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盈利了嗎(近萬億的外賣市場,商戶卻虧損經營,錢都去哪兒了?)

“租金房貸”“喝茶”“社交應酬”“購物”“充電”“養寵物”……這些關鍵詞構成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圖譜。當中,喝茶乃“二等大事”,僅次于租金房貸。另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2021年在線送餐人均支出,在餐飲消費支出中的占比達21.4%。
在喝茶這件事上,不再圍著鍋碗瓢盆轉的年輕人鐘愛送餐,“二三十塊就能搞定一餐,省事兒。”“送餐已經是很多‘懶人’的剛需。”
有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互聯網餐飲送餐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9340億人民幣。而近萬億的送餐市場背后,卻因收費項目不透明而備受爭議。
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14職能部門聯合發文,指出將上調送餐管理費,降低有關餐飲業經營效率。
多位店家及送餐網絡平臺工作人員近日均向新京報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則表示,并未聽說過此經濟政策,網絡平臺對店家的收費項目尚未調整。盡管如此,資本市場還是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部委消息一出,攜程股價應聲暴跌。
其實,送餐手續費矛盾已久。眼下,14職能部門聯合發力,能否解決頑疾?上調送餐管理費會如何影響送餐行業?賽手效率高的壓力下,部分網絡平臺力推的“無人物流配送”是否可行?
2月23日,經濟日報發文稱,“上調管理費或會影響網絡平臺經濟的估值邏輯,但不意味著網絡平臺民營企業前景堪憂。眼下,困住第三產業的不只是手續費、租金、人工等效率問題,還有消費意愿不足的問題,而后者可能更關鍵。”
全國消費經濟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現代經濟管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洪濤則表示,減稅、降費、緩稅的經濟政策更進一步落實,加上政府加強智能化治理來精準管理市場,還有餐飲店家和網絡平臺加快智能化轉型,一定會產生較好的效果。
圖片來源:攝圖網 01 管理費“(上調送餐管理費)經濟政策剛剛出臺還未落地,暫時沒有相應的措施執行通知,要等經濟政策逐漸落地后,網絡平臺才會相應跟進。”近日,餓了么北京商務人士經理徐嬌(自稱)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此外,淄博、太原等地的送餐網絡平臺工作人員也則表示還未接到有關通知。
消息出爐當天,攜程股價大跳水,至當天收盤,暴跌超14%,收盤價跌破200港元;隨后股價連跌兩天。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南財經新聞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稱,“上調管理費”的確會影響網絡平臺經濟的估值邏輯,但具體影響多少估值,要看最終確定的管理費上調幅度。但送餐網絡平臺前景依然非常可觀,主要是受益于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送餐網絡平臺已經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項剛需。
“引導送餐等互聯網網絡平臺民營企業,更進一步上調餐飲業店家管理費國際標準”,也是禽流感對經濟影響的表現。洪濤認為,2019年底以來,新冠禽流感的影響下,我國第三產業受到的負面影響較大,許多服務民營企業還面臨著諸多困難,此次經濟政策調整要求將有利于促進更進一步減輕第三產業經濟負擔,促進第三產業更好地發展。
目前,送餐網絡平臺餐飲業店家管理費水平究竟如何?
山西太原某韓餐老板王杰(自稱)告訴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他的品牌同時在攜程和餓了么上線,兩家網絡平臺對店家的圖利(收取管理費)方式相同。該店家則表示,網絡平臺的計費國際標準復雜很難算清楚,“我基本是按照攜程管理管理費23%,餓了么管理管理費20%來理解。”
為何說網絡平臺的計費國際標準復雜?
以攜程為例,2021年5月起,其手續費收費項目從一刀切變為階梯收費項目,改變了原來粗放的收費項目方式。其收取的服務費又分為核心技術管理費(手續費)和按期管理費(物流配送費)。
核心技術管理費,由店家信息展示服務、交易服務、商服及客服、IT運維等管理服務費組成,是店家使用送餐網絡平臺時需要支付的實際手續費。
按期管理費,則包括賽手工資、財政補貼服務費、人員培訓、供貨體驗處理和核心技術支撐,是店家選擇使用攜程物流配送時才會產生的服務費。上述按期管理費采取浮動管理費,管理費受物流配送相距、物流配送周末、供貨價格影響而動態變化。
某店家后臺數據顯示,攜程混合送的收費項目規則是核心技術管理費(6.8%)×核心技術管理費折扣系數(85%)+按期管理費(相距收費項目+價格收費項目+周末收費項目)×按期管理費折扣系數(85%)。當中相距收費項目、價格收費項目和周末收費項目均會因具體情況有所浮動。
再來看餓了么蜂鳥專送的收費項目情況,其國際標準版的收費項目分為兩部分,核心技術管理費圖利率20%,按期核心技術管理費為基礎物流費+相距收費項目+價格收費項目+時間加價,周末加價的服務費分別為0:00—02:59每單1元;03:00—05:59每單1.5元;21:00—23:59每單0.5元。
“網絡平臺在相同地區和相同品類的圖利情況相同。”攜程山西某地商務人士經理向新京報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則表示。
首先是相同地區管理費相同。本報記者多方采訪也得以證實,例如淄博桓臺地區餓了么管理管理費為23%,北京東城區為19%,太原迎澤區為20%,比例浮動不大,普遍為18%至23%,具體比例根據區域經理與相同店家的溝通情況確定。
其次,相同品類的圖利情況相同。山西某地區攜程送餐商務人士經理向本報記者則表示,“水果商超利潤相對薄,本身點數就低,全國連鎖屬于全國民營企業合作,整體上點位會上調”。在北京東城區經營水果超市的店家告訴本報記者,不使用網絡平臺的物流配送服務圖利率為6%。
最后,即便在同一區域,相同店家也會有相同的管理管理費。
福建某飲品店負責人陳冰(自稱)向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介紹,攜程與餓了么網絡平臺對如茶百道、古茗等區域連鎖品牌的管理管理費在18%左右,而對只有一兩家門店的個人品牌管理管理費在23%左右。
網絡平臺是否有優惠的管理費規則,店家又如何能拿到優惠?
