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查餐廳!這些陪上海人長大的老牌茶餐廳要撐住

一聲惋惜!
陪伴我們近20年的查餐廳
也在近日悄悄關門
而對于一向喜歡茶餐廳的上海人來說
那些記憶中的老牌茶餐廳
新旺、避風塘、翠華、港麗
在疫情的大環境下,是否還能撐下去?
從千禧年代流行于上海的茶餐廳
上海人對于茶餐廳文化的喜愛,可以追溯到千禧年代。
彼時港劇正當紅,而常常出現在劇中的茶餐廳,便成為了心之向往。
喝一杯絲襪奶茶、凍檸茶,搭配一份菠蘿油,在當時堪稱潮流!
從上海第一批茶餐廳新旺、避風塘、龍記,到后來居上的查餐廳、港麗、翠華,再是如今的網紅東發道、合興發,魔都的茶餐廳可謂歷經了風云變幻。
第一家新旺的搬遷、第一家翠華的閉店,第一家港麗的落寞......
而隨著近日查餐廳的悄然關門,陪伴了我們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老牌茶餐廳們,在后疫情時代、面對無法堂食的現狀,是否還能繼續存活?
新旺茶餐廳
在滬開業年數:24年
目前狀況:可自提或外賣、不可堂食
成立于1998年的新旺,是最早扎根魔都的茶餐廳之一。
如今漢口路申報館位置的THE PRESS,原先便是新旺的第一家門店,后來搬遷至了馬路對面。
直到后來,他們在上海的門店數日趨增多,打卡新旺也不再是什么新鮮事兒,但對上海人來說,新旺卻早就成了不可撼動的老牌茶餐廳。
而在疫情當下,已經走過24個年頭的新旺,還沒被擊垮。
記得4月還沒解封時,被封控在家的上海人就能點到新旺的外賣,一如既往的好味道,在當時成了慰藉。
在六月宣布全市復工后,新旺也積極開啟了自提及全市外賣。
盡管無法堂食的當下,依舊很難很難,但希望,新旺可以挺過去!
翠華餐廳
在滬開業年數:15年
目前狀況:可自提或外賣、不可堂食
2007年,翠華在富民路開設了上海第一家店,在網紅經濟還未盛行的時代,創造了排隊2小時起的盛況。
人手一個的奶油豬仔包、標志性的港式奶茶、每桌必點的鹿兒島豬軟骨,都是從小吃到大的回憶!
而隨著越來越多網紅茶餐廳的更迭,翠華人氣大不如前,門口再不見大排長龍,一直到2020年下半年,翠華富民路店,也悄然關閉。
如今的翠華,更多時候成為了周邊上班族的午間食堂,或是一份鮑汁炒面、或是一碗魚蛋粉。
也許很多人會說它的味道不如從前,但在餐飲業受疫情沖擊的當下,我們仍舊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他們!
粵來記
在滬開業年數:13年
目前狀況:可自提或外賣、不可堂食
90后的上海小囡,應該大多數都去粵來記,吃過他家的招牌深井燒鵝。
13年前,廣東老板帶著十幾人的團隊,飛來上海開了第一家粵來記,憑著多年的好手藝和品質,慢慢收獲無數好評。
不僅俘獲了上海人的胃,也讓粵來記成了在滬廣東人的食堂。
還記得當時他家的小熊奶茶火得一塌糊涂,在沒有小紅書的年代,依舊紅遍了大街小巷。
對于這樣一個十幾年只開了兩家門店的茶餐廳來說,你能感受到“把食物做好,比店開得多更重要”。
他們從來沒有因為人氣火爆而瘋狂鋪店,也沒有因為開店時間久而改變初心,所以這樣的店,可是萬萬不能夠輸給疫情!
避風塘
在滬開業年數:24年
目前狀況:可自提或外賣、不可堂食
1998年來到上海的避風塘,在當時也是風頭正勁!
尤其是周末在淮海路逛完街,懶得回家做飯時,就會去錦江店搓上一頓。
那時候能吃上他家的避風塘炒蟹可是不得了,再點上椒鹽鴨下巴、避風塘蝦餃......說說都要口水直流。
而在歷經了24個年頭之后,避風塘如今在上海的門店數已破50家,吃著他家的小囡們早已長大。
面對市面上層出不窮的茶餐廳和花樣新品,避風塘也在去年、于南京路世茂廣場開出了國潮首店。
我們殊不知,疫情的打擊對于這樣的連鎖茶餐廳影響有多大,成百上千人的工資、幾十家店鋪的租金,這都是硬生生的開銷。
僅靠外賣能活多久?能活多少店?會關多少店?
