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流通領域首份五年規劃出爐!國家發改委解讀:加大冷鏈物流全流程監管力度

央廣網北京1月24日消息(記者王晶)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國華在“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有關情況發布會上提到,作為現代流通領域第一份五年規劃,《規劃》對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重點任務,對暢通經濟循環具有開創性意義。“將鼓勵現代流通企業發展,引導大中小企業基于現代流通體系深度對接。”張國華透露。
資料圖:某快遞公司滇西轉運中心(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五年行動 深入實施老字號保護發展
老字號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備受社會關注。上述《規劃》明確提出,構建老字號保護傳承創新發展的長效機制,支持企業加快適應新消費方式,改善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提高品牌價值。
實際上,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釋放強大國內市場潛能息息相關。記者關注到,在“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升級行動”專欄中,《規劃》明確了包含“老字號保護發展五年行動”的八項行動。
具體來看,《規劃》要求,加強老字號保護法治建設,建立老字號動態管理機制,完善中華老字號名錄,舉辦“老字號嘉年華”系列活動,打造、提升、扶持一批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市場競爭力強的中華老字號。
在提升流通主體競爭力方面,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尹虹表示,重點完善批發、零售、供應鏈等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實施商品市場優化升級行動,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在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同時,更要激發中小微企業發展活力,提升商貿流通企業整體競爭力。“同時,深入實施老字號保護發展五年行動,進一步健全政策體系,建立動態管理機制,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尹虹說。
資料圖:云南大理賓川縣得底么村,郵政快遞車將特產運出大山(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傳統商貿亟待轉型 農產品流通有待升級
國民經濟循環包括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環節。流通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國民經濟循環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不過,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國華指出,目前,我國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仍面臨隱性壁壘,傳統商貿亟待轉型,農產品流通有待升級。
張國華解釋稱,我國流通體系現代化程度仍然不高,仍有許多薄弱環節。比如,傳統商貿亟待轉型,農產品流通有待升級,外貿發展新動能還需加快培育,以及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網絡互聯互通不夠、分布不均衡,應急物流、冷鏈物流等還有薄弱環節。
因此,對于“十四五”時期的建設重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將聚焦補齊現代流通體系短板,發展現代商貿流通和現代物流兩大體系,強化交通運輸、金融和信用三方面支撐,形成“一市場、兩體系、三支撐”總體發展框架。
具體看,將從流通環境營造、流通空間優化等方向上發力。“培育優質創新現代流通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張國華介紹,通過上述系統性謀劃,到2025年,我國現代流通體系的設施更加完善,網絡和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業態模式更加豐富,市場主體活力更強,流通成本持續下降、效率明顯提高,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顯著提升。
資料圖:冷鏈物流(圖片來源:CFP)
加大冷鏈物流全流程監管力度 消除“斷鏈”隱患
現代物流對于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時期將如何推動現代物流發展?張國華告訴記者,將補齊生鮮農產品流通“最先一公里”短板,加強銷地高標準冷庫和冷鏈分撥配送設施建設。同時,加大冷鏈物流全流程監管力度,消除“斷鏈”隱患。
一組官方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社會物流總額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超過300萬億元,年均增長5.6%。“十四五”期間,張國華介紹,將加快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建設,構建全國骨干物流設施網絡,打造“通道+樞紐+網絡”的物流運行體系。完善城市配送設施和縣鄉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提升末端“最后一公里”網絡服務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部門未來還將培育充滿活力現代物流企業,“引導龍頭企業加快境內外節點設施布局,引導物流企業為大宗商品貿易企業提供國內國際采購、運輸、倉儲等協同化服務,支持大件物流企業優化跨區域運輸線,培育壯大醫藥物流企業,推動危化品物流企業加強設施設備投入和技術改造。”張國華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冷鏈的數據分析與營運流程設計
下一篇:應急、無接觸和冷鏈物流或先行一步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