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老字號 | 馬凱餐廳 湘音未改

馬凱餐廳
1953年,由13名湖南同鄉集資,接收了地安門外、后門橋路西的老字號馬凱冷飲店,并將這冷飲鋪子改建為經營湖南風味菜肴的餐館,定名馬凱餐廳。開張之時,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為其剪彩,1958年遷至地安門大街三號。1985年恢復了馬凱餐廳老字號。現如今的馬凱餐廳,位于地鐵長椿街出口,宣武門西大街甲117-1號。集合湖南當地了家常小炒以及更為講究的官府菜,成就了今日北京城內湖南菜館——馬凱餐廳。湖南菜僅不是一把辣椒一把鹽,注重精細的做工,注重調味調湯的,注重傳統與湘菜原始本味。
傳統與堅持酸辣肚尖:一頭豬就只有一塊肚只有二兩,做一個肚尖要用三個肚,也就是說三頭豬才做這一盤菜。一個是原料精,另外加工特別細,肚尖選完之后去掉筋膜還要打上十字花刀,打到五分之四深,拎起來能夠照出對面的人影來,但是還不能都切碎了,從刀功上來講比較難,一般干個一年半年的小廚師完成不了這個工作,都得由四五年經驗的廚師來切這個料,把菜切完之后還得炒,那得由十年左右的師傅來做這道菜。做這菜尤為講究火候,中餐沒有用溫度計一說,全憑竟敢和感覺,拿眼一看一感覺,把菜在油鍋里面爆完后再炒,如果的時間稍微長一點,這個東西就跟皮筋似的嚼不動了,時間短了口感生,一兩秒之間的火候非常難掌握。由于原料刀工精細,炒菜師傅的技藝高,所以造就了這么一道名菜,很多地方也添這個菜,但是模仿不了,因為有廚師的功力在這兒。
東安雞:湘菜中同樣頗具盛名。東安雞歷史悠久、更成為馳名中外的美味佳肴,被列為國宴菜譜之一、八大湘菜之首。這道菜色澤鮮艷,肉質鮮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膩,食多不厭,香氣四溢,營養豐富,香、甜、酸、辣、嫩、脆六味俱全。
蘿卜干炒臘肉:臘肉火蒸至片刻后,晾涼切片與泡制好的蘿卜干同炒。蘿卜干具有“色、香、甜、脆、鮮”五絕,并具有新鮮蘿卜的自然甜味,搭配上肥而不膩,滋味十足的臘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下飯神菜。
傳統飲食文化需要發展,但傳統味道更需要堅持。在這一點上馬凱餐廳表示:馬凱就是靠們食客對傳統味道的肯定和追捧才走到今天,酸辣肚尖、酸辣魷魚片等經典菜必須堅持傳統,始終保持老味道。
發展與創新左宗棠雞:這道菜其實跟左宗棠沒什么關系,是1952年由彭長貴創制,托名左宗棠而已。揚名于海外,其酸甜脆嫩的口感頗受歪果仁民喜愛。北京另一家湘菜館子曲園酒樓也有這道菜。與曲園的糖醋調味不同,馬凱餐廳以番茄醬調色調味。
雙味鱖魚:一魚兩吃,一半清蒸鱖魚咸鮮清淡,一半松鼠鱖魚酸甜濃郁,搭配上炸的金黃香脆的薯條,終于不用擔心浪費掉那酸甜可口漿汁咯。
現在人們的口味不一樣了,口味上不再一味追求辣,且更注重營養與均衡。為此,馬凱餐廳按照現在食客的要求,在一些新菜的主輔料調料的搭配上做出一些改變,以迎合大眾需求。
簡單與繁復烈日炎炎,有人喜歡吃辣,必須滿頭大汗的才算得上酣暢淋漓。也人希望吃的清淡、簡單一點,鮮菇爆百葉就是非常經典的大菜。新鮮的茶樹菇爆百葉,用的是進口百葉,用小火燉爛,配上新鮮的茶樹菇一爆,新鮮茶樹菇也是脆的,百葉也是脆的。兩者合二為一,給夏日帶來不一樣的爽脆口感。
盤絲卷、肉末燒餅、豆沙酥都是馬凱餐廳的代表。以豆沙酥為例,采用比較傳統的手法把豆子蒸透,碾碎后再炒,這樣做的餡兒保持豆的香味,口感更加香醇細膩。雖然這樣費時費工,但這樣制作出來的豆沙遠遠超過半成品豆沙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馬凱餐廳——北京最局氣的老字號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