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莘村小爐匠意外得到一大塊黃金而發家

莘村小爐匠
文/董剛
俗語云:命若窮,掘得黃金化作銅;命若富,拾著白紙變成布。蘇子亦云: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招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這話無非告訴世人:萬事分已定,浮生總空忙。分內功名匣里財,不關聰明不關呆。有的事情命里注定,躲也躲不開,一日運轉,天上或許真的會掉金餡餅,砸得你“時來頑鐵生輝,運到數世富貴”。
莘村前多年,有一小爐匠。這小爐匠個頭不高,其貌不揚,或許整天與煤打交道,加上這一行業總是在高溫的環境里工作,因而面目黝黑。雖是家貧,卻自強自立,學得手藝,養活一家老小。
這人命硬。據說生產隊時期,幫隊里喂牲口,某日一牛發怒,掙脫韁繩,將其死死頂在墻上。欲高呼他人相救,牛力大,蠻勁發作,頂得他一口氣上不來,雙眼翻白,口吐白沫,眼見性命不保。正在危急時刻,一馬沖來,長嘶不已,猛踹瘋牛。
原來此人愛馬,平日里對此馬尤為眷顧。馬通人性,有了感恩之心,是以當日見其危急,前來相救。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此人后來走街串巷,重拾舊業。這一行業以鋦補鐵鍋為主,供奉太上老君為祖師爺。早在南宋時期,就有人經營此業。“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一語就出自小爐匠這行當。
小爐匠的生意,是為各家各戶及茶館飯鋪修理炊具和器皿,最常見的是鋦大缸,補鐵鍋,包括用白鐵(過去稱洋鐵)和鋁制成的壺、桶、鍋、盆之類,農忙的時候給釘鐮刀。有的還能修理箱柜上的釕铞兒、拉手及香爐、燭臺等銅錫小什件和器具。現今的小爐匠給換鋁鍋底、磁盆底,鐵桶底的比較多。
這日,小爐匠轉到溝南,有一老太太找來,欲言又止。此人心善,便問老太太有何難事?老太太說,自己想給女兒打一付銀鐲子,但是沒有錢。說著,老太太掉下了眼淚。
原來,合陽一帶嫁女,總要給女兒一些陪嫁的金銀首飾,就是再窮,也得給幾枚袁大頭。這老太太的男人死得早,兩個兒子日子過得也不景氣,只盼妹子趕快嫁出去。女兒出閣的日子臨近,沒有一件金銀首飾,老太太心里難過,找到男人留下的幾件銀器,想給女兒打付銀鐲子。
富貴之人戴雙鐲。雖是尋常農家,卻也希望女兒大富大貴,是以很講究。鐲子一般都是做母親的打一對,一只自己戴,一只給女兒。女兒是娘的心頭肉,女兒和娘心連心,左手離心臟近,所以要戴左手上。實際上,做母親的兩只都會送了女兒,讓女兒兩手都戴上,圖個吉利,盼望女兒將來大富大貴。
老太太付不起工錢,心里著急,又心疼女兒,眼淚簌簌往下掉。看到老太太這般難過,這小爐匠想起自己家里剛添的女兒,不由得動了惻隱之心。便說,老人家,我給你打付鐲子,不要你的工錢……
干完活,收拾家伙回家,這老太太追來,拿了一塊黑不溜秋又稍有點土黃色的金屬追來:小伙子,你是好人,干了半天活也不要我的工錢,我心里過意不去。剛在家里找到一疙瘩鐵,我也沒啥用,就送了你。
這小爐匠一看,大吃一驚:這是一大疙瘩金子!原來,不是純度特別高的黃金經常暴露在空氣中,空氣中的雜質和潮氣會令它逐漸失去光澤變黑,加上這老太太以為是一塊沒用的鐵疙瘩,平時丟在墻角,看起來便是黑不溜秋又稍有點土黃色的樣子。
小爐匠告訴老太太,老人家,你這是一塊金子,趕緊收好,再不要拿出來了!
老太太卻生氣了,你這個小伙子不要取笑人!我知道你心腸好,不收我的錢。你今天幫了我大忙,我沒有啥報答的,想給你一疙瘩廢鐵,你還說是黃金!我家里哪里來的那玩意?再不要推辭了,拿去吧……我窮是窮,可是剛強……那你是想讓我老婆子給你跪下嗎?!
這小爐匠無奈,只好帶走,回家后拿來盆子,加上清水,把食鹽、漂白粉和小蘇打倒進去,然后把這一疙瘩金子放進去。過了兩小時,取出來,埋到木屑里干燥,第二天早上用軟布擦拭之后目瞪口呆——這就是一塊黃燦燦的金子!
……
這小爐匠發家之后,做起了生意,開了莘村第一家私營商店。我那時剛上小學,有一次到街上幫大人買東西,進去之后,他很高興,哈哈哈地大笑,你爸是某某吧?長得一模一樣!你想要啥?
我說我大(爸)要兩包寶成煙。他把煙給了我,又抓了一大把糖給我。那時寶成煙一包兩毛錢,一塊水果糖一分錢,一毛錢可以買12個。
我說,我只有四毛錢,不要糖了。他又哈哈大笑,要啥錢呢,這是叔給你的……走的時候,又送我了兩本連環畫,記得一本叫做《岳云大戰金彈子》。他很爽朗,聲音洪亮:回去代我向你爸問個好!么事跟你爸過來耍!哈哈哈……
后來,他又去了縣城,聽說生意越做越大。前幾年,又聽人說他去世了,但家大業大,子孫富貴,生活都很好……
關于這件事,多年來是人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方圓數十里的人都知道。傳說到底是真是假,眾口莫一,小爐匠已故,真相恐怕也無人知曉了。
這正是:坊間傳聞必有因,多少舊事待探尋。莘村厚土底蘊深,一段傳奇驚世人!
董剛 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
作者簡介:
董剛,陜西合陽百良鎮莘村人。2002年畢業于寶雞文理學院中文系,現為西安市東方中學高中教師。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陜西散文學會會員,渭南作家協會會員,西安高新作協會員,合陽作協理事。在《長江文藝》《延河》《陜西文學》《華文月刊》《西部散文選刊》《文化藝術報》《西安晚報》《教師報》等報紙雜志及《文學陜軍》《中國作家網》《中國報道》等文學平臺發表小說、散文、評論、詩詞歌賦等二百多萬字,出版個人文集《一路艱辛是尋常》。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魯西南故事《爐匠與神畫》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