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觀察|矽遞科技“闖關”創業板上市:半數子公司虧損、90%營收“依賴”境外市場、曾四年期間少列營收致少繳稅被罰

近日,深圳矽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遞科技)提交的IPO招股書審報稿獲深交所受理,計劃通過募集資金投入到超低功耗智能傳感系統產業化項目等四個項目,合計使用募集資金約7.75億元。從招股書數據來看,盡管報告期內,矽遞科技不管是營收還是盈利同比均為正增長,但其中的風險點顯而易見,包括半數子公司存在虧損、作為與半導體行業高度關聯的企業高度依賴境外市場。
營收、采購高度“依賴”境外
其中九成營收“靠”境外市場
根據矽遞科技招股書,其主營“邊緣計算硬件、網絡通信硬件、智能傳感硬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時,不管從營收來源還是原材料來源,均高度“依賴”境外市場。如招股書所言,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所需的關鍵元器件主要來源于境外供應商。公司產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主控板、集成電路、印制電路板、傳感器、無線通信模塊等電子料。近年來,受到新冠疫情、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半導體行業供應出現不穩定的情形,另一方面,下游汽車電子、物聯網等行業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加大,因此半導體行業整體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公司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部分半導體產品出現了市場供應緊張、成本上漲情形,給公司生產及訂單交付帶來了不利影響。
另外,招股書顯示,矽遞科技主要的收入亦來源于境外,其中北美和歐洲是公司最主要的銷售市場。報告期各期,公司境外采購金額分別占各期公司采購總金額的比例分別為41.29%、47.87%和 49.37%,公司從境外市場實現的收入占各期收入的比例均在85%以上。報告期內(2020年—2022年),矽遞科技的境外營收占比分別為88.93%、92.99%、91.49%,均值達91.14%。近年來,全球面臨較為復雜的經濟、政治環境,包括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局部經濟環境惡化的情況,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呈現出較強的不確定性。
矽遞科技表示,未來,如果中美雙方未能達成友好協商,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或公司其他主要海外市場的國家或地區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而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則會影響公司在該國的采購與銷售,或導致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削弱,進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境內外多家子公司“資不抵債”
半數子公司去年出現虧損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矽遞科技擁有 5 家境內子公司和 5 家境外子公司。不過,不管是境內子公司還是境外子公司,均存在有子公司虧損的情況。
其中,矽遞科技境內子公司包括深圳市新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深圳新線)、深圳柴火創客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深圳柴火)、河北柴火創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河北柴火)、成都柴火空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成都柴火)、深圳柴火創客教育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柴火教育),其中,深圳新線、成都柴火、柴火教育最近一年即2022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虧損,分別為-97.50萬元、-28.29萬元、-114.51萬元,并且該三家子公司的凈資產均為負值,即“資不抵債”,分別為-1,159.17萬元、-103.52萬元、-2,670.86萬元。
另外,5家境外子公司中,也有2家出現虧損,即Seeed 株式會社(簡稱日本矽遞)、Seeed Inc.(簡稱美國矽遞),最近一年的凈利潤即2022年凈利潤分別為-62.23萬元、-22.14萬元。其中,凈資產出現負值的分別為香港矽遞、亞希科技、美國矽遞,2022年度的凈資產分別為-50.20萬元、-41.11萬元、-634.64萬元。
具體業務方面,其中, 上述三家虧損的境內子公司,主營業務分別為“原型機生產以及小批量生產,配合公司開展研發輔助服務”、“創客服務,配合公司完成研發輔助服務”、“工程教具產品,配合公司開展研發輔助服務”。
另外兩家虧損的境外子公司即日本矽遞、美國矽遞的主營業務分別為“硬件銷售及服務,為公司在日本區域拓展硬件客戶,并提供售后服務”、“硬件售后服務,為公司在美國地區銷售的硬件提供售后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招股書,矽遞科技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歐洲和日韓等境外國家和地區。而為何兩個重要境外市場,即美國市場、日本市場所在的兩家子公司,去年的凈利潤均為虧損?并且,從財務數據看,美國矽遞2022年度的凈資產為--634.64萬元,已經資不抵債。矽遞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及,公司在中國香港、美國和日本設有子公司,主要負責銷售及技術交流,未直接從事生產業務。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面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監管風險,涉及政策法規變動、政治經濟局勢變化、稅收、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等諸多方面。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可能面臨日趨復雜的經營環境,涉及的法律環境將會更加復雜,若公司未能及時了解相關區域的經營環境、監管要求,或缺少相 應的管理經驗和能力,會對境外經營的業務帶來一定的風險,從而對公司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連續多年少列營收致少繳稅被查
去年觸及海關監管紅線被罰
盡管發行人深圳矽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至今有十年多的歷史,不過在日常經營中也存在觸碰監管紅線的情況。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及其子公司共受到 2 次行政處罰。
其一,《深稅二稽罰[2021]291 號稅務行政處罰》顯示,“公司于 2012-2015 年期間存在少列經營收入 110.58 萬元,導致少繳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2012-2015 年期間,公司通過個人賬戶代發工資,未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117.14 萬元。”2021 年 9 月 22 日,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出具《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深稅二稽罰[2021]291 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對公司 2012-2016 年度少繳納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 2013 年度少繳企業所得稅的行為,處以少繳納稅款百分之五十的罰款94,375.07 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對公司在扣繳義務發生當期應扣未扣個人所得稅行為,處以應扣未扣稅款百分之五十的罰款 585,711.19 元。
其二,《沙關緝違字[2022]1050013 號海關行政處罰》,“2022 年 4 月 9 日,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向沙田海關申報進口一批集成電路貨物。其中一款集成電路產品交期較長且市場價格變動頻繁,公司員工因工作疏忽未及時在 ERP 系統中修正最新成交價格,從而導致報關申報金額與采購金額存在 15,868.80 美元的差異,公司因此存在漏繳關稅 13,201.76 元的情況。公司在內部檢查發現該情況后,主動、及時向沙田海關報明該違法行為并積極配合沙田海關執行查證程序。”
2022 年 7 月 12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沙田海關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沙關緝違字[2022]1050013 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八十六條(三) 項的規定,公司上述行為構成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但鑒于公司主動向海關報明違法行為并經查證屬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十五條(四)項之規定,決定對公司減輕處罰,處以罰款人民幣 3,900.00 元。矽遞科技表示,受到上述行政處罰后,公司及時繳納相應罰款并進行內部整改,上述行政處罰事項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且不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不會對公司本次發行上市構成法律障礙。
(圖片來源:深交所)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