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紅色網格管家”助力鄉村振興

本文轉自:人民公安報
□本報記者 莫水土 劉文杰
●192名民警開展“一幫一聯”活動,14個派出所民警掛任職村(社區)“兩委”班子副書記或副主任
●聯手1349名兼職網格員和23名專職網格員開展工作
●組建打擊涉農涉企違法犯罪專班,破獲刑事案件516起,化解矛盾糾紛280起
“我在基地幫老板護理火龍果果園3年多了,從沒發生過果園被盜的事情。”1月31日上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彩港火龍果基地,村民黃某指著基地約1700畝的火龍果告訴記者。
近年來,龍州公安機關在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實踐中發揮“紅色網格管家”的優勢,創新警務機制,打造數字化、智慧化、法治化平安鄉村,推行“黨建+網格+大數據”,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呵護老區“煙火氣”,服務鄉村振興。
夯實網格管理,延伸服務觸角
“紅色網格管家”是龍州縣公安局根據鄉村社會治安新特點,選派民警掛村(社區)“兩委”班子副書記或副主任、推行“一企一警”“一基地一警”模式,組織民警進村屯開展“一幫一聯”,夯實鄉、村、屯三級網格化管理,打通基層民警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警務模式,實現了警務觸角延伸到邊疆鄉村振興的社會治理中。
龍州縣是紅八軍的故鄉,屬革命老區、民族地區,擁有184公里邊境線。近年來,脫貧“摘帽”的龍州縣大力推進“兩種兩養”產業項目,僅2022年種植甘蔗52.98萬畝,種植堅果超15萬畝。龍州縣公安局黨委發揮積極作用,組織192名民警開展“一幫一聯”活動,全縣14個派出所民警掛任職村(社區)“兩委”班子副書記或副主任。駐村民警主動亮明身份,堅持以黨建引領筑牢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摸排轄區治安狀況,開展鄉村文明建設,重點整治治安亂點,聯手1349名兼職網格員和23名專職網格員向村民宣傳法律法規以及反偷渡、防詐騙、交通安全等常識。
“3年多未發生盜竊案的彩港火龍果基地屬于我們上龍鄉。”龍州縣公安局上龍派出所所長麻海龍對記者說,上龍鄉是鄉村振興示范點,其中上龍村果蔗產業(核心)示范區被自治區評定為第四批廣西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五星級),上龍派出所創新警務機制,建設紅色警務室和“紅色網格管家”,推行“黨建+網格+大數據”“一企一警”“一基地一警”模式,實行“十戶十鋪”聯防,全面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整治突出問題,為鄉村振興創造了良好的治安環境。
龍州縣公安局將產業園區、口岸、抵邊自然屯等單元網格與警務網格結合起來,構建精準、簡約、高效的黨建引領警務“紅色網格管家”,配齊配強由派出所長、民警、村警務助理以及村“兩委”干部組成的網格力量,形成黨建引領、警務包保、民警下沉、群眾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化解矛盾糾紛,營造良好環境
龍州縣公安局依托農村警務新模式,堅持黨政軍警民邊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格局,健全多方工作會議制度、協調配合制度、信息融合制度和網格化管理等,建立治安管理、反恐維穩、邊境管理等資源共享管理機制,定期研究邊境綜合治理工作有關問題,強化基層社會治理。
同時,龍州公安鄉鎮派出所所長聯動法庭庭長、司法所所長及鄉鎮綜治辦,開展“三長一辦”聯動共治化解涉農涉企矛盾糾紛。每年10月至12月是上龍鄉黑皮果蔗收獲季節,也是矛盾糾紛高發期,大多是因運輸車輛誤時或是果蔗市價引起蔗農與購貨商“扯皮”。麻海龍說,派出所接警后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會同司法所、綜治辦、村“兩委”以及屯干部組成“三級聯調”當場調解,充分維護蔗農和果蔗購貨商的利益。
此外,龍州縣公安局組建打擊涉農涉企違法犯罪專班,抽調刑偵、派出所等警力專職開展深挖線索、現案打擊等。主管刑偵工作的龍州縣公安局政委李劍鋒介紹,在2022年1月至今年1月的打擊涉農涉企違法犯罪活動中,全局共破獲刑事案件516起,辦結治安案件499起,化解矛盾糾紛280起,刑事警情數同比下降45.97%。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