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島咖啡從3000多家門店到一無所有的7個核心因素

原標題:上島咖啡從3000多家門店到一無所有的7個核心因素
上島咖啡由陳文敏于1968年在臺灣創立,僅僅不到10年,就在大陸就有了3000家門店。
如此輝煌的成就,又如何落魄的呢?我們一一分析。
1, 三大致命內傷,上島咖啡輝煌不再!
究其原因,幾大“致命傷”不可不說:
第一,加盟模式簡單粗野,無后期服務;
第二,管控體系不規范,加盟商各自為政;
第三,股東內訌、缺乏長期戰略;
第四,丑聞纏身
上述幾大“內傷”致使品牌生命力消耗殆盡,失去了口碑的上島咖啡,又何以應對外部來自同行業競爭者的嚴峻挑戰?
2, 只管收加盟費,缺乏服務支持
上島咖啡的加盟模式很簡單,僅僅收取初次加盟費以及后期續約費后,就基本撒手不管,采取放養制度。
也就是說,你每年幾十萬買的就是一塊招牌。到底怎么經營,基本全靠自己摸索。
3, 缺乏嚴格而統一的品牌管控標準
俗話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而沒有管轄和約束,任由加盟商自由發展的品牌,又會出現多少顆老鼠屎呢?
并且上島咖啡始終在吃品牌的老本,沒有明確的品牌規劃和重新定位,呈現出的是末路態勢。
4,股東內訌,掏空品牌生命力
由于缺乏居安思危的戰略思想,公司股東并沒有齊心協力地為應對之后競爭者的挑戰做出準備,反而謀取私利。
忽略了“管理”這個品牌生存的核心,上島咖啡早晚會因為“目光短淺”、“臟亂差”的加盟把自己夾死。
5, 丑聞頻出,不少老板“躺槍”
有門店爆出強制消費,比如在西安一家上島咖啡,客人消費了38元的咖啡,結賬時被被告知收取50元,服務員解釋本店人均最低消費25元。
而且當顧客要求開具發票時,店家以系統有問題拒絕了。
6, 市場下沉,五六線城市錢景如何
在一二線城市頹勢已然,上島咖啡似乎做了戰略調整,逐漸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不僅布局新疆地區,還在五六線的縣級城市開店。
除了“下縣城”,上島咖啡集團還“加備胎”,推出法牧牛排咖啡和 UBC coffee。
7, 末路態勢凸顯管理短板
此外,上島咖啡的消費人群與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等出現重疊,當其他品牌不斷完善服務及店面管理的時候,更加凸顯了上島咖啡的管理短板。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管控這個度,公司治理、組織架構及硬件、門店的精細化管理都跟不上。”
小結
這個地球上,只有兩種公司,一種是適應時代發展的企業,在那個時代里,他們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一種是被時代拋棄的企業,如果他們能調整方向,也許還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否則,就是永遠的消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