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預制菜進入廈門校園?餐飲公司緊急聲明!廈門日報2023-09-18 15:37福建

最近有關預制菜進入校園的話題登上熱搜因質疑其中的健康營養等問題預制菜遭到了家長群體的集體抵制為什么預制菜入校園話題突然熱了?近日,江西贛州蓉江新區多名中小學生家長發布視頻,抱怨當地給學生統一配送的午餐存在速度慢、質量差、口感不佳等問題。其中一位家長還在視頻中曬出午餐,稱孩子反饋餐食中的肉非常咸,菜葉發黃,腐竹很酸,孩子根本吃不下。視頻截圖中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并沒有吃完飯菜,餐盒內飯菜剩下了大半。贛州家長上傳到社交媒體上的學生餐食視頻截圖有人質疑,孩子們吃的是預制菜,此后,當地有關部門回應,該餐食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并非預制菜。雖然中央廚房并不等同于預制菜但卻由此事引發了一場關于“如何看待預制菜進校園”的討論↓↓↓一些地方,校門口擠滿送飯家長討論并非空穴來風,從媒體報道看,的確已有不少地方的學校決定引入或已經引入了預制菜。例如,在8月28日湖北省江陵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的《江陵縣教育局江陵縣學校食堂預制菜配送服務(二次招標)公開招標公告》中顯示,該縣計劃花費3000萬元采購預制菜配送服務。同時,自9月份開學以來,一些學校的老師通過班級群發布通知,告知學校食堂不再提供餐食,改由合作的餐飲公司提供預制菜,家長可以自行選擇是否繳費,讓孩子食用預制菜。除了幼兒園、中小學,一些大學食堂也采用了預制菜。近日,有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武漢一大學某食堂一檔口直接使用預制菜料理包為學生提供餐食,食堂工作人員甚至不需要用鍋加熱餐食,直接用開水將料理包燙熱后就裝盤端給學生。中國新聞社報道說,由于一些學校采用預制菜當餐食,不少家長不得不在午餐時段選擇給孩子送飯。也有預制菜進入廈門校園?餐飲公司緊急聲明最近一段時間,廈門家長群里,孩子在校午餐是否是預制菜,也成為熱門話題。在家長群里,有人提供線索:孩子在校午餐的供貨企業參加了“中國國際第二屆預制菜與國餐企業創新高峰論壇”,而且成為“中國國際預制菜與團餐產業聯盟”執行主席單位。在群里,這塊牌匾立刻引發熱議,一些家長馬上據此得出結論:孩子的午餐吃的就是預制菜了。大部分家長很擔心,紛紛要求餐飲公司給出解釋。上周,這家餐飲公司針對家長們反饋的“關于現有師生用餐是否使用預制菜的問題”,在家長群里做了答復,指出——我們全部采用當天采購新鮮蔬菜、豬肉及部分冷凍保鮮食品,當天制作和炒制,嚴格按照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要求,配送到學校,保證所有菜品“新鮮、安全、營養、健康”,沒有使用任何“預制菜品”。這家餐飲公司還解釋說,我們作為餐飲企業,當然可以參加“中國國際第二屆預制菜與國餐企業創新高峰論壇”,但是只是了解餐飲行業發展的動態,充分了解“預制菜產品”在餐飲中的影響,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方向。意思是:并不能只因為餐飲公司參加論壇,就得出結論:提供的學生餐就是預制菜。針對家長質疑的公司在論壇上的發言,這家公司還解釋說,公司總經理作為嘉賓在論壇上發表的主題是關于《團餐小品牌如何通過元宇宙實現裂變》,并無商討預制菜相關內容,重點分析餐飲小品牌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科技在大學餐廳中實現裂變,實現品牌化。最后,這家餐飲公司表明立場:我司目前無生產“預制菜”工廠,也沒有與有關預制菜廠家有任何合作,因為我們認為預制菜的菜品在“口感的還原度、食品保鮮問題”還存在不足。此外,餐飲公司還介紹說,根據市場了解,目前預制菜產品大部分運用于商超、酒店、外賣平臺餐飲、動車和飛機上的冷鏈餐等。但是,仍然有家長表示懷疑:“學校和一個發展預制菜的企業合作,難免給我們引發這樣的聯想,我們的孩子是否會吃上預制菜?”當然,也有人認為,餐飲公司只是給學校供餐,人家也有自己的其他業務。最近,家長們已經草木皆兵,有廈門家長投訴孩子中午吃的是預制菜,理由是:“孩子就讀的學校有食堂,為什么不讓孩子到食堂吃,而采用餐盒配餐形式?使用餐盒配餐,這就是學校使用預制菜的表現。”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學校本來就是教育教學場地,沒有餐飲功能。