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品行業三成企業比去年同期有增長

原標題:凍品行業三成企業比去年同期有增長
凍品行業三成企業比去年同期有增長
在大的經濟環境之下,2022上半年,凍品行業的生意怎么樣?對下半年又有什么預期?冷凍周刊近期開展了一次調研,并對部分企業進行了重點訪談。
半數企業產銷壓力較大
在上半年業績情況的調查中,統計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整個速凍食品行業形勢并不太樂觀,半數企業都承壓較大。
其中參與調查的生產廠家中,三成表示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上漲。(圖1)
經銷商和供應鏈企業也感受到了同樣的壓力,和生產廠家相比,經銷商和供應鏈企業中業績與去年持平的比例更高,為23.08%。(圖2)
關于業績下滑的原因,無論是生產廠家還是經銷商,超過六成都認為“餐飲渠道受阻”對業績影響最大,還有近半數的企業把票投給了“消費者花錢更謹慎了,消費不旺”。另外,“競品價格搶占市場”和“物流不通暢”也是影響業績的重要原因。(圖3)
冷凍周刊對其中一些企業的情況進行了進一步了解。
提到今年上半年的情況,河南一口福食品有限公司表示,主要的影響是銷售渠道受阻。該公司總經理韓濤介紹,之前學校團餐給公司業績做了不小的貢獻,但今年以來很多學校推遲開學或者學生居家上網課,影響了該渠道的銷量。
部分地區還存在物流不暢的問題。不過在他看來,最大的影響還是體現在消費信心上,“去年我們從5月份開始忙,一直忙到了年尾,中間基本上沒有淡季。就連通常的淡季六七月份,市場的需求量也沒有明顯的降低。但今年人們卻普遍不敢消費了。”
受訪企業提到的情況也跟“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和問題”的調查結果相互印證。67.03%參與調研的企業認為“市場需求不足”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同時還有45.05%的企業正受到上游原料和產品供應問題的困擾。(圖4)
拓渠道、推新品,提升企業業績
面對今年上半年的市場形勢,一些企業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業績不降反升,我們也對業績增長的原因進行了統計。
在業績提升的生產廠家中,超過半數的表示,是因為新渠道的開拓,其次,則是因為推了新品。這種情況在經銷商和供應鏈企業中也基本一致。(圖5、圖6)
對業績增長幫助最小的則是降價,在生產廠家中占比還不足10%。可見,前些年的價格戰,對于業績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小。
另外在參與調研的生產廠家中,有超過7成表示,今年推出了新品,其中有38.46%的廠家表示,新品數量較往年更多,但也有26.37%的廠家表示今年推的新品數量有所減少。(圖7、圖8)
這個統計結果跟冷凍周刊回訪的情況基本一致。
韓濤表示,盡管團餐渠道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公司整體業績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這得益于新渠道的開拓。
“在團餐渠道受到沖擊后,我們就調整重心找配送早餐的經銷商,又趁此機會開發了原來的空白區域,通過輔助經銷商地推早餐攤點等多種方式,對沖了團餐渠道業績的下滑。整體來說,上半年穩中有升,還算可以。”韓濤說。
拓渠道也是三可食品面對市場變化的對策之一。據陳艷志介紹,作為一家傳統的速凍水餃生產企業,三可食品近年來,一直在根據行業形勢的變化開拓渠道。三可食品剛成立時以流通渠道為主,2009年左右開始開辟餐飲渠道,2014年隨著外賣的異軍突起,開始針對外賣研發水餃,目前已經成為業內專業供應外賣水餃的頭部品牌。
這兩年,三可食品結合公司的優勢和在餐飲行業積累的經驗,開始嘗試與餐飲連鎖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為企業做專屬定制。“有的企業需要定制一定克重的產品,有的企業需要某個性口味的產品,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生產優勢和研發優勢,幫企業實現。”陳艷志介紹說,因為專屬定制業務的開展,公司的銷售范圍也從山東、河北、北京等地擴展到了上海、廣州等南方地區,打開了公司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
三可食品還在嘗試直播。不過,和很多企業直播是為了帶貨不同,三可的目的則是招商。“我們在直播平臺上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和產品特色,從而讓更多的餐飲連鎖企業和經銷商群體看到我們,了解我們,進而成為我們的客戶。”
陳艷志介紹,以上多措并舉,三可上半年業績不僅沒有下滑,還有小幅增長。
同樣涉足電商的還有四川龍旺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郭志軍告訴冷凍周刊,近兩年,龍旺一直在嘗試電商平臺銷售,效果不錯。
為了更好地滿足家庭餐桌的需求,龍旺食品還推出了雪花包、糯米雞等多款新品。“這兩年,湯圓水餃等品類的增速放緩,而速凍面點類增速則較快,尤其是早餐餐桌需要的產品,增長迅速,所以,我們就針對市場需求推出了多款新品,目前市場銷量很不錯。”
超四成企業對下半年預期樂觀
盡管上半年的形勢不太好,不過對于已經到來的下半年,業內人士則比較樂觀。
對于下半年的預期,超過四成的企業認為會大幅好轉,只有15.38%的企業認為會更加困難,剩余四成目前則持觀望態度。而對于下半年工作的重心,拓渠道和推新品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圖9、圖10)
陳艷志也判斷,今年下
(本次調研采集樣本數量有限,調研結果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內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