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鮮能否借預制菜走向廣闊市場——關于海鮮預制菜能否成為下一張“舟山名片”的思考(上)

來源:【舟山日報-舟山網】
撕開包裝,把半成品菜肴放入空氣炸鍋,不用幾分鐘,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大餐,2022年,預制菜火了。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統計,2021年,中國預制菜產業規模已達3459億元,預計2025年前后將超過萬億。
這個未來的萬億級市場上,酸菜魚、水煮肉片、小龍蝦、佛跳墻……一道道地方名菜早已進場廝殺,并牢牢地占住了銷量榜的C位。在美食界享有盛名的舟山海鮮,能否借預制菜這股東風,走上更廣大中西部地區消費者的餐桌?水產加工業相對落后的舟山,能否借助預制菜的風口,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成就下一張“舟山名片”?
帶著這兩個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我市水產加工行業的企業、學者、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探尋其中答案。
新春伊始,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就忙碌了起來,數以萬噸計的魚貨從船上卸下,帶來兔年第一口鮮。據統計,2022年,我市遠洋漁業一二三產綜合產值達到379.6億元,同比上年增長7.5%,“中國遠洋漁業第一市”實至名歸。
市遠洋漁業協會秘書長陳斌卻心存擔憂。“去年舟山遠洋水產品第二產業總產值只有72.36億元,占比不到20%,長遠來看,不利于行業的發展。”陳斌說。
一產重,二、三產薄弱的情況,并非只存在于遠洋漁業,而是整個舟山漁業的縮影。
今年的市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提出了加快發展水產預制菜產業的相關議案提案。市人大代表、西峰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范國鋒告訴記者:“往上推30年,舟山的明珠牌魷魚絲全國有名,那時候舟山的水產加工業也不算差,可后來行業發展到凍品階段,舟山逐漸落后,如今預制菜是行業的新趨勢,舟山不能再掉隊了。”
何謂預制菜?據2022年6月中國烹飪協會聯合多家單位共同發布的《預制菜》團體標準顯示,預制菜是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運用標準化流水作業,經預加工或預烹調制成,并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在業內,預制菜主要分為即食(如八寶粥、即食罐頭);即熱(如速凍湯圓、自熱火鍋);即烹(須加熱烹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凈菜)四種類型。
“即食類的凍品預制菜,比如魚丸、香酥小黃魚等,舟山一直有企業在做,但大都是作坊模式,規模很小,經濟數據上也沒有專門統計。”市經信局消費品工業處處長陳峰介紹,去年我市規上水產加工企業產值約96.5億元,其中國內市場產值占3~4成,而預制菜在國內市場產值中占比不超過20%。
三年疫情,“宅”經濟興起,居家吃飯,吃得美味健康漸成剛需。預制菜讓人人都能做大廚,憑借著省力和高性價比的優勢,迅速從餐廳后廚走向百姓餐桌。
藍鯊研究院聯合京東超市發布的《2022預制菜年度消費報告》顯示,2022年,以佛跳墻、豬肚雞和牛大骨等為代表的招牌硬菜銷售額占比最高,其中佛跳墻銷售額同比增長380%。與此同時,小酥肉、牛肉、囤貨、年夜飯、半成品等也是搜索熱詞。金湯酸菜魚、小酥肉、珍珠藕丸、梅菜扣肉、冷凍薯條成20元~30元價格區間的暢銷單品。
暢銷榜放眼望去,皆是肉類和蔬菜,并無海鮮的蹤跡。盛名在外的舟山海鮮,能否入場填補這個市場空白?
“我認為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非常有必要。”長期研究水產預制菜的浙江海洋大學國家海洋設施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姜維表示,一方面,舟山海鮮品質高、名氣大、年產量高、市場認可度好,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另一方面,預制菜不同于魚油、海洋生物肽等精深加工產品,準入門檻不高,更為注重產業化和規模化效應,有助于舟山水產加工企業揚長避短和轉型升級。
“預制菜的風口機會稍縱即逝,去年廣東湛江已經摘走了‘中國水產預制菜之都’的名牌,大連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創建‘中國海鮮預制菜之都’,盯著水產預制菜這塊蛋糕的城市不少,舟山現在抓緊行動還不晚。”姜維說。
那么,水產企業進軍預制菜市場,還存在哪些困難與瓶頸?請關注明天刊發的《關于海鮮預制菜能否成為下一張“舟山名片”的思考(中)》。
本文來自【舟山日報-舟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