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省700家門店全直營!阿香米線到底有多大魔力?

提起米線,我們都會想到云南的過橋米線,它已成為米線的代名詞,店面幾乎遍布全中國。
米線作為新國民小吃,低調跑出了不少連鎖品牌。其中有家店開遍了全國26省120多個城市,260余個縣級市,還把店開到了國外,擁有700家直營店,年銷售達18億,成為當之無愧的米線單品類冠軍,它就是“阿香米線”。
其實阿香米線最早并不是做米線,而是做拉面的,并且還是一家賺錢的拉面。然而,就在拉面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創始人何勇卻宣布從此不做拉面,要換成米線。 那么,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品類里,它是如何突圍的呢?
“逼上梁山”創立阿香拉面
將時間回溯至1996年,彼時,何勇還是合肥一家電器品牌外派到山東的銷售,憑借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和敢闖的斗志,連續幾年公司整個山東區一半的業績都是由他完成,但他并未收獲與付出相匹配的認可。 辭職后,何勇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職業方向——“電器是我的本行,服裝當時是最紅火的,而餐飲只是街邊店,滿足人們溫飽的一種配套。但從長遠來看,吃飯卻是人們永恒不變的需求”。明確這一點后,他決定將職業賽道瞄準餐飲這一領域,但開一家什么樣的餐飲店?
阿香米線創始人 :何勇先生
機會永遠都是給有準備的人,對于何勇來說亦是如此,堅持十幾年閱讀《參考消息》的他,報紙上一則小新聞觸動了他敏感的商業嗅覺,“內容很簡單,講述一個拉面品牌在國外開出門店,這給了我啟發,或許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
善于學習的他,隨后經過在全國各地進行考察,在山東開出一家名為“阿香拉面”的門店。新鮮的原材料、新穎的門店裝修風格、口感俱佳的食物,讓阿香拉面很快獲得市場認可,并相繼開出幾家分店。
放棄賺錢的拉面,改做米線
然而,就在拉面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
何勇卻宣布從此不做拉面,要換成米線。
令人費解的是,阿香拉面退出市場并不是因為經營不好,而是在發展勢頭正紅火之際,他選擇了退出市場——“一方面是隔壁過橋米線給了我啟示;另一方面,考慮到拉面的廚師都是幫派捆綁,不利于連鎖化經營”。
看清這一市場局勢的他,迅速調整方向,將目標瞄準米線這一單品類市場,并于2000年,在山東淄博開出第一家店,
2
004年第4家店進入青島市場,隨后逐步走向全國奠定今天的行業地位。
其實在當時米線已經是大眾品類,光阿香附近就有好幾家米線店。只有做得和別人不一樣,才能有更大的市場。 阿香作為后來者,如何彎道超車?何勇的三個動作,成功撬開了市場。 1解決餐具保溫問題,在瓦罐上下大功夫
米線不像米粉只是隨便用碗把煮熟的米粉一盛就行了,米線和湯是分離的,而且主料(肉)是生的,還需要放進湯里燙過、配菜也必須要有! 當時市場上都是用碗做餐具,保溫效果非常一般,顧客必須一上桌就開始吃,不然主料根本燙不熟,但是湯卻冷的非常快。何勇想到如果能解決這個保溫的問題肯定會吸引很多人。 何勇決定用瓦罐做餐具,因為老祖宗做米線就是用瓦罐裝,瓦罐能夠封存熱量。于是他們摒棄整個市場都在用的碗,用上瓦罐,并且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迭代。
第一代瓦罐有兩只耳朵,具有傳統民族特色,很多顧客一下子就喜歡上,可以自己DIY,拿起米線啥的就往熱湯里加。但是這個造型容易燙傷顧客,于是阿香繼續調整,邀請日本設計團隊研發了瓦罐2.0系列,不僅保持了高保溫性能,還從中國古代飲食器具“鼎”上汲取靈感,詮釋了設計的極致美感。 而在如今互聯網發達的時代,阿香也抓住外賣市場,研究出一款適合米線打包的碗出來。僅僅一個容器,阿香就付出了極大的心思。
2推出多種口味米線,出品標準化是關鍵 除了餐具的特殊之外,阿香還具有多種口味!而一般的米線只有辣或者不辣這兩種口味。 這來源于有一次何勇去吃火鍋,發現火鍋有原湯的,還有麻辣,為什么米線不可以?于是何勇就抓緊時間研發出了一款麻辣米線,推出市場后顧客非常喜歡。后來再有了番茄等各種各樣口味的。有了適應各個地方的口味,才能走遍全國。
