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做港式茶餐廳這種模式,是否已經過時或者說不適合現在國人的消費觀念?

本人回答只對國內的(港式茶餐廳)經營現狀進行分析。1.發展歷史第一階段,高速增長期1.廣東。90年代末期,在廣東那時大多數的中西餐廳就是港式茶餐廳的前身,賣著相同的菜品,也有明檔(如現炒類碟頭飯,炒粉面,湯粉面,小炒,燒臘,飲料甜品......)那個年代這類餐廳的營利是相當吃驚的。以深圳和廣州兩地為例,300平米左右的店月營收在50W左右,毛利率在60%左右,店租及人員工資僅占營業額15%左右(人均工資才1200元左右;房租才1W元/月),水電及其它運營成本占3%左右,凈利既然可達到40%!2.上海。90年代末期至2007年,上海第一家稱得上意義上的港式茶餐廳“新旺港式餐廳”避風塘"...."九龍冰室“。菜品結構(各地風味炒菜,飲料甜品,燒臘,廣東點心,粥粉面類)以"新旺港式餐廳"經營為例,"新旺港式餐廳"長樂路店400平左右(旁邊還有”避風塘")24小時營業月營業最高峰時可以做到150W!什么概念!2000年時上海的租金也僅是在3元/天/平,平均工資也僅在1500元左右!毛利率也在65%左右,凈利潤可達到35%左右!
二.發展期。2005年至2012年,得益于上海及周邊城市經濟高速發展,港式茶餐廳在這些城市有過遍地開花的開店期,不過最后的沒有幾間經營得好。陸續有香港本土一些上市或知名品牌進入內地,如“翠華餐廳”,“太興茶餐廳”,“表妹”“點都德”,"查理士“,”表哥“............
三.全國港式餐廳演變。在全國火爆的商超招商中港式茶餐廳成了各商場餐飲配套模式之一。仍然以新旺模式經營為主,但冒出了些改進型的如”港麗“,”葡京茶餐廳”,香港美心集團的“翠園”,廣州的“周記茗點居” 北京“澳門味道”生意都還算火爆。
四.論港式茶餐廳的優與劣。如果不考慮地域因素(廣東市場與外省份)(一)優勢。1.產品優勢,菜品結構符合現代年輕大眾消費群體,兼合了休閑餐廳的主打產品,可選擇性廣(就模式而言)2.人均消費適中。在廣東,茶餐廳不僅有酒樓的菜品及質量且擁有酒樓無法比擬的價格優勢。(二)劣勢。1.菜品質量太依賴廚師好壞,容易導致菜品質量不穩定。2.菜品太多,庫存管理難道高,采購成本過高。3.管理成本高,技術人員工資過高。4.沒有核心菜品。5.人率不高
五.末來的發展。1.模式創新,餐廳以某一具體核心菜品命名,配套傳統茶餐廳菜品。好處解決了現代商超餐飲要求的簡單,快速,成本低,高翻臺率核心點。成功模式有“砂鍋粥”“鵝夫人”........
2.管理成本創新,從單店運營就要統籌規劃好菜品的統一生產管理;運營上通過各渠道引入大流量客流讓餐廳各環節高效良性運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港式茶餐廳的魅力在哪?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