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民眾吃了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可以說一例都沒有

近期國內頻頻傳出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核酸檢測陽性的消息,那么,冷鏈食品還安全嗎?老百姓應該注意些什么?
央視新聞今晚對張文宏醫生作了采訪。記者提問,多個接觸冷鏈運輸的操作人員成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些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張文宏醫生:雖然我們追溯到最終是冷鏈傳人,但是基本上都是冷鏈的操作人員,真正因為我們的民眾吃了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可以說一例都沒有。目前為止,我們中國的進口冷鏈食品從來沒有停過,我們國家采取一定的防控的措施,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發現有食用冷鏈食品而造成確診的病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世界上存在這些風險,我們就生活在杞人憂天的地步,我們老是擔心天要掉下來,然后就沒法睡覺。
此外,在21日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也表示:對于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因為采購食用進口冷鏈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來都可能是核酸陽性,也就是說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它有傳染性。其次,全國所有的進口冷鏈食品、貨物檢測出來大多是污染比較輕的,而由于污染造成人體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前提是污染量要比較大,同時還需要長期反復接觸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從業人員當中,特別是物流裝卸工感染發現的就相對比較多一些。
如果老百姓不小心買到了污染的食品,感染的風險也是很低,只要保持手衛生,堅持生熟分開,造成感染的風險就會非常小。
此外,據健康時報報道,“實際上,新冠病毒出現變異并不意外”,浙大一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教授告訴記者,“國外之所以出現大面積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其本身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基數過大有關”。
據英國政府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5928例,累計確診2040147例,位居全球排名第三。
“任何病原體都有變異的可能,尤其是RNA病毒,它在傳播過程中非常容易發生錯配從而變異,像流感病毒、丙肝病素、艾滋病病毒以及新冠病毒都屬于RNA病毒。以大家熟悉的流感病毒為例,它的變異頻率大概是3~4年,也就是流感病毒每三四年就會有一次大的變異,因此大家并不必對新冠病毒發生變異感到恐懼”,盛吉芳教授說,“無論病毒如何變異做好嚴密的隔離措施就可以有效防控,比如我們國家從此前的封城到現在出現‘點’狀病人馬上隔離,都在實踐中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