餓了么北京東城區商務人士經理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北京餓了么店家管理管理費國際標準約為19%,當中已經包含了物流配送、店家管理費等各種服務費,如果后期隨著店家單量和口碑的提升,網絡平臺可以給予一定扶持,為店家申請更優惠的管理費。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目前送餐網絡平臺居高不下的手續費費,令餐飲業處于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加上網絡平臺的“二選一”等條款,讓餐飲業經營空間受到更進一步限制。國家有關部委出臺經濟政策對餐飲業是利好經濟政策,未來也將調低管理費水平。
02 博弈在移動互聯網和各路資本的加持下,我國送餐市場走過了攻城略地和財政補貼大戰時代,進入高速發展期。市場格局也從攜程送餐、百度送餐、餓了么“三足鼎立”發展為攜程送餐、餓了么“雙雄爭霸”的格局,網絡平臺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網絡平臺管理費的矛盾逐漸積攢。
禽流感成為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2020年4月,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與攜程送餐公開對話,呼吁攜程送餐取消獨家合作機制,以及減免送餐服務手續費。
最后,攜程做出妥協,包括將對廣東地區優質餐飲送餐店家加大返傭比例至3%-6%,擴大覆蓋范圍,返傭時間至少延長2個月。
不只是廣東省,禽流感發生以來,多地餐飲協會公開發聲要求攜程、餓了么等送餐網絡平臺降低手續費,包括四川、重慶、云南等省市。
洪濤認為,送餐網絡平臺和網絡平臺上的餐飲店家是一對相互聯系的共同體,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新冠禽流感常態化的背景下,送餐網絡平臺減少相應的收費項目,會更進一步減輕餐飲業的經濟負擔,因為,大多數餐飲業都屬于中小微型民營民營企業,即使原有的收費項目國際標準不變,但是,在業務發展并沒有開展,或者擴大的情況下,中小微型餐飲民營民營企業的經濟負擔仍然較大。
“降費”已成為網絡平臺合規的重要趨勢之一。
2021年以來,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多次提及“引導網絡平臺民營企業合理降低店家管理費”后,這一內容更是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隨后,攜程、餓了么開始主動優化網絡平臺收費項目模式,推行試點“管理費制度化”,減輕中小店家經濟負擔。
2021年,攜程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曾則表示,攜程進行管理費制度化變革的決心來自于前期208場店家座談,為了幫中小店家做好智能化經營、獲得更多收益,“整個行業的大趨勢一定是更有序、更透明、更平等,我們充分尊重店家自主經營選擇權利,嚴格遵循自愿、公平的原則,堅決禁止‘二選一’。”
當時,新京報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獨家獲悉,餓了么也于去年5月在東莞、天津等地啟動管理費制度化試點,但在試點中發現新的收費項目模式對于中小店家的正向影響不大(主要指收入)。同時,餓了么內部啟動“破獨行動”在川渝廣深等攜程腹地實行降管理費手段,總投入10億財政補貼管理費試圖借機翻身。
03 平衡14職能部門出手整治送餐手續費背后是餐飲業的送餐毛利大降,收益微薄甚至虧損經營。那么,錢都去送餐網絡平臺了嗎?
