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廠家稱“學生吃到過期預制菜”系烏龍,該廠4年前因未標生產日期等被罰20.9萬元

時間:2023-09-10 02:52:57來源:admin01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9月8日,有網友反映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連元街小學午餐使用過期食材。網友發布的照片顯示,這批“精選牛柳”外包裝上印刷的日期是2021年11月19日,保質期為12個月,已經過期10個月,生產廠家為無錫尚口香食品有限公司,引發眾多家長關注和擔心。9日凌晨,無錫市惠山區市場監管局發布調查通報,稱負責送餐的餐飲服務公司員工因上班遲到,“省時間、圖方便”將歷史圖片錯誤上傳。9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多次撥打無錫尚口香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電話,但均被直接掛斷,該負責人隨后發來短信表示,“食材都有手續,市場監管部門來過了。”不過記者搜索發現,該公司曾在2019年就被行政處罰過,未標明生產日期的2000公斤肉類(牛排頭子)被沒收,還被罰款20.9萬元。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家長質疑學校食材為2年前生產。

記者在無錫市連元街小學微信公眾號上看到,在9月3日發布的“第1周菜單”中,9月8日當天該校確實有“球蔥蠔油牛柳”這道菜,菜單由無錫益食惠校園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由于擔心孩子在學校吃到過期的預制菜,不少家長表示難以接受,“吃預制菜也就算了,還是過期的!”學校官網資料顯示,無錫市連元街小學初名竢實學堂,1898年由教育家楊模集民資創辦于城中連元街上壽禪院,是我國最早的新式教育小學堂之一。

▲無錫連元街小學9月8日菜譜上的確有“球蔥耗油牛柳”這道菜。

對于家長們投訴學校使用過期食材一事,9日凌晨3點44分,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市場監管局發布調查通報——經初步調查,當日食材品名為“過油牛柳”,規格為15kg/箱,生產日期為2023年9月5日,保質期12個月,2023年9月7日購進,2023年9月8日送至無錫市寶蘭學生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無錫惠山分公司,共計44箱,當天使用33箱,冷庫剩余11箱。不存在使用過期食材行為。網傳生產日期為2021年11月19日、11月23日的牛柳圖片文件,創建時間為2022年3月28日。經詢問,該企業員工佟某某因上班遲到,同時因上傳照片有時間限制要求,為“省時間、圖方便”,沒有去冷庫現場拍攝當天的食材照片,倉促中采用極不負責的態度,搜索以前存在電腦中的上述牛柳圖片文件并上傳。

▲無錫市惠山區市場監管局9日凌晨發布的調查通報。

9日凌晨4點35分,無錫市梁溪區教育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對寶蘭公司內部管理暴露出的問題,責成學校暫停與其合作,重新評估。”9日上午,記者多次撥打無錫市寶蘭學生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座機,但始終提示無法接通,手機隨后收到該公司自動回復的短信,“感謝您致電無錫市食品衛生A級單位寶蘭快餐有限公司!您的滿意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天眼查APP顯示,生產“精選牛柳”的無錫尚口香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從事食品制造業為主的企業,注冊資本100萬元。2019年9月25日,該公司曾被無錫市錫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過——2019年3月7日,執法人員對當事人位于錫山區錫北鎮涇西村杜村8號的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正在從事速凍食品的生產加工經營活動。在當事人一樓冷庫內發現有未標生產日期的“普通職工餐(牛排頭子)”及超過保質期的“小精肉(黑椒)”2種食品。上述2個品種食品的重量及生產日期詳見【財物清單(錫山市監強字清單(2019)07第3-7號)】。當事人現場提供了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決定書文號為“錫山市監案字(2019)070號”,最終處罰結果為:1、沒收標簽不符合規定的牛排頭子2000kg;2、處違法經營食品貨值金額5倍的罰款209000元;警告。

9日,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負責人手機,但均被掛斷,公司座機也無法接通。9日下午1點過,記者收到該公司負責人發來的短信,“(犯錯的)不是我的員工,是我們供貨的一個餐飲公司員工,就是因為她的疏忽才導致了這個烏龍事件。”對于記者“食材是否嚴格檢測”的提問,該負責人表示,“都有手續,市場監管部門都來過了,不然公告不會出來的。”

上游新聞記者 金鑫 實習生 陸薪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智造預制菜|大江智能:創新智能包裝,為預制菜定制化保鮮“護航”

下一篇:野蠻生長的預制菜:占領堂食和外賣后“侵入”校園,未來市場規模超萬億

相關推薦
  • 打造“傳統飲食文化+現代科技”的中國樣本
  • 預制菜5項大獎出爐,華鼎供應鏈榮獲“最具競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