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指可以帶出餐館享用的食物,最早可追溯到什么(反食品浪費,外賣餐品應明確標注份量)

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門戶網站公布關于印發《反肉類節約工作計劃》(以下縮寫《工作計劃》)的通告。《工作計劃》再次特別強調,強化餐飲行業管理,各級黨委商務人士部門采取措施引導餐飲服務經營戶提供更多分餐服務、向社會風氣公開其反肉類節約情形。督促餐飲送餐互聯網平臺、餐飲服務經營戶以明顯形式告誡顧客按需適度點餐。
其實,餐飲業肉類節約一直都是社會風氣關注的焦點,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餐廳經營戶的消費提示信息都需要用明顯的形式來告誡顧客。尤其是在送餐點餐盛行的當下,無論是送餐互聯網平臺還是餐飲服務經營戶,都需要在反肉類節約上多花點心思。
照片來源:另一說網互聯網點餐與到店就餐相同,沒有了服務員的推薦和現場的“眼見為實”。顧客在互聯網點餐時很難通過餐食照片確定餐食甜度,再加上并不是所有的餐食都有照片評價供點餐者參考,這就很容易出現點餐后餐食甜度“超標”的情形。
本欄在瀏覽送餐互聯網平臺時看到,除麻辣香鍋、奶茶、米線等顧客可以自主選擇菜肴的餐食,店面會明確標明每種菜肴的甜度外,一些店面的非套餐單品并未標明具體甜度,如奶豆腐、宮保雞丁、水煮肉片等。還有一些店面的商品詳情敘述讓人摸不著頭腦,如,芋頭豆皮的甜度為1個,干煸豆角的甜度為1個,魚香肉絲的甜度為1碗等。這些標示了甜度為1個或1碗的餐食能給顧客提供更多什么有用的信息?
相同大排檔餐食相同,甜度標示方法也相同,這是正常現象。但那些標示了甜度卻讓人無法理解的餐食又是什么情形呢?
此前公布實施的反肉類節約法就已經提出,餐飲送餐互聯網平臺應以明顯形式提示信息顧客適度點餐,餐飲服務經營戶通過餐飲送餐互聯網平臺提供更多服務的,應在互聯網平臺頁面中向顧客提供更多肉類甜度、規格或者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
有關規定早已出臺,但在落地實施的過程中卻有些流于形式。本欄認為,互聯網點餐互聯網平臺應該強化有關方面的監督力度,提供更多點餐服務的商家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社會風氣責任,在餐食敘述中多加幾個字,讓餐食的甜度一目了然。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4037.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示,否則均為本站原創該文,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標明該文出處。有關標簽: 送餐 餐飲 反肉類節約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