隨著課后服務推廣,學校要開展午餐午托,但是,有的學校面積太小了,這幾年學生人數劇增,根本沒有地蓋食堂,所以只能通過供餐企業供餐;有的雖然蓋了食堂,但是,食堂無法容納那么多學生同時用餐,所以,只能通過配餐,送到班級。有家長說,“學校沒有食堂,為什么不蓋食堂,自己供餐不是更有保證嗎?為什么食堂要承包給別人做,學校不能自己做?沒有地,為什么不在周邊找塊地?”只能說,規劃不是像搭積木一樣簡單,更重要的是,學校的主要功能還是教書育人,所以,大部分學校還是只能尋找配餐企業,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社交媒體里,還充滿了陰謀論,有人懷疑是供餐企業的競爭對手搞出的事,僅憑借參加一次論壇,一塊牌匾,就慫恿大家得出孩子中午吃的是預制菜?各地教育部門回應在各地,家長們都希望教育主管部門表態,針對家長們的擔憂,近期有多地教育部門回應。9月14日,湖州市教育局回復“預制菜進校園問題”,稱湖州市要求學校食堂采購新鮮食材,目前沒有預制菜進入校園,將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9月11日,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姜元韶在節目中表示:“網上所說的這種預制菜,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沒有使用,我們也不準備使用這種預制菜。”但是,也有教育主管部門很猶豫,不是說供餐企業使用預制菜,而是對預制菜的概念有不同理解。那么,什么叫預制菜?大家認為的預制菜也叫料理包,就是把原材料預加工之后,做成成品或者半成品,根據需要加一些輔料,也可能使用食品添加劑,經過這幾道工序處理之后,預制菜往往保質期很長。但是,事實上,在業內,預制菜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產品——一是即食食品:指開封后可以直接食用的預制調理制品;二是即熱食品:指只需要經過加熱即可食用的食品;三是即烹食品:指經過相對深加工(加熟或淺油炸),按份分裝冷藏或常溫保存的半成品材料,可以立即入鍋,加上調味品進行調理的食品;四是即配食品:指經過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而成的小塊肉、生鮮凈菜等。家長群的討論中,也有家長提出相同觀點,如果按照預制菜的分類,洋快餐的炸雞腿、炸雞塊等等都是預制菜,學校食堂也會出現炸雞腿,這算不算預制菜?還有的家長嚇一跳,那么,家里買的奧爾良雞翅之類,也算預制菜?預制菜能進校園嗎?關于預制菜進入校園的問題,大部分家長堅決反對,他們對預制菜的食品安全和營養價值持質疑態度,擔心長期食用預制菜會對孩子的健康有不利影響。有種觀點很盛行:“不反對預制菜,但堅決反對預制菜進校園”。但是,也有人認為,預制菜有不同分類,無法一刀切地取消預制菜進校園。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對中新社表示,預制菜有很多不同的分類,并非都是很多人理解的成品,大部分預制菜是對食材進行分揀、清洗、粗加工等初級的處理。而且預制菜主要是用來滿足一般消費者基于方便的需求,并不是為了中小學的供應。鄭風田表示,理論上來說,中央廚房更多是在生產前端對食材進行綜合性的處理,而且中央廚房的車間是統一管理,應該更營養、更衛生、更科學才對。在他看來,學生餐的問題,在于怎么完善食物的供應,保障孩子的營養,讓家長放心,讓各方都滿意,這就要通過公開招標、營養反饋等手段逐步改進,其實跟預制菜的關系并不是很大。據上海電視臺報道,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厲曙光教授介紹,這兩年預制菜很火,之前網上直播間都在賣各種各樣的預制菜。只要符合相關法規標準,預制菜的安全性無需過度擔憂,但安全未必健康,未成年人屬于特殊群體,他們的食品安全更是要有別于普通成年人,應當更為審慎。厲曙光教授表示,預制菜進入校園以后,多方面問題均會影響到其安全性,比如,從原料的選擇到洗凈切配,還有運輸等問題,需要引起關注,加強監管。此外,預制菜進學校后,食品包裝材料也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一個環節。央視新聞:預制菜進校園,到底由誰說了算?針對此事,央視新聞發表題為《預制菜,不妨先預制規矩》的評論。評論表示,關注的聲音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預制菜安全嗎?預制菜健康嗎?預制菜進校園,到底由誰說了算?