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明乳業投訴了兩次,我能吐槽下嗎?

自從做小北讀財報這個號以來,總共收到兩次企業投訴,一次是光明乳業,另一次也是光明乳業。處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對方的投訴平臺不予支持。
我真的很想說,企業這樣做,除了抹黑自己,證明了自身的態度傲慢、處理問題不專業,以及有點心虛,真的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倒這會讓價投圈的朋友覺得,以后誰投訴小北,我們就得留心這家企業——小北被投訴的最大價值,在于可以被他們當成排除企業的指標。言歸正傳,我們來看下這兩次有趣的經歷。
一、小西牛是不是在誤導消費者?
第一次被投訴發生在2021年12月份,對方說我傷害光明乳業百年民族乳企的形象。我看得一臉懵逼。再三確認對方確實是“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通訊地址是“上海市吳中路578號”,200336是上海徐匯區吳中路的郵政編碼,我才確定自己沒搞錯。
下面是當時的投訴記錄。有人說這可能是公關公司做的。有這種可能性嗎?其實公司的高管人員姓名都是公開的,而且,這投訴截圖里也有聯系人的姓氏。把姓氏馬賽克,是因為大人都要臉。現在來說下小西牛,2021年光明乳業收購了小西牛。
就像哈爾濱啤酒的產地不一定是哈爾濱,號稱青海小西牛,它用的奶源也不一定來自青海。價投圈里的朋友都知道,我之前一直在喝小西牛,很多人還被我安利買了好多小西牛的酸奶。因為小西牛一直把自己的競爭優勢往“青藏高原”身上貼,讓消費者認為它的奶源好;因為它說自己用的是青海的奶源,甚至它的包裝瓶上也寫著自己來自“青藏高原”。可是呢?
根據公開轉讓說明書里的說法,小西牛于2012年投資成立了寧夏吳忠小西牛,其生產的生鮮乳全部用于供給西寧小西牛進行乳制品生產,它是公司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這件事,光明乳業心里就沒點數嗎?
有人會說,截圖里是2015年的數據,現在都2023年了,數據不準了。
那好呀~那就請收購小西牛的光明乳業,
把小西牛最新的前五大供應商告訴我們,
用事實和數據告訴我們,
現在的小西牛到底有沒有用寧夏的奶源。
而不是上來就投訴我,
投訴里給的反駁理由都這么牽強無力,
“路唇不對馬嘴”。
試問,
公司的專業度在哪里?
這就是公司的水平?
二、光明乳業的收入,到底被誰吃了?
今年這次投訴都叫人覺得有點可笑。
我們討論的是為什么光明乳業營業收入282.15億元,扣非凈利潤只有1.69億元。但是您看光明乳業給的理由是個啥?就這?請問:
“2010年,光明乳業收購新西蘭新萊特,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境外收購資產并在境外成功上市的企業”,跟“2022年光明乳業收入282億、扣非凈利”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難道昨天早上我沒吃飯,今天早上下雨了,這兩者之間也有關系?
如下表所示,我們把光明乳業的營業收入分成100份,就能看出來企業的營業收入被誰吃掉了。2022年光明乳業的營業成本吃掉了81.35份,這意味著光明乳業的毛利率不到20%;再扣除約12%的管理費用,公司剩下的可供向管理人員、銀行、稅務部門等分配的收入不到10%。
因此,分析光明乳業幾乎不賺錢的原因,一定要看公司營業成本率為什么上漲;而成本率提高,是因為收入增速低于成本增速。但是最重要的是各個平臺上,大家對這篇文章的評論。
群眾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
但是當雪球、頭條和微信的粉絲,都在提及“上海+國企”這個問題,并提到上海梅林的時候,這難道還不能反映出問題嗎?其實企業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式,也能反映出很多問題。
光明乳業這兩次的投訴,且不說是否存在“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就說連著兩次投訴,平臺審核都不認同,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一是我原來寫的文章沒有問題,我要是亂咬人,平臺也不會允許這些文章存在:二是連著兩次投訴我的這個人,大概不太會處理這類問題。
說真的,千萬別拿光明乳業民族乳企這個頭銜來壓我,也千萬別帶著傲慢的態度來對待我們創作者,大家都是基于公開資料公開信息,又不是什么惡意揣度小道消息。您的傲慢,于我而言,除了暴露自身存在的問題,其他的用處,一點都沒有。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