3入駐商場,場景化玩法打造品牌記憶 在阿香米線誕生之前,米線市場還是以街邊店為主,規模較小,而何勇和創始團隊旗幟鮮明地提出“進Mall”的選址原則。 因為阿香第一家、第二家店也都開在步行街上,后來他發現兩個問題:在步行街上其實就是和房東打交道,漲租、不續約等很多問題會困擾著你;步行街上有很多同行競爭者,他們賣得好就會開第二家、第三家、第十家,而后開啟瘋狂的價格戰。
于是,購物中心成了阿香米線的選址方向,也決定了它必須實現并不斷提升品牌勢能,因為商業體也在不斷升級。 阿香米線一開始就非常注重門店環境的打造,利用場景化玩法來形成品牌的差異。在不斷擴張過程中,它采取店店迭代的方式,新設的門店控制在80-120㎡,會在保持使用原木、苗族等標志性的元素基礎上,相應地作出風格調整,融入一些新元素。 比如,上海七寶萬科廣場店的設計取自云南的苗寨,門店的圖騰、象形文字等意象十分抓人眼球。最終當每個門店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時,品牌勢能自然也就提升了。
“一店一景”使其成本比以往同一個風格連續復制高出30%。但是,為了能夠與米線行業其他品牌形成差異化,團隊還是堅持在這一方面下功夫。
搭建品牌連鎖化之路
隨著產品越來越豐富,阿香米線的店面也越開越多,其供應鏈的建設就成了品牌發展非常關鍵的環節。 為了保證每個門店的出品標準化,阿香米線在發展初期就成立了品控部門,并選擇了自建物料工廠的方式,自行解決倉儲、配送、物流,為規模化運作打下根基。
在阿香集團CEO耿軼群看來,快餐企業要做到產品可控離不開工業化生產,安全穩定的采購渠道、合理的利潤獲得都是快餐連鎖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據她回憶,為了做好番茄米線,創始人何勇要求團隊去新疆采購番茄,因為新疆的日照好,番茄最香,但在十幾年前,長距離運輸生鮮的條件并不成熟,團隊想出了各種辦法,最后選擇在當地把番茄做成醬后拉回來。 在行業人士眼里,原產地采購是產品品質的一大保障,也明顯增加了采購成本,但這也恰恰是阿香米線與一般米線形成區隔的地方。
品控的前提是形成機制、流程,而這些流程需要人去落實,連鎖店的人才管理同樣十分重要。為此,阿香米線早期到麥當勞的人才培養基地——漢堡大學招納培訓人才,并為品牌制定人才發展計劃。 要知道,餐企在做連鎖時最容易出現一店一味的問題,品控和人員管理是中國餐企普遍會面臨的問題。而對阿香米線而言,打牢品控和人才管理,品牌的連鎖化發展自然有戲。
多措并舉,欲造“餐飲航母”
已經是單品類冠軍的阿香米線,并不滿足這一成就,
“我們要做整個餐飲行業的老大,阿香要成為一個餐飲航母企業”
,談及未來目標何勇抑制不住激情。
2015年,將總部搬至上海,便是阿香米線朝這一目標邁出的第一步。
在采訪中贏商網發現,在感性的文藝氣質之外,則是他對整個行業的理性判斷,“當下是餐飲行業最好的時代,再過5年餐飲市場格局將形成,很難有新的機會去突破,阿香要抓住這個機會,主動進攻”。
“盡管很多餐飲人看到的是餐飲行業遍地狼煙,競爭激烈,每天傳遞的信息都是80%餐飲倒閉了,但這是一個過程,不代表未來。”何勇認為,未來餐飲將會分為兩大體系,一是直營體系,二是加盟體系。
為了打通全產業鏈,何勇做了一個戰略性的改變。在堅持阿香米線直營的同時,他開始大規模介入加盟領域。目前,阿香集團已經孵化了8個品牌,覆蓋麻辣燙、火鍋、雞排等不同品類。
其中,哚哚米線開業短短幾個月,已經進駐了不少商場,簽約加盟超過100家;煮田農場麻辣燙已經擁有30多家加盟店;狐貍爸爸雞排剛開業的第一家店,生意也非常火爆。這一切,都得益于阿香在行業19年的品牌積累。
與此同時,阿香米線已將目標瞄準國外市場,2018年4月阿香米線首家海外門店在日本開業。這只是阿香走出國門的第一步。
目前,阿香米線門店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重慶、成都等多個城市,并與萬象城、大悅城、來福士等眾多國內標桿項目達成戰略合作。2018年,它大舉拓店,在全國范圍內拓展300家,2019年底更將開至1000家。
小結:
其實,無論是選擇拉面還是米線、選擇街邊還是商場……這些問題看起來隔靴搔癢,但組合起來,選擇一條清晰的路,全方位布局并堅持做下去,或許就別有洞天。 “春江水暖鴨先知”,阿香米線越活越好的原因就在于,其提前洞悉了消費趨勢,并且堅定地做了下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