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一小碟賣38,在家8元蒸一大鍋!又給你們省錢了!

老粉知道,我每次外出探店,都會偷師一兩味當地特色菜帶回廚房。
既是一種學習,也方便各位暫時沒法親自去逛吃的小伙伴,在廚房品嘗到別處的風景。
今天要給大家安排的,就是上周梅州探店發布之后,呼聲持續高漲的客家筍粄。
筍粄的發明,據說是受餃子的啟發。
客家人祖籍中原,原本是以面食為主。
雖然一路向南方遷徙,也沒忘了原本的飲食文化,每年過年,還是要吃餃子的。
不過南方多種水稻,幾乎不產小麥,于是客家人就用木薯粉和米粉替代面粉,包上山中鮮筍,做成餃子形狀,來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
和口感實在的餃子皮相比,半透明的粄皮,帶有幾分南方的溫婉柔韌。
裹住滿當當的餡料,夾起來會順著筷子向下墜。
餡料的顏色從內透出,有種欲語還休的味道。
它又是不服輸的,入口是Q彈的韌勁,再嚼,淀粉的甘甜和米香隨之而上。
外皮的柔,來自粘米粉,韌,則歸功于木薯粉。
二者的比例很重要,粘米粉太多容易開裂,木薯粉太多又粘牙。
最佳比例我已經幫你們測試好了,木薯淀粉和粘米粉按4:1的重量比最為合適,吃起來有彈性,又不失米香。
餡料跟餃子餡一樣,各家有各家的吃法。
我在梅州吃過一家內餡是純筍丁的,用豬油炒得油亮生香,素菜借了葷味,清清爽爽,卻也滋味十足。
但自己在家做,我建議你們加點五花肉進去,有葷有素,吃起來更滿足。
我還往里頭加了香菇和蝦米提鮮,量不多,不會和筍丁搶風頭,但這山里的鮮與海里的鮮匯聚一堂,味道就更上一層了。
你們有自己喜歡的配料,也可以一塊兒切了拌進餡里,做出你家的專屬味道~
- 客家筍粄 -
[ 食材 ]
粄皮:木薯淀粉160g 粘米粉40g鹽2g 開水150-160g
餡料:五花肉/梅花肉80g 筍150g 香菇20g 木耳20g 蝦米10g 胡蘿卜20g香蔥2根 生抽1小勺 蠔油1小勺魚露1小勺 胡椒粉1/2小勺 糖1/2小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蝦米、香菇、木耳提前半小時用溫水泡發,再撈出洗凈
2.筍切成粗粒,用開水浸泡10分鐘,瀝干待用
我使用的加工筍片,口感清甜,簡單開水浸泡即可去除澀味
若使用新鮮筍,建議用焯水燙1-2分鐘去除澀味,再瀝干待用
3.香菇、木耳、蝦米、胡蘿卜切丁,香蔥切成末
4.五花肉/梅花肉剁成粗顆粒肉末
5.起鍋倒入1大勺食用油,燒至四五成熱,加入肉末炒散,煸出油脂,加入蔥白炒香
再加入筍丁、香菇丁、蝦米煸香,加入1小勺生抽、1小勺蠔油、1小勺魚露、1/2小勺胡椒粉、1/2小勺糖調味,翻炒均勻,起鍋前撒上蔥綠,晾涼待用
6.碗里倒入160g木薯淀粉、40g粘米粉、2g鹽,緩緩加入150-160g剛煮開的沸水調成絮狀,晾涼片刻
每種木薯淀粉和粘米粉的吸水性有差異,可以一次性倒150g沸水,再根據面團干濕程度,添加冷水或粉調節
7.將晾涼的絮狀面團轉移到案板揉成團,多揉幾下,讓面團更加細膩
若面團偏干,可適量添加少許清水
8.面團搓成長條,分成15-20g的小團,桌面撒少許淀粉,壓扁面團,搟成5-8mm厚的圓片
9.包入15-20g餡料,捏成月牙形,可用剪刀修剪邊緣,底部涂少許食用油防粘
10.蒸籠墊上油紙或紗布,碼入包好的筍粄,再放入上汽的蒸鍋上蒸10-12分鐘
出鍋晾涼后涂上熟油,讓表皮更潤更好吃,也可以達到防粘的效果
客家人吃筍粄,還有一個提味的絕招,就是在蒸熟的筍粄上細細撒上一圈沙茶粉。
筍粄清淡爽口,被咸鮮的沙茶粉一抱緊,風味立馬提了幾個度。
沙茶粉是一種類似味椒鹽的調味料,它混合了花生粉的香、辣椒粉的辛、花椒粉的麻,咸香中又帶著微甜。
各種風味都有,但又不會過分刺激味蕾。撒在筍粄上,就像白粥里的咸菜,是極為點睛的存在。
我一位梅州當地朋友說,以前小時候,當家里開始做筍粄,就說明冬來了,快過年了。
一家人圍在飯桌上包著筍粄,有說有笑的非常熱鬧。
家里的筍粄,要數外婆和媽媽包的最飽滿好看,小孩子包的,長相一般是七扭八歪的,但大人也不嫌棄。
一屜子蒸熟了,她總是等不及刷熟油的步驟,就著急著往碗里夾,每次都要吃掉2大盤,撐得走不動道才心滿意足。
現在長大了,吃的東西多了,對筍粄的喜愛,也沒小時候那般饞得緊了。但提到這些往事,她還是忍不住嘴角上揚。
國慶快到了,很多外出務工的人都會趁著這個小長假回老家一趟,也是一個舉家團聚的日子。
2020是特殊的一年,重逢與相聚來得格外珍惜。
今夕何夕?有家人作伴,有記掛的人放心上,就是最好的良夜。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