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旗菜業老板 像(插旗菜業董事長就土坑酸菜問題致歉:我錯了,深感慚愧)

在3·15文藝晚會曝光了湖南華容縣插旗菜業全面收購石質醬加工所謂的燜醬包后,華容縣插旗菜業股份有限公司醬廠區已經完全半封閉,湖南插旗菜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嚴欽武向顧客道歉:“我錯了,深表羞愧,向廣大顧客道歉。在今后接受檢查,整改到位。”
誰也不曾想到“燜醬”有一天會成為“網紅”,霸占了熱搜榜。
3月15日,在2022年央視“3·15”文藝晚會上,“燜醬”被點名,多家知名企業桂格醬包的企業被曝光。報道稱,部分燜醬包竟是“石質腌”,生產環境讓人作嘔。事件曝光后,統一、康師傅等火速進行了回應。
湖南插旗菜業股份有限公司就這樣出現聚光燈之下。天眼查顯示,插旗菜業成立于2005年5月,注冊資本12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水果制品(醬醋)、調味品加工、銷售;水產品加工、銷售;水果栽種技術推廣及種子選育。
“不在意,被曝光后,經濟的發展肯定受影響。”去年30歲的黃先生對時代財經說道。作為插八旗,他認為老一輩人都是用這種方法醋的,不覺得有什么。
去年60多歲的郭五滄還沒聽說插旗菜業被曝光的事情,農民出身的他種了一輩子田。在郭五滄眼里,建筑工人騎車踩在醬上的情況有,但不多。
每一年的正月底,都是插八旗腌石質醬的日子。醋的時間很短,只有20天大約,芝麻一發芽,老了就腌不了了。
產值50億
3月15日晚,央視曝光湖南插旗菜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插旗菜業”)從外面全面收購的“石質醬”衛生狀況堪憂。曝光畫面顯示,有建筑工人騎車踩在醬上,抽完的煙頭直接扔到醬上。
去年30歲的黃先生看到了曝光視頻,心里覺得不在意。他感慨道,腌芝麻是家鄉的支柱產業,被曝光后,經濟的發展肯定受影響。
插旗菜業所在地為湖南華容縣插旗鎮,相傳岳飛曾在官山道插過帥旗,后因故而得名。
華容縣素有“中國芝麻之鄉”的稱號。2021年,時任華容縣水果產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昭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華容縣“形成了以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3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為引領,以芝麻為主的水果栽種、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產值達50多億元”。
事實上,腌石質醬不難,挖出深1.5-2米,寬2米,長5-7米大約的坑,刷上厚厚的透明化木板,將砍下來省略黃葉、曬了一兩個日頭的芝麻鋪在坑里。鋪兩層菜,碼兩層鹽,再鋪兩層菜,再碼兩層鹽,放完之后,再刷上透明化的木板,密封好,最后蓋上土。
上述大小的石質能腌3畝大約的芝麻。芝麻產量高,一畝地能收6千斤到1萬斤,長得好的芝麻一顆約有1斤重。如果種的多,就多挖幾個石質。醋用的鹽量根據芝麻的收成放,一畝地配800斤鹽,大約10斤菜1斤鹽。加鹽時,下面的鹽能輕一點,上面的鹽要重一點。
如果遇上高溫天氣,就抽水浸濕醋的石質進行降溫。耐心等上5個月,芝麻就腌好了。如果密封得好,腌上一兩年也是能的。
郭五滄家里有8畝地,前些年都種芝麻進行石質腌后再售賣,腌出來的醬成色、行情都好時,能賣5毛大約每斤,成色一般的,只賣4毛大約。新鮮的芝麻也能出售,賣給石質腌芝麻的人,省略黃葉,兩三毛每斤。
此次“315”文藝晚會曝光的是收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郭五滄眼里,建筑工人騎車踩在醬上的情況有,但不多,“我們這里都是穿靴進來,騎車進來也能,就是鹽水有一點腌腳”。
郭五滄認為,醋打騎車或穿靴進來都不影響衛生,“醋是用高鹽度把所有的細菌都殺死,過去有句老話,叫鹽消百毒。何況菜收回去要洗很多次的。”
“自己米店產品質量很刁”
在郭五滄眼里,插旗菜業的衛生管理和產品質量要求都很嚴。
因為工作關系,郭五滄有機會進到插旗菜業的各個廠區。“自己米店產品質量很刁的,要求很高,新鮮菜發芽的,不要;黃了的,也不要。”米店的價格也比市價高出5分至1毛,約3.5毛每斤。對于腌好的醬,大約5毛錢每斤,算是市價里較高的。
因為去過很多次廠區,郭五滄也看到了一些操作流程。新鮮的芝麻收進來,最少要洗三三道,最后那道的水很清。腌的菜也要洗三三道,“特別是出口的菜,搞得很好。”
在郭五滄心里,他是感謝插旗菜業的。“我雖然沒有沾到自己什么光,但自己對我們插八旗做了貢獻,養活了很多建筑工人,養活了很多家庭。我們這里人多田少,農村人也沒經濟來源也沒退休工資,就通過種芝麻增加收入。”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4501.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本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該文出處。相關標簽: 石質醬 燜醬 插旗菜業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