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農淺析B2B食材供應鏈:美菜網、望家歡、快驢、彩食鮮、蜀海

2021年,國內新冠疫情間接性、區域性出現,生鮮供應鏈在疫情大關面前發揮了巨大能量,讓消費者無接觸買到食材成為可能。在這個食材供應鏈的舞臺之后,巨頭們也不斷發力進行一場激烈的角逐。望家歡宣布獲得8億元B+輪融資;餐飲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上市;美菜、叮咚買菜等企業進行大規模調整、人員優化……這些企業都在憋著一股勁,力爭成為中國版Sysco,搶占中國食材供應鏈市場第一把交椅的大旗。誰能旗開得勝猶未可知,但我們尚能從眼前的局勢中一窺端倪。筷農科技跟大家逐一探討一下,美菜網、望家歡、美團快驢、永輝彩食鮮、海底撈蜀海……誰能更勝一籌?
01、美菜網——被曝裁員、業務收縮,業內猜測出危機
業務模式:美菜網在2014年上線,主要服務于中小餐飲客戶,通過獨創的F2B 模式減少中間環節,生鮮食材直接從田間地頭,自建倉儲、物流、配送體系,鏈接到城市終端。通過直營模式與合作伙伴,砍掉中間環節的高昂成本,打通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流通路徑。
業務規模:美菜網業務遍布全國,截至2021年2月數據,美菜網已覆蓋全國近200個城市,擁有150個物流中心,服務商戶近200萬家。美菜網自營覆蓋全國21個核心城市,擁有29個分倉、超6000臺配送車輛,日處理超過500萬個包裹,2萬多輛配送車輛,員工數量達35000人。。《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美菜網估值已達500億元人民幣。
競爭優勢:美菜網自建了“兩端一鏈一平臺”,通過倉儲、物流、配送全站式自營模式,直接替代了多級批發制度,打通整條供應鏈。一方面,美菜整合了中國散亂的餐飲食材供應端;另一方面,美菜以較低價格直接將食材賣給餐廳,省去了餐廳傳統采購環節的復雜流程。
近況分析:美菜網B端業務受疫情沖擊,2020年盈利計劃生變。年初才傳出擬赴美IPO消息,近期又被曝裁員和業務收縮,部分城市服務暫停,大區開始合并,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美菜網回應稱是在進行優化調整,所有業務城市均在正常運營。但美菜網至今并未公布盈利消息,加之長達3年時間未融資,資金彈藥不足,很多業內人士大感不妙。
02、望家歡:連續兩年獲得單筆大額融資,隱隱有出頭之日
業務模式:望家歡成立于1995年,面向的是團餐市場。其業務包括農業種植與養殖、農產品加工和配送、品牌農業與電子商務、中央廚房與餐飲管理、農業信息化服務與供應鏈金融服務等。
業務規模:望家歡通過合伙人制度,合作區域化的公司和上下游公司,在全國迅速擴張。主要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形成了龐大營銷網絡和現代農業物流的營運體系。集團擁有130多家分、子公司,服務客戶近2萬家。換一個角度來看,望家歡的“合伙人計劃”實際上是“兼并擴張”規模化的舉措。
競爭優勢:家歡在團餐供應鏈領域有25年的積累,在上游合作了20萬畝無公害種植基地,并獲得了全國200余家食品品牌總代理權,能實現40%以上貨源直采。目前在一、二線城市和區縣形成“聯合采購+安全追溯+聯合配送”的生態閉環,大約可以降低6%的成本。望家歡在全國30多個省市,都有一套比較成熟的針對大B的物流冷鏈配送平臺。
近況分析:既去年獲得美團點評領投、原股東隱山資本跟投的6億元融資之后,今年年初望家歡再次獲得由CPE領投、葆潤控股集團和自明資本跟投8億元B+融資。望家歡連續兩年獲得我國食材供應鏈行業大額融資,隱隱有穩壓其他食材供應鏈企業的勢頭。值得一提的是,望家歡作為筷農科技的經典服務案例,筆者個人對它是比較看好的。
