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網紅餐廳(真假難辨!網紅餐廳可能是這樣刷出來的)

杭州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隊近日根據社會公眾評測提供的線索證據,對10家刷評子公司進行專項整治。那些企業非政府大量人員前往店家免費消費,進行不實贊譽和高五星級贊揚。
做為起步較早的“吃喝玩樂”參考網絡平臺,社會公眾評測一直與刷評黑灰產作斗爭,但不斷“精進”的刷評方式,卻令該行為屢禁不止。心心念念的爆款咖啡店,可能是花了錢才出現在你的面前。小作文式評測配上精美九宮格圖片,氛圍營造得越來越熱鬧,距離隱晦卻越來越遠。
刻意簽到 勞心費力為升級“終于升至8級了!”
看到網頁上出現“至尊橙”的等級標志,劉藝南興奮地拍了呵呵巴掌。整整一年半,幾乎每天兢兢業業打了所有能打的卡、為以前去過的政府部門偷偷地補上評測……他成功將他們的社會公眾評測帳號升至Lv8,也即使用者中的最高級。
2020年初,劉藝南的評測帳號還只有被稱作“青春橙”的4級。以往評測網絡平臺于他來說,是做為“筆記本”的功能。“我喜歡出去玩、吃美食,遇到印象深刻的會記錄呵呵,并不是經常寫。”
疫情讓劉藝南無法返校,閑暇之余,他將手機里存的吃喝玩樂舊圖翻出,各自配上評測公布,很快升至5級。“等級是按貢獻值來對應的,簽到、寫評測、和其他使用者互動等都可以獲取貢獻值。1-5級算比較好升,再往后差距加大,升級會越來越慢。7級升8級的差距相當于新開一個賬戶,將它從頭升至7級。”
在劉藝南看來,一旦開始升級,便自然想要“升至頂”,而這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每天獲取貢獻值的分數是有上限的,拿滿之后就只能等第二天。為升級努力的日子里,不只是咖啡店,所有能簽到寫評測的政府部門,包括公園、地鐵站、足球場……都被他寫進了評測,“腦海中要時刻繃緊‘辛勤耕耘’那根弦。”
做為較早期的部長級使用者,從有意識攢積分到升為8級,陳海總共花了近2年的時間。他回憶,早在10年前他們讀大學時,就開始使用社會公眾評測來“找吃的”,并未在意等級。但漸漸在參考他人評測的過程中,注意到許多部長級使用者提及所享受到的贈菜、打折等特殊待遇,由此對“等級”產生了意識。“就覺得反正我也吃了這個飯,去查看了菜肴的贊揚,那就順手寫個評測來攢積分,等級高了可能對我還有點用。”
2019年,陳海成功升至Lv8。“以前沒有這種習慣,當要時刻記得出門吃飯拍照、到一個政府部門簽到,還要關注別人,和關注的人互踩……回想呵呵還真是挺辛苦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免費感受 先交“作業”再繳費等級升上去后,許多變化開始悄然出現。
“高等級使用者寫了許多推薦、評測后,或使用了許多精彩的語言被推至高位顯示,就會被做店面營銷相關的人所捕捉到。從而發送信息邀請加入比如說‘美食群’之類”,陳海坦言,他們通過這種渠道加入了不少微信群。
“還有一種做法就更簡單了,假設北京新開了一間咖啡店,是個很有名的人開的,通常單廂先找營銷團隊把評測做起來。那么想做店面營銷的人,直接去這家咖啡店下面給寫了評測的使用者偷偷地發信息就行了,那些使用者應該就是營銷團隊想要聯絡到的精準目標。
聯絡到那些使用者的目的是什么呢?簡言之,用免費的餐食、感受等換得他們的贊譽,以將店面包裝得打分更高、贏得市場青睞。
“清吧,提供單人套餐,寫贊譽”、“到店拍照,傭金50”……在陳海展示的許多群聊內容中,營銷方言簡意賅地公布出一條條“任務”。若有意參加,則要進一步上報帳號名、隱晦姓名、電話,而且評測網誠信分等。以餐飲類為例,店家大多會給出一份單人餐,方便使用者帶各自朋友感受,人均價位多在100-200元。
吃了免費的飯菜,是否要給贊譽?答案是肯定的。據陳海觀察,“免費招待”的方式也在不斷演變。“最早只要人過去就行,當場免費吃。后來發現總有吃‘白食’的,吃完也不寫評測,就想別的辦法。需要使用者先正常消費,寫完贊譽后店家做退單處理,相當于給繳費服務費。但退單多了,可能會讓網絡平臺懷疑是店家請人刷單。現在的做法是先消費、寫贊譽,再由營銷子公司來繳費。要是趕上月底、過年,可能得好幾天而且一個月才能拿回來錢。”
