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是一頓小吃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邊走邊吃

新華社8月7日報道的《古都西安:后備箱集市豐富夜間生活》,介紹了新興景點“西安后海”,它位于灞河畔,夜晚奪目,集市熱鬧,小吃攤、水果攤、文玩攤等錯落有致。社交媒體上的"City Walk 西安"標簽,描繪了年輕人探索城市文化的全新方式。街巷中交匯古城的過去與現在,激發著人們的好奇心。
城市夜經濟:政策與創新
早在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的通知》中提到了通過活躍夜間經濟引領消費增長,在加強區域聯動協作中提到要進一步發揮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輻射帶動作用,與周邊城市或區域同步行動、聯合促銷,推出區域一體化消費惠民措施和一攬子消費促進活動。今年以來,各地也紛紛出臺了相關政策。
黑龍江發布了《關于促進夜間經濟發展,進一步推動消費增長的指導意見》,從規劃引導、打造消費地標、升級夜間商圈、鼓勵延時營業等多個角度為夜間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支持。上海以實現“24小時城市”為目標,積極創建15個標志性夜生活聚集區和10個水岸夜生活體驗區。
廣州從夜間消費場所、經營監管、活動策劃、配套設施等四個方面出發,提出了18項促進夜間消費的具體舉措,著力打造“羊城夜市(Young城Yeah市)”品牌。
對于城市發展而言,夜經濟可以刺激消費,促進多元文化和社交交流,增加旅游吸引力等。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的專項調查結果顯示,在高溫以及夜間旅游產品不斷豐富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假期參與夜間游的游客比例達到了22.3%。例如在端午節期間,數據監測表明,共有24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迎來了3625.3萬人次的夜間客流量,平均每個集聚區每夜吸引了4.97萬人次的游客,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8.8%。
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對今年1—5月抖音夜間poi(point of interest)打卡人次進行統計,表示有超過9300萬人次喜歡在夜晚游玩,超過7000萬人次喜歡夜食。
小吃產業與夜間經濟融合:
點燃城市活力
炸雞、烤串、奶茶、麻辣燙,各種小吃在夜經濟中充當了重要角色。小吃有著獨特的魅力,它代表了簡單、地道的美食體驗。城市中的小吃攤位不僅滿足了人們對于美味的渴望,還成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在2023年中國消費者購買餐飲小吃的頻率中,68%消費者經常購買,31.6%消費者偶爾購買。小吃以其口味多樣,食材選擇多樣,購買便攜,易于創新,還可帶來社交體驗的優勢,能夠在多方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艾媒咨詢2023年中國最受消費者喜愛的餐飲小吃加盟店類型的報告中顯示,33.7%消費者會選擇麻辣燙類型,27.2%消費者會選擇鹵味熟食類型,25.6%消費者會選擇炸串類型,21.7%消費者會選擇奶茶類型,20.8%消費者會選擇手抓餅類型。小吃行業在夜經濟的推動下持續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新小吃涌現出來,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口味需求。
今年3月發布的《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明確目標,力爭到2025年培養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傳統食品產區,超過25個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并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和工業化典型地方小吃。
文件還強調培育創新業態,鼓勵傳統優勢食品產區擴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鏈,加強上下游融合,推動與康養、旅游等產業的融合。同時,推動地方特色食品預制化發展,促進傳統飲食制作技藝與現代生產工藝的融合,推出工業化產品如中華美食和地方小吃。
今年7月,商務部召開小吃產業發展會,推動高質量發展,培育創新業態,形成小吃集群。沙縣小吃、廣式腸粉、重慶酸辣粉等地方特色小吃不僅提升了城市聲譽,還為創造就業機會。
召喚親近友人,踏足喧囂城巷,融入城市脈動。隨著夜經濟的不斷壯大,小吃行業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餐飲品牌IP怎么設計?
下一篇:《小吃店模型創新分析報告2023》發布,小吃集合店“藍海”來襲五位“國家一級演員”被除名,老戲骨也難翻身,徹底原形畢露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