03、快驢——背靠美團,年營業額達千億,業務擴張同時加強基礎建設
業務模式:美團快驢在2016年上線,主要由B2B餐飲采購平臺構成。是一款定位為B端服務的進貨平臺,可為美團外賣的商家提供財務對賬、商品管理等服務。其中,“快驢進貨”提供的進貨服務產品包括米、面、糧油、餐具、紙巾、一次性用品、打印機、酒水飲料等,且以相對于市面更低的價格提供。
業務規模:目前美團快驢訂貨已覆蓋21個省,38個城市,350個區縣,年度活躍商戶數約45萬。2020年,美團實現營收1147.9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7.7%。全年盈利43億元,同比增長61.6%。
競爭優勢:美團在線商家550萬,在線活躍商家超過400萬,美團通過團購、外賣積累海量商家資源,且通過一系列解決方案增加B 端粘性,為其進軍餐飲供應鏈提供了天然優勢。平臺模式下,美團具有數據、信息化優勢,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快速掌握B\C 端客戶數據,深入了解客戶需求。
近況分析:2021年第一季度,快驢提出“百城攻堅戰”的擴張計劃,計劃以比自營更輕的平臺模式進行擴張。此后開拓了約70個城市,以三線城市為主。下半年,快驢以現有的合作賣家為主,增強平臺的供貨、倉儲、履約等基礎能力建設。美團和望家歡可以在許多協同點上進行切入,望家歡能幫助美團快驢實現更多品類的多區域聯合采購,在客戶群上也有互補,去年美團點評投資望家歡,兩家協同可能發揮更大能量。
04、彩食鮮:年營收破百億,永輝旗下最有希望獨立上市的子版塊
業務模式:彩食鮮是2015年永輝內部孵化而成的B2B生鮮食材供應平臺,是永輝超市旗下的生鮮中央工廠;是永輝全新的生鮮加工產品、食品及關聯性產品供應鏈集成部門,也是協助永輝實現生鮮農產品標準化、精細化、品牌化的主要渠道。彩食鮮客戶主要是兩種:一種是B端客戶,包括黨政軍、企事業單位等,一種是M端客戶,包括永輝超市在內的連鎖超市和社區團購等,同時也承載 B2B2C 企業職工福利等業務。彩食鮮生鮮中央工廠是集產品收儲、檢測、保鮮、加工、配送于一體的大型中樞系統。
業務規模:彩食鮮已在北京、福建、重慶、安徽、四川、河北、江蘇、浙江、貴州等32個地區設立有中央工廠/倉,業務范圍輻射全國20個省市,在不同地域內,彩食鮮中央工廠和倉進行針對性設計,例如在昆山有沙拉車間,三文魚車間;重慶有調理品車間,自研火鍋產品……彩食鮮與第三方權威機構共建食品安全檢測室,自主開發食品安全云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食安追溯體系,從收貨、庫存、領料生產、成品到發運,所有環節均有詳細的建檔記錄,全國各地每日上傳檢測數據,實現客戶端產品追溯。彩食鮮擁有650+自有物流車輛、1500+合作物流車輛。彩食鮮生鮮中央工廠對內服務范圍覆蓋永輝超市超過1000家門店,對外服務外部企事業單位客戶1200家。2019年,彩食鮮實現營收31.94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彩食鮮的營收已達30.80億元。
競爭優勢:彩食鮮的起點優勢,從門店網絡到供應鏈支撐,大都依托永輝這個“母體”的優勢。彩食鮮的工廠有生產工具的自身價值,相對快消品B端供應,本質上是個中轉物流的“二批商”,彩食鮮有更高的門檻。商品結構上,彩食鮮向B端供應的sku是以永輝超市的3萬支sku作基礎量,打造彩食鮮的核心商品1萬支sku。此外,彩食鮮不需要自己有庫存,而是根據訂單,向永輝倉做增量采購和調撥。(永輝也是筷農的服務案例之一)
