傳武創立了白云速凍食品公司,在短短兩年內成為了聯合利華和路雪的代理商,成為當時溫州冷凍食品的龍頭。然而由于貨款被拖欠與庫存積壓等問題,讓企業逐漸開始走了下坡路。
于是在2000年陳傳武決定模仿臺灣街頭小吃店模式,將單品類小吃聚集在一起,并在溫州瑞安虹橋路開出正新的第一家門店,雖然由于初入行業經驗不足,但由于醒目的標志與員工統一的工服在當時極為少見,以及對于市場潮流的敏銳度,生意逐漸開始走上正軌,10年間開設出800多家直營店。
面對市場飽和,陳傳武決定以上海為切入點,進軍華東,繼而向全國擴張。為了這一目標,陳傳武將品牌10多年來沉淀積累十多個品類中的上百個單品全部砍掉,只留下銷量最高的雞排作為主打,肉串、魷魚作為輔助,這次聚焦是正新邁向全國的重要戰略。
然而在2013年,禽流感的爆發讓躊躇滿志的正新遭受了重創,在危急存亡的緊要關頭,陳傳武決定開放加盟,憑借著物流體系的保駕護航,再加上低廉的加盟費,正新分公司迅速發展到40多家;直營店則開出了3000多家。加盟店最多一天開30家。在2015年邀請金馬獎影帝黃渤做品牌代言人,憑借著其家喻戶曉的知名度與綜藝《極限挑戰》的雙重加持,正新雞排被更多人知曉,2019年11月正新門店突破2萬家,成為中國餐飲加盟第一位。
不難看出,正新雞排成功的關鍵字在于“短小精悍”,在品類的選擇上,正新雞排以炸制的無骨雞排為主產品,雞肉極具普適性,同時貨源穩定,市場空間大,配合完備的供應鏈體系,更容易流程標準化。無論是相對于市場同等體量縮減一半的加盟費,還是以外帶為主,除去堂食5平方米就能開店的檔口空間,這些舉措都極大地降低了房租、人力的運營成本。輕體量的資本投入也讓加盟商在選擇地點上有更大的回旋空間,在同等租金的價位上可以選擇諸如學校、地鐵等流量大的地點。
與蜜雪冰城一樣,正新雞排也主打以三四線城市為主的下沉市場,針對時間多過金錢的小鎮居民們,正新雞排同樣以價格和性價比作為殺手锏,12、3元的雞排再加上免費的酸梅湯,這種餐+飲的產品組合提高了性價比,自然能夠暢通無阻。
當然正新也面臨著加盟品牌普遍的難題,加盟數量的激增需要的是更加系統規范的管理體系,早前多家媒體對部分新雞排的門店衛生問題進行了曝光,除了一鍋油的反復利用外,還有多家店鋪為節約成本偷換原材料,導致口味完全改變等等,而這些負面新聞最直接的影響全都是“正新雞排”這個品牌。
正如抖音利用短小來占據碎片化時間一樣,“小"品牌在下沉市場中掙得盆滿缽滿,而其中也被一些大品牌視作“門口的野蠻人”。其中頗受詬病的是瘋狂擴張以及利用低價獲取優勢,究其原因是下沉市場背后龐大的7億用戶,本質上是三線及以下城市地區經濟發展壯大和居民的日漸富足,為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與其購買力之間的沖突,品牌更愿意為自己打上便宜實惠的標簽也就不難理解了。這樣的發展路徑更像是以渠道為核心的品牌構建,通過足夠多的門店來觸達市場,利用規模效應實現盈利。
雖然與構建消費者心智類型的品牌路數不盡相同,但條條大路通羅馬,以正新雞排為代表主打下沉市場的渠道仍需要產品為綱,渠道為基,運營為體,組織為翼,系統化的建設品牌,構建獨屬于自身的壁壘,實現品牌真正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