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陽性不斷!疫苗無法終結疫情?張文宏有最新提醒

法新社11月16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周一表示,疫苗本身并不能阻止新冠大流行。
譚德塞指出:“疫苗將補充我們擁有的其他工具,而不是取而代之。疫苗本身不會結束這種流行病。”
據央視新聞報道,12日,他也發出過類似的提醒:“人們應該繼續對新冠肺炎疫情保持警惕,采取防護措施,而不是把希望全部寄托于新冠肺炎疫苗上。”
張文宏:貨物可能會帶來輸入性病例
而就國內疫情而言,據統計,13日、14日、15日,連續3天全國已累計共有8地,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海關總署與有冷鏈食品輸華109國溝通磋商,暫停出現員工聚集性感染企業的產品輸華。
據中國新聞社消息,張文宏在談起近日上海浦東的新發病例時,也表示:有些輸入性病例,并不是(由)人員進入帶來的,而是跟著貨物物流進來。隨著物流越來越多,這種可能性會越來越大。中國現在對外的口岸,無論是陸地口岸還是空港,都會面臨這種風險。
張文宏提醒:
第一,海關所有人員應該進行疫苗注射,加強對自我的保護。
第二,民眾在接收外來貨物的時候,要有一個處理機制,比如用酒精噴灑貨物表面,拆完包裝后洗手,或者外包裝拆掉不要。
此外,他還表示要始終做好嚴密的追蹤。將來隨著世界大門重新打開,散發病例會逐漸成為大家不得不接受的一個態勢。但如何在散發性病例進入社會、對大家造成風險的時候,對健康人群提供最大程度的保護,這是要點。
張伯禮提醒:防人亦需防物
另據天津廣播電視臺消息,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接受采訪也表示,國外疫情日益嚴重,無癥狀感染者增加,加之進入冬季,天氣寒冷,新冠病毒在污染物體表面存活時間延長。因此,目前嚴防境外輸入,防人亦需防物。
對于市民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張伯禮提出了兩點建議:
一是快遞人員應佩戴口罩、手套,做到無接觸送件。對于海外高風險地區的郵件、包裹,取到快遞后,應先進行消殺,并在陽臺等室外空曠處放置一段時間方可打開。
二是購買冷凍食品時,盡量避免用手直接觸碰;儲存此類產品時,最好采用獨立封閉包裝;不要食用生冷海產品,需充分煮熟后再食用;食品加工處理時,也要注意生熟分開。
編輯丨吳澤斌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