近況分析:近日永輝超市宣布換帥,將CTO李松峰升為CEO的當天,永輝旗下的B2B業務彩食鮮也首次對外公開發展近況。目前彩食鮮的客戶絕大部分是B端客戶,M端客戶占比只有20%。2021年彩食鮮營收或破百億,SKU數量已擴展至30000。目前來看,和嘗試新零售卻又鎩羽而歸的永輝云創相比,專注于B端生意的彩食鮮可能是永輝旗下最有希望獨立上市的子版塊。另外,彩食鮮最新一輪融資來自去年12月,中金資本旗下基金和騰訊領投,彩食鮮獲10億元A輪投資,永輝超市仍是彩食鮮第一大股東,持32.33%股份。資本化將是彩食鮮未來必須要走的道路。
05、蜀海——海底撈旗下,面臨快速跌落局面,依靠強大供應鏈重生
業務模式:蜀海供應鏈是國內餐飲連鎖集團海底撈下屬的餐飲食材B2B公司,其業務模式是基于海底撈自身標準化的中央廚房系統,為連鎖餐飲提供一站式的初加工&深加工食材供應,具體來說:蜀海對上游供應商集中采購,通過自有倉儲及中央廚房系統,對部分食材進行分揀,初加工及部分深加工,將產品標準化,半成品化,用戶可在蜀海自有的B2B平臺上下單采購到這些商品,用戶線上支付后,蜀海通過第三方冷鏈物流進行配送交付。
業務規模;蜀海供應鏈擁有遍布全國的現代化冷鏈物流中心、食品加工中心、底料加工廠、蔬菜種植基地、羊肉加工廠等基地,具有強大的產品研發、采購、生產、品保、倉儲、運輸能力。截止目前,蜀海已建立起覆蓋全國22個城市(北京、天津、青島、上海等)的冷鏈物流中心,在北京、上海、東莞、武漢建設四大研創中心,擁有總面積超20萬平方米的多溫區物流中心和總運力超2000余輛的不同車型的冷藏車和常溫車。蜀海供應鏈全國日配送車輛達到800-1000趟次,外協可調配車輛超過2000輛,自有車輛超過200輛。冷鏈物流方面,以倉為中心的全程冷鏈配送半徑覆蓋至300公里左右。合作品牌已超過1000個,全國服務門店數超過10000家。
競爭優勢:目前蜀海供應鏈具有永輝旗下最有希望獨立上市的子版塊的核心競爭優勢。蜀海作為其控股公司海底撈的重要關聯方,過去其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海底撈。2019年蜀海與海底撈的關聯交易金額超20億元人民幣,并實現外部客戶收入40億元。此外,由于海底撈在生產研發能力、品質安全方面的重要背書,蜀海獲得了7-11這一重要客戶。目前蜀海為7-11提供便當、凈菜等。蜀海已然成為中國餐飲供應鏈藍海市場中的有力競爭者。
近況分析:過去半年,海底撈經歷的股價快速跌落、凈利下降、翻臺率連年下降菜品漲價、門店暫停營業的局面。張勇曾承認,是自己在2020年6月做出門店擴張這一錯誤決定導致的。盡管在管理上出現瑕疵,但張勇卻直言:“我們最強的地方其實是供應鏈”。海底撈背后強大的火鍋食材供應鏈體系,或能支撐海底撈走完這段泥濘之路。
筷農科技寫在最后:
國內外食材供應鏈存在巨大差異,國外的成熟經驗并不能直接應用到國內企業,Sysco之所以成為中國食材供應鏈企業的對標對象,也多是因為其達到的規模和高度遠超我國食材供應鏈企業。所以立足于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市場,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究竟是背靠大樹的彩食鮮、蜀海、快驢等更具優勢,還是自立門戶的望家歡、美菜網等能成功走出一條中國Sysco之路,我們拭目以待。
但是,不管是從哪個市場切入,不管是哪種玩法,筷農科技始終認為食材配送最終依靠的還是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支撐,只有掌控供應鏈上下游環節,構筑自己的競爭壁壘,才能成為真正的靠山,中國版Sysco的故事才能譜寫完整。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