評論說,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強調,學校在食品采購、食堂管理、供餐單位選擇等涉及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項上,應當以適當方式聽取家長委員會或者學生代表大會、教職工代表大會意見,保障師生家長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由是觀之,如果學校在集中用餐問題上自作主張、“先上馬、后告知”甚至不告知,事關孩子的健康成長,學生家長自然有權提出反對意見。評論還認為,預制菜,不妨先預制規矩。廈門中小學供餐有預制菜嗎?《廈門日報》獲得的消息是,無論學校食堂還是供餐企業均表示,“我們采用當天采購的新鮮蔬菜、豬肉及部分冷凍保鮮食品,現場制作后按照配餐要求,由專人、專車送至學校,沒有使用預制菜。餐盒能達到食品安全級別,否則,我們雇那么多人做什么?”不過,也有餐飲公司對奧爾良雞翅等這類食物的歸類,表示困惑。在廈門,如果學校選擇第三方配餐,那么,目前廈門絕大多數中小學的午餐供貨商,其實都是由家長代表實地參觀幾家企業,對比后投票,做出決定的。家長證實,學校組織參觀時,家長代表都有拍視頻傳到群里。但是,也有家長提出質疑,“那是有人參觀的時候,沒有人參觀的時候呢?”應該說,不是所有的餐飲企業,都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樣,就想干壞事,大部分企業也知道要可持續發展,其次,也不是一些人想象的,只要無人參觀,餐飲企業就無人監管。學校表示,如果家長對供餐有疑問,都可以申請到供餐企業參觀。課后服務后,供餐成為“第二難”其實,不僅家長,學校也“滿頭包”。要求匿名的一所學校說,由于是義務教育初中校,本來都是電腦派位,因此學校中午沒有課后服務,中午放學后,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后來在家長的要求下,提供午間托管,但是,不提供午餐,學生中午就在附近的小店吃飯。問題又來了,家長認為不衛生,因此,在各方要求下,學校選擇第三方供餐——因為學校太小了,連老師辦公室都改造為教室了,實在沒有地方蓋食堂。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要花費不少精力處理家長供餐投訴。不少學校表示,這幾年,供餐成為“第二難”,“第一難”據說是校服。供餐主要集中幾個問題:首先是不同學生,“吃后感”不同。家長群里,有家長說,孩子回來后,投訴學校午餐很難吃——孩子自從在學校吃午餐后,回家就不挑食了,但是,就在同一個群里,同一所學校的家長指出:我們家覺得口味還可以,比在家吃得多,我們是同一所學校嗎?當然,對于口味,也有部分家長表示理解,他們知道孩子口味挑剔,“在家奶奶做的菜都被嫌棄”,即使是媽媽做的菜,也是各種吐槽。也有人認為,不管是什么,吃久了肯定會膩,孩子嫌棄學校供餐,也是正常。其次是收費,兩葷兩素15元,有家長覺得菜式普通,學校后來提供多種選擇,也有19元,2葷1半葷1素,加湯和水果;但是,馬上被投訴:“兩種標準會讓孩子不舒服”,結果只能統一標準。對于肉類,家長也不滿意,抱怨供餐企業用的是半成品或是凍品,譬如說,雞排肉沒有纖維,軟軟的,口感不好,當然,也有家長實事求是:“我們自己買土雞,一只都要一百多,能做幾份雞排?餐飲企業怎么可能用新鮮的?”有學校說,家長提出要讓孩子帶餐,但是,實在無法滿足家長要求:教室是上課地方,不可能放在教室,如果集中放置,學校又沒有場所,此外,夏天炎熱,帶餐其實更不安全,冬天學校又沒有那么多加熱設備。還有的學校苦不堪言的是,自從學校供餐后,各種投訴撲朔迷離,現場沒有異樣,但是,網上不時爆出有人吃到創可貼,有人吃到半只蜈蚣……市場監督部門調查后發現,有的投訴者是附近餐飲店,有的是“聽說”,有的是餐飲公司的競爭對手。不過只要是真實的學生家長的真實投訴都是第三方提高改進供餐質量的動力孩子的健康更需要各方的呵護與此同時,家長們可能也要有所取舍:現階段最想解決什么問題?如果是午間托管的話,那么,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可能就要在口味上做出一些讓步,畢竟一個月吃22天,要讓所有人都吃得滿意,太難了!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記者:佘崢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中國新聞周刊、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上海電視臺、上觀新聞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華鼎供應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北京十大餐飲品牌,你認可嗎?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