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華英農業重整一周年:歷史欠賬拖累業績,押注預制菜和羽絨產業

時間:2023-04-19 15:23:35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轉自:貝殼財經

“肉鴨第一股”華英農業近日一次性發布37份公告,涉及公司2022年財報、非標審計報告涉及事項消除、申請撤銷股票其他風險警示、未來五年戰略發展規劃等多項內容。種種跡象表明,重整一年后華英農業正逐步回歸正軌。然而由于過往累計虧損過多,處置低效、虧損子公司造成損失等,華英農業2022年未彌補虧損金額超過公司實收股本總額的三分之一,且公司仍處在證監會立案調查過程中。

華英農業近期還發布了五年發展規劃,明確成為“世界鴨王”和“世界羽王”雙目標,并重點提及打造肉鴨預制菜產業,考慮拆分羽絨板塊單獨上市。

對此,分析認為肉鴨多為面向終端的深度醬鹵產品,預制空間不大,肉鴨預制菜更多是一種概念。而分拆羽絨板塊上市,不排除新實控人許水均想要借助華英養殖基礎擴大羽絨業務,注入自身羽絨資產,整體有利于優化上市公司資產負債和業績基礎。

重整一年步入正軌

重整一年后,華英農業交出首份成績單——2022年營收28.98億元,同比下降9.21%;凈利潤虧損5.97億元,同比減虧76.48%。華英農業在年報中自評,“公司主營業務有了明顯改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回升”。

一年前,伴隨法院裁定書的下達,華英農業重整計劃宣布執行完畢。彼時的華英農業經歷過資金鏈緊張、大股東占用資金、非銀機構債務糾紛、銀行信貸緊縮等一系列危機。據法院公示信息及華英農業2022年2月對深交所的回復,截至2021年12月22日,共有395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最終裁定債權總額約44.64億元。

受系列事件影響,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對華英農業2020年財報、2020年《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認為華英農業與貨幣資金、存貨、其他應收款及借款相關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這也導致華英農業股票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華英農業進入重整階段后,由于其部分資產拍賣造成大幅減值等,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再次對其2021年財報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為渡過難關,華英農業引進戰略投資人。2022年3月4日,華英農業宣布鼎新興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廣興投資合計持有公司26%的股份,成為新控股股東;擁有“中國羽絨行業功勛企業家”稱號的許水均成為其新實控人。經過一年重整“修復”,華英農業如今正式步入許水均時代。

財報顯示,2022年華英農業共拍賣處置了18家子公司、注銷2家子公司、解散1家公司,同時投資設立3家子公司、參投2家公司。另據華英農業2023年1月8日對投資者的答復,通過重整,投資人出資7億多元,拍賣資產收回3億多元,這11億元資金中大部分用于償還債權,剩余資金對于當前生產經營來說“比較充裕”。

而在摘掉退市風險警示(*ST)后,華英農業近日宣布,影響其2020年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無法表示意見”的事項已消除,2021年審計意見涉及的強調事項也已消除,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撤銷其他風險警示(ST)。

與此同時,華英農業管理層也迎來大幅度調整,現年65歲的許水均取代曹家富成為公司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原董事曹家富、閔群、汪開江、梁先平、張威、胡奎、獨立董事朱虎平、武宗章任期屆滿后不再擔任董事職務,原總經理汪開江、常務副總經理閔群、副總經理李遠平、李世良、胡志兵、姚育飛、財務總監楊宗山任期屆滿后也不再擔任高管職務,僅胡奎被繼續聘任為副總經理。

歷史積弊拖后腿

盡管華英農業逐步走上正軌,但歷史積弊仍在拖其后腿。

官方資料顯示,華英農業成立于2002年,是繼雙匯、三全食品之后河南省第三個在A股上市的農業公司,也是國內肉鴨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2009年—2012年,華英農業先后遭遇金融危機、歐債危機,業績大降。2013年受“速成雞”“禽流感”事件影響,禽類行業遭受重創,華英農業迎來上市后首虧。2014年,扭虧為盈的華英農業進入快速擴張模式,2015年—2017年累計并購、投資20余個項目,直到2018年收購天一農業失敗才按下暫停鍵。

2019年,華英農業虧損5230.38萬元,債務逾期金額約1.74億元。根據其同年8月9日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逾期與公司此前利用融資租賃和保理資金實施上下游兼并、投入較大資金等有關。2020年受疫情沖擊等影響,華英農業虧損9.49億元,2021年受處置非保留資產計提減值影響再度虧損25.38億元。

