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剩菜盲盒”悄然興起,是撿漏還是踩坑?

時間:2023-04-21 07:28:29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近日,一到晚上八九點,南京的多家烘焙店在打烊前,會有一些前來取“剩菜”的顧客。他們大多二三十歲,向店員出示手機上的取件碼后,店員會將一個封好口的袋子交給他們,完成交易。這就是盲盒家族的新成員——“剩菜盲盒”。當然這種“剩菜盲盒”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剩菜,而是烘焙店鋪將臨期食品或者當日未售出的商品,以“剩菜盲盒”的形式在一款名為“惜食魔法袋”的小程序上出售。通常,袋中食物的價值會超過盲盒的售價,主打的就是一個物超所值。

  想要購買還得拼手速 目前僅限店內取貨

在這款小程序上,記者發現,目前南京地區的店鋪以烘焙為主,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店鋪和連鎖店。在主頁上,不同店鋪上架盲盒時間不同,有9點、14點,還有的甚至在午夜0點才能開搶,價格從11.9元到15.9元不等。隨機點開一家店鋪,發現預約的人不少,好評率95%。有購買過的消費者評價道:“好棒!感覺很劃算,一個雜糧面包、一個貝果、一個咸口面包。”“一個雷神、一個蔓越莓貝果、一個巧克力可頌,滿意加滿足。”

按照操作,記者選擇了位于建鄴區某商場內的一家烘焙店,訂購了一份價值15.9元的“盲盒”,并于當天晚上9點到店取貨。到店后,記者向店員出示了取件碼,店員隨后在一旁的貨柜上拿了一個封好口的袋子交給記者。現場打開袋子后,里面一共有3個包好的面包,價格對應店內的貨品標簽分別是:23元的杏仁可頌、12元的咖啡餐包和10元的德國結。店員表示,袋內的面包都是當天生產,近期到店取“盲盒”的人很多,每天都能賣完。

在雨花臺區的另一家烘焙店,記者訂購了一份價值11.9元的“盲盒”,里面分別是24元的爆漿楊枝甘露和12元的芝士餅餐包。在店內,住在建鄴區的陳女士在附近逛完街后來取“盲盒”,她是看了社交平臺的推薦后特意下單試試。“這個還挺劃算的,只花了三分之一的價格。這兩天的早餐不用煩了,就是取貨時間有點晚,不太方便。”

  “剩菜盲盒”起源丹麥 新概念“薅羊毛”走紅網絡

“剩菜盲盒”這個概念起源于丹麥,2015年,丹麥一家公司開發了一款名為“Too Good To Go”(意為:棄之可惜的好東西)的App,餐廳、超市、烘焙店等均可入駐。店家可以上線當天快要過期的食物,通過“Magic Bag”(魔法袋)的形式打折出售。消費者可在App上預約下單,到店取貨。這種方式既可以幫助商家處理當天賣不掉的食物,避免浪費;又可以使消費者以折扣價買到食物,節省生活成本。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數據顯示,每年約有25億噸的食物被浪費,重量相當于25萬個巴黎埃菲爾鐵塔。Too Good to Go成立近8年,目前用戶覆蓋17個國家。據該公司2021年度影響力報告顯示,僅2021年一年內,就節約超過5200萬份食物,按照每人每天三頓計算,足夠5萬人吃一年。

在視頻網站上,不乏一些身處國外的視頻博主開箱測評“剩菜盲盒”。以B站博主HOLA小測佬為例,在他的賬號內,專門有個“剩菜盲盒”合集。該合集目前上線14期內容,記錄了來自西班牙、德國、意大利和印度等國家的“剩菜盲盒”。這些“盲盒”里既有當地特色美食,也有商超臨期食品,可謂是包羅萬象。

概念進入國內后,一眾“剩菜盲盒”平臺也登陸各大城市。其中成立于2021年的“惜食魔法袋”以長沙為起點,目前已覆蓋北京、廣州、上海、南京、成都、武漢、杭州、合肥等多個城市。在上海,消費者還可以在“袋走PACK-AGE”“兜著走”等平臺上購買諸如烘焙、咖啡、熟食等“剩菜盲盒”,以及零食飲料等商超臨期食品。成都的消費者還可以在“米粒盒子”平臺上選購水果、甜品和減脂餐等食物。

  社交網絡上,關于“剩菜盲盒”的內容也頗多,涵蓋分享、打卡與攻略。

“盲盒”手段銷售臨期食品 是金點子還是餿主意?

其實,為了處理臨期食品,商家早就想過各種法子。比如,有些烘焙店在晚上8點以后全店商品打折出售;有些壽司攤則會在晚上8點以后推出買一送一的活動;還有一些商超則會將臨期牛奶和新鮮牛奶捆綁出售,以達到清理庫存的目的。如今走紅的“剩菜盲盒”,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促銷手段。

盲盒的形式,決定了它價格低廉、不可挑選的商品屬性。在社交平臺上,也有部門消費者反映“剩菜盲盒”口味不佳、以次充好和不符合預期等情況。“剩菜盲盒”有何安全隱患?對于消費者而言,如何避免“踩坑”?若遇消費陷阱,如何維權呢?

“首先是鼓勵這種形式,現在各方面都在關注餐飲浪費的問題,如果它能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來推廣,是一個減少餐飲浪費的創新舉措。”江蘇省餐飲協會秘書長葛旭東進一步解釋,“但是食物有特定保質期,它不像玩具,你買了不喜歡可以送人或者放著。‘剩菜盲盒’平臺的初衷是反浪費,但消費者可能拿到的商品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那這就可能造成二次浪費。那這種潛在的二次浪費與平臺所倡導的反浪費生活方式,是不是會有背離?”

葛旭東表示,盲盒是以隨機抽選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銷售模式,以食物為銷售內容的盲盒形式是否符合相關部門的要求,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在食品的銷售中,消費者對產品了解得越充分,浪費的可能性就會越低。但盲盒的形式就決定了消費者很難提前了解產品信息,那存在消費糾紛的隱患概率也會變大。”

對此,葛旭東呼吁“剩菜盲盒”平臺應對入駐商戶加大審核力度,同時要求商戶提供相應的售后服務,并在發生消費糾紛的時候及時處理,保證平臺有效運行。對于消費者而言,葛旭東建議選購的時候應謹慎購買,不必一味尋求低價。一旦出現食品安全的方面的問題,應及時向市場監管局、消費者協會或消保委等有關部門進行反饋,維護正當權益。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焦賢穎/文、攝 王瑞楓/剪輯 實習生 陳詩語

  編輯: 華夏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老大,今年我要招一些好品牌過來1

下一篇:第24屆壽光菜博會:智慧農業 科技“靚點” 點靚綠色盛會

相關推薦
  • 預制菜5項大獎出爐,華鼎供應鏈榮獲“最具競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