不僅是營銷子公司,2019年底升為Lv8的方小萍介紹,他們和不少玩評測網年頭長的使用者相識已久,“很多人身上都有些資源,有的人就會私底下非政府許多活動。”
例如,直接和店面老板去談,一場活動支付多少服務費,可以幫忙非政府多少位什么等級以上的使用者參加。“來的人就是接活兒,我們稱之為‘分期付款’,用評測去分期付款店家的感受套餐。”方小萍稱,此時公布任務一方往往會有具體的要求,比如“百字九圖”“五星贊譽”之類。或者根據當時網絡平臺的許多準則,在環境、服務、菜肴打分上相應做一點刪減,讓整體贊揚看上去更隱晦、合理化。
“戲碼”做足 無痕刷評難監管而無論營銷子公司還是個人,那些私底下非政府,以“免費”方式分期付款贊譽的活動,均不被社會公眾評測官方所允許,網絡平臺對此也有較為嚴厲的監管。
據了解,2019年4月社會公眾評測正式啟動“清風行動”,通過全網動態排查、研判,更新篩選不實評測的算法,建立更加完善的贊揚準則。今年6月3日,社會公眾評測對外公布“清風行動”前5月治理結果。處罰“刷贊譽”使用者帳號5萬個,處罰“刷單”“刷評”商戶1萬余家,協同執法機關打擊29個非法刷單網絡灰黑產團伙。
“我知道有店家私底下找運營拉的群,而且寫贊譽時還需要參照‘模板’,因為擔心被封號,沒有參加過。”劉藝南稱,能感受到網絡平臺監管相對嚴格,他們的帳號比較珍貴,即便有時心動,卻不敢嘗試違規行為。“不然以后養個小號,再考慮做那些薅羊毛的事情。”
事實上,新店想做推廣,也有網絡平臺認可的宣傳方式,即由官方舉辦“禁品”——店家向網絡平臺繳納數千元服務費,網絡平臺招攬使用者免費感受。方小萍曾抽中過“禁品”,她稱“禁品”對贊揚沒有硬性要求,有不滿意的政府部門可以給差評。
“準則說可以打高分,但我們一般單廂給高分,畢竟免費吃了嘛!”劉藝南則表示,不少使用者的感受是,真的給了高分,下次就很難再抽中“禁品”了。
“刷贊譽這件事是在不斷‘內卷’的”,陳海坦言,如今他們也在做餐飲運營方面的工作,許多方式雖無奈,卻不得不用。例如,早期等級越高的會員權重越高,一個8級使用者的5星贊譽,在提升店面總體打分方面可能抵得上數十個5、6級的。所以部長級使用者尤受店家青睞,而且除了免費感受,還會另外付費購買贊譽。
但評測后臺有著算法邏輯,如果一家咖啡店新開業,評測里全部是Lv8使用者,不免令人生疑。加之網絡平臺也在給部長級使用者降權,因此刷評衍變得更為細分。“現在拉群還分Lv1-3級、Lv4-6級之類,都是為了使刷出來的贊譽盡量貼合自然分布狀態。”
此外,一次不露痕跡的刷評在真正到店前,“戲”要做足。“去到目標店附近,先翻看呵呵別的店,再點擊目標店的網頁,上下看看評論,再離開,再點進來……營造出是在猶豫、隨機狀態下選了這家店消費的,避免直接搜店名這種有意行為。”
做為對營銷方式了然于心的“業內人士”,日常尋覓店面時,陳海更傾向去看差評。“隱晦度較高,看具體對什么政府部門不滿意,如果還愿意試試,那就沒問題了。”在他看來,網絡平臺準則調整,營銷子公司的策略也會跟著調整,動態博弈間有償刷評是很難杜絕的。“不僅社會公眾評測,包括后來的小紅書、短視頻網絡平臺上的種草、探店之類,都有這樣的趨勢,只要有生意就會有營銷。歸根結底店家還是要提升味道、品質、服務,不然粉紅泡泡非常容易被戳破。吸引到了顧客也留不下來,沒有生命力。”
(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1723.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不然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出處。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不然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出處。相關標簽: 餐飲 禁品 爆款咖啡店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