伴隨業績斷崖式下滑,華英農業內控缺陷問題也暴露出來。根據華英農業2020年5月、2020年6月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其時任控股股東河南省潢川華英禽業總公司因自身融資需要,在2019年以華英農業名義開展融資行為,實質構成對上市公司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現已還清)。因資金占用及涉訴問題未及時披露,2021年3月31日,河南證監局對華英農業及時任董事長曹家富、時任副董事長閔群、時任總經理汪開江、時任財務總監楊宗山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2022年11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華英農業接受證監會立案調查。

根據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近期出具的審計報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華英農業合并報表未分配利潤約為-39.58億元,實收股本約為21.33億元,未彌補虧損金額超過公司實收股本總額的三分之一。

華英農業在2023年4月14日公告中解釋稱,本期虧損主要源于以前虧損較大,累計虧損金額超過33.6億元。根據重整計劃處置的低效、持續虧損子公司已全部拍賣成交并進行了處置交接,確認投資收益約-4.58億元,綜合其他因素共同導致公司2022年度虧損5.97億元。

此外,因2022年末對公司資產進行盤點清理,華英農業發現部分資產已因陳舊、損毀嚴重不具備使用價值,亦無法為公司經營活動帶來流入,將該部分資產做報廢處理,因此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770.36萬元,計提信用減值準備10532.35萬元,處置固定資產1367.13萬元,合計減少公司2022年度利潤總額14669.84萬元。

欲拆分羽絨板塊上市

對于未來發展,華英農業日前發布《未來五年(2023年—2027年)》戰略發展規劃,再次提出“世界鴨王”和“世界羽王”雙目標,沖刺“中國肉鴨行業預制菜產業龍頭”和“全球羽絨領域產業龍頭”。

為實現這一目標,華英農業計劃采取“三步走”策略,即“2023 年夯實基礎,恢復產業鏈;2024年—2025年,業務結構優化,產業鏈一體化;2026年—2027年,產業集群,產融互動”。其中,食品板塊將在河南潢川、山東單縣、江西豐城建立肉鴨全產業鏈,開發預制菜中央廚房業務,為B端和C端客戶提供預制菜。羽絨板塊將擴大產能,進行保暖新材料的開發,加大海外客戶開發力度等。

華英農業還計劃與河南省信陽市政府成立預制菜產業基金,對外進行股權投資,將發展狀況良好的企業視情況納入上市公司體系。同時研究羽絨板塊獨立上市的可能性,具體路徑為將子公司掛牌新三板,后續申請北交所上市,“可在一定程度上豁免部分審核”。

4月18日,華英農業宣布與河南潢川縣人民政府簽訂框架協議,共建潢川華英工業園,初步建立食品深加工園、羽絨及制品加工園區、綜合產業特色園區及商業配套綜合園區。華英農業認為,此舉有利于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戰略目標早在華英農業易主時就已顯露。根據華英農業2022年3月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許水均及其控股的東興羽絨從事羽絨加工業近20年,具備較強的產業背景和資金實力。許水均成為實控人后,有利于注入其優勢羽絨資產,重點突破羽絨等高利潤板塊發展。

目前,羽絨板塊已成為華英農業第一大收入源,2022年營收增長4.44%至17.79億元,營收占比從2020年的35.95%提升至61.37%,羽絨出口占比在20%左右。在預制菜和大單品方面,華英農業鴨血產品已形成億元收入、近千萬元利潤。預制菜方面除已上市的菜品和培育中的老鴨湯菜品系列外,也在與下游客戶探討開發定制產品。

“現在沒有科技含量的企業基本都在做預制菜,但大部分預制菜還只是個概念,華英的肉鴨預制菜目標實施起來并不容易。”一家肉鴨企業負責人許先生認為,與雞、豬產品不同,鴨產品較為“值錢”的部位以鴨血、鴨腸、羽毛等副產品為主,且多為直接面向終端的深加工醬鹵產品,預制空間不大,“如果做成調理產品放在家庭場景,消費者一般不知道怎么吃。”

針對華英農業的羽絨板塊目標,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分析認為,許水均涉足華英的一大目的就是實現自有資產上市。“肉鴨和羽絨用鴨是不同品種,所以利用華英農業原有肉鴨資源不能直接轉型羽絨,不排除新實控人利用華英農業的養殖基礎設施擴大羽絨業務,提高華英農業的資產效率,改善財務結構,恢復正常經營循環。即使之后注入新的資產,也可以更有利于優化上市公司資產負債和業績基礎,對上市公司未來前景有積極作用。”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王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錢大媽積極推出預制菜,為各地加盟商開啟全新盈利方向

下一篇:"茌平招聘-求職-二手買賣-租房看這里!03月-08日便民信息總匯 "

相關推薦
  • 預制菜5項大獎出爐,華鼎供應鏈榮獲“最具競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