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美食知多少?老味道里的鄉愁與生財之道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中國傳統美食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享有盛譽。
浙江青田是著名僑鄉,有33萬華僑華人遍及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華僑的巨大影響造就了青田獨特的美食特色,雖然喝咖啡、品紅酒、吃哈蒙已成為青田人的日常,但是青田傳統美食依舊是海外游子魂牽夢繞的“鄉愁味道”。
青田海溪粉干 余自強 攝
隨著社會發展,青田傳統美食受到現代社會的推崇,并隨著華僑華人的傳播逐步走向海外,為青田美食產業注入新活力。
說起僑鄉美食,青田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田魚干”。
在青田縣方山鄉周岙村村民朱旭青家里,有一間四五平方米的小房間是他專門用來烘制田魚干的。一批經過兩天烘制的田魚干一面金黃酥脆,他慢慢翻動每一條田魚干,好讓另一面也充分受熱烘干。
“現在鄉里會烘制田魚干的人已經不多了,大部分人都直接用烤箱烤田魚,雖然方便,但沒有這種古法烤出來的香。”朱旭青說,他采用的是傳統工藝制作烘烤,在木炭上鋪上一層谷糠,把腌制好的田魚一條條整齊擺在鐵絲網上,魚上纏上用鹽水清洗過的松葉,然后慢火熏烤。經過這樣一道道嚴密細致的工序,新鮮的田魚變成了又香又脆的美味田魚干。
青田是“稻魚之鄉”,稻田養魚已有1300多年歷史,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目前,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總種植面積達5萬畝,“稻魚米”助力當地農民畝均增收近千元-人民幣,下同?。
青田糖糕 余自強 攝
烹飪田魚干,青田人最喜歡的方式是與粉干一起炒制。青田海溪粉干是首選。海溪是青田粉干發源地,已有300多年歷史。
浙江青田田魚干 余自強 攝
海溪粉干經傳統手工工藝精制而成,色澤明亮,如銀如絲。冬季是海溪粉干產銷旺季,走進海溪鄉,粉干曬制場隨處可見,村民們在房前屋后忙碌地為晾曬好的粉干打包,再借助電商平臺發往中國各地。如今,海溪粉干產業富了一方百姓。
“這細細的粉干做起來可復雜了,工序很繁瑣。”有經驗的農戶介紹道,海溪粉干不加任何東西,純用早稻米制作,原料和制作的手藝、時間很關鍵。“米一定要用新鮮的,制作過程中是否蒸透,曬的時候陽光和風都是粉干能不能成功的要素。”
近年來,海溪鄉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方式,有效帶動了當地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海溪鄉有19家繼承傳統工藝的粉干作坊,從事粉干生產加工人員約600余人,年產值約2400萬元。2021年,海溪全鄉9個村集體已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
青田糖糕 余自強 攝
僑鄉的傳統味道還少不了一絲甜味,春節前后正是青田糖糕銷售的旺季。清洗粽葉、整備模具、切塊豬肉,混合攪拌糯米飯與紅糖,最后裝入鋪滿箬葉的蒸籠,一屜屜糖糕準備完畢,靜待烹蒸。
“我們堅持傳統手工工藝制作糖糕,糖是用甘蔗熬制出來的紅糖,墊糖糕的箬葉是農民在高山上采摘來的,最后用鍋蒸煮10-12個小時,才能把香噴噴的糖糕端上餐桌。”青田縣知味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葉正榮說,新年里,糖糕有著“團圓”“年年高”的美好寓意。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