只希望等到可以堂食那天,還能回到店里,啃上一只鴨下巴。
港麗餐廳
在滬開業年數:17年
目前狀況:可自提或外賣、不可堂食
港麗在當年到底有多火?就問問上海小囡,誰沒吃過他家的蜂蜜冰淇淋厚多士!
2005年在上海刮起一陣“港麗旋風”的他們,風頭可謂一時無兩,更是借著上海一舉走向全國。
在開業的17年間里,港麗其實從未停下創新的腳步,但價格卻維持著十余年來的親民。
也許你去打卡那些網紅茶餐廳還會踩雷,但在港麗這樣的老牌茶餐廳,你能體驗到的,不僅是實惠二字。
是記憶中分量夯實的港麗炒飯、是一口酥脆的冰火菠蘿油、是怎么吃都不厭的厚多士。
借用一句食客在點評上的留言:“為了那些多年喜愛的餐廳還能堅持下去,就用自提來表示支持吧,謝謝店里員工們的堅守,期待早日堂食。”
龍記香港茶餐廳
小紅書@葉家廚娘
在滬開業年數:15年
目前狀況:可自提或外賣、不可堂食
在沒有那么多網紅茶餐廳時,魔都的茶餐廳還都是比較傳統的,其中便有取名到風格都非常港式的龍記。
有顧客說,十幾年前從香港剛回上海時,就在龍記吃到了差不多的味道。
也有顧客說,這么多年,店里的服務員換了又換,但每次路過他家都會有人排隊買燒臘,味道也是多年如一日。
而龍記,就是那么一家,你想不到要吃什么時,不怎么會踩雷的老店。
小紅書@葉家廚娘
疫情封控期間,相信不少小伙伴也團購到了他家的套餐,叉燒、燒鴨、油雞、紅腸、燒雞,個個都是他家招牌。
而面對現在無法堂食的狀況,只靠外賣打包,還能熬多久。
我們已經無法保證,缺少了堂食客流的他們,是否有虧損、虧損是否巨大,只能呼吁大家,再多多支持他們一下,保護好我們身邊這些老店吧!
朱姐福記港式茶粥面
在滬開業年數:12年
目前狀況:可自提或外賣、不可堂食
在福記還沒改名朱姐福記的時候,源于陜西南路店的它,已經成為了不少上海人的食堂。
小小的門店、溫馨的港風、物美價廉的餐食,讓這方小天地火遍了魔都。
堪比兩個臉大的招牌炸豬排、一口難忘的玫瑰豉油雞,都是上海小囡心里不可割舍的回憶。
后來,老板娘朱姐關掉了陜西南路老店,在梅龍鎮廣場開了新店,雖然少了幾分街邊店的愜意感,但好在多年來的好味道,始終未曾改變。
面對當下無法堂食的情況,像福記這樣只有一家的小店,顯得更加舉步維艱。
自提外賣是否能幫他們熬過這段時期,能不能堅持等到恢復堂食的那天,我們希望如此。
甜蜜蜜港式茶餐廳
在滬開業年數:21年
目前狀況:可自提或外賣
如果你是一位資深茶餐廳愛好人士,對于甜蜜蜜的名字,一定不陌生。
在吳江路還沒拆遷改造的時候,甜蜜蜜也是其中的人氣擔當。
人均十幾元就能吃飽的超高性價比,讓爸爸媽媽輩兒也成為了他家常客,花上不到一百,甚至還能吃一桌。
而伴隨著吳江路的變遷和無數新潮茶餐廳的涌現,甜蜜蜜如今在上海僅剩虹梅路一家門店。
它或許不夠時髦,食物也談不上多驚艷,但卻是很久不吃會突然想念的平凡美味。
既然已經熬過了20年,那也請繼續撐下去,不要敗給疫情!
除了以上這8家
相信每個上海人心中
都有自己從小吃到大的一家茶餐廳
它或許不夠時髦
或許十幾年如一日都沒更新菜單
但是那些記憶中的凍檸茶、菠蘿油、AB餐
卻會一直陪伴著我們
希望他們還能再開久一點
再陪我們久一點!
你最喜歡的魔都老牌茶餐廳是誰呢?
編輯:661
圖片:jumbo
點擊視頻,查看山林湖畔避世旅居體驗
POP SHANGHAI 商務合作
固定電話:021-62091082
微信號:YJ8181024
電話:18916597786
郵箱:rose@shanghaiwow.com
- END -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