“百團大戰”時期,網絡平臺方不斷財政補貼勢必不賺錢。隨著行業主要份額由攜程與餓了么占據之后,送餐網絡平臺逐漸實現商業化運營。
2019年,攜程成功登陸港股,業績開始扭虧為盈。與此同時,攜程餐飲送餐業務發展增速穩健,2019年攜程餐飲送餐業務發展收入548億,同比快速增長43.8%。餐飲送餐業務發展毛利102億,同比快速增長94.2%;毛利率由13.8%同比上升至18.7%。
受禽流感影響,2020年攜程餐飲送餐營收663億,同比快速增長20.8%。餐飲送餐業務發展的經營溢利由2019年的14.16億增加至2020年的28.33億,而經營毛利率則由2.6%升至4.3%。
后禽流感時代,送餐業務發展快速快速增長。2021年上半年,攜程餐飲送餐營收437億,同比快速增長81.8%;經營溢利35.63億,同比快速增長201.3%;經營毛利率由8.6%改善至10.6%。與之相對應的,攜程全業務發展效率及開支也大幅提升。
由于餓了么歸阿里巴巴集團本地生活服務,有關業績并不詳細。不過,阿里巴巴2020財年全年財報顯示,本地生活服務方面收入254.40億,同比快速增長41%,主要受到送達供貨量及單均價值上升。
阿里巴巴2021財年全年財報顯示,本地生活服務營收315.37億,同比快速增長24%。當中,餓了么繼續提升店家供給和運營效率,店家數量在增加,全國與區域連鎖店在其GMV的占比提升,每單利潤同比改善。
不過餐飲送餐業務發展還有一個按期效率,就是送餐賽手服務費支出。網絡平臺方普遍認為,送餐是微利業務發展,主要靠手續費支撐運轉,效率大頭是賽手工資。攜程財報顯示,2020年,賽手效率占手續費收入的83.1%。攜程送餐每筆供貨利潤是0.28元。當中,攜程物流配送的供貨,單均物流配送效率是7.38元,每筆虧損0.03元。餓了么內部有關業務發展也一直是虧損狀態。
與此同時,賽手勞動權益保障也是送餐網絡平臺需要承擔的責任。
洪濤則表示,由于餐飲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領域,餐飲業的經營毛利率相對較低,目前“餐飲送餐經營毛利率3.3%”,有的民營企業可能會更低。因此,提倡降低對其收費項目的比例,不能夠搞“一刀切”,應從實際出發,具體將當中餐、西餐、快餐、農家樂等分開來看,提倡但不搞一刀切,這樣才符合中國的國情。
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李志起認為,“送餐網絡平臺會覺得自己委屈,源于其認為網絡平臺提供的功能,不僅只是撮合成交的基本功能,還包括對店家上門考察、按期情況監督,食品安全檢查等任務,這些都在無形增加網絡平臺的效率,這些訴求也有合理性。”
04 協同“即便有有關措施,也可以通過修改圖利方案等方式換湯不換藥。”對于圖利率的上調是否能給店家帶來實質性的優惠,上述餐飲老板王杰則表示并不抱太大期望。
對于這種觀點,某送餐從業人士向新京報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則表示,店家賺不賺錢,取決于效率,包括租金、商品質量、價格和營業時間長短等,不單單是圖利點數就能決定的。
攜程、餓了么此前均在推行管理費制度化,從單一管理費變為透明的多層次的管理費,但餓了么副總裁王景峰曾對新京報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則表示制度化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低管理費才能真正緩解中小店家的經營壓力。
攜程到家業務發展有關員工對新京報貝殼財經新聞本報記者則表示,目前運力大頭主要是專送,隨著用工走向合規,效率越來越高,漲物流配送費等管理費是大勢所趨。他還透露,今年攜程內部的部分項目有兩個明確指導方向即“政府合規化”和“降本提效”。攜程核心技術職能部門也在不斷嘗試是否能通過“無人物流配送”接力等方式降低效率。
此前,餓了么曾在川渝廣深等攜程腹地實行降管理費手段反攻,但降幅有限、持續性有限,目前從整體來看,頭部網絡平臺管理管理費較為持平。餓了么業務發展有關負責人士也透露,在管理費調整計劃中餓了么將聚焦經營效率的控制,主要將從物流效率處入手。
洪濤認為,餐飲店家與送餐網絡平臺是一個矛盾統一體,要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要“保護服務領域的民營民營企業的利益”,在滿足市場需求,滿足消費者利益的同時,還要考慮到餐飲店家、送餐網絡平臺以及上游、下游供應鏈主體的利益。
“從管理管理費應該確定應相同的餐飲類型、相同的消費群、相同的產業鏈、相同的區域、相同的餐飲場景來看,要從長計議,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避免倒逼民營企業走低價競爭的發展路徑。”洪濤則表示。
“總體來看,餐飲業和網絡平臺民營企業之間的矛盾,在零售行業、餐飲行業普遍存在,供需雙方總有博弈過程,博弈最終要回歸到理性和公平的層面。想要化解這個行業問題,一方面要鼓勵競爭,讓新興民營企業能夠在行業不被壟斷的情況下,不斷通過新方法、新核心技術、新手段提供更多選擇和機會,優勝劣汰。另外,鼓勵餐飲業通過行業協會、商會和網絡平臺民營企業進行談判,讓更多的小微民營企業能夠通過抱團方式去和網絡平臺民營企業談判、對話,爭取合理利益。”李志起也認為。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4335.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文章出處。有關標簽: 送餐 餐飲 攜程 餓了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