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標準入手修復食品冷鏈斷裂帶

目前國內食品冷鏈物流水平千差萬別,從而導致市場混亂,業內急切呼吁盡快擺脫這種局面。即使冷凍冷藏食品在產地和消費地保持低溫狀態,但如果沒有規范冷鏈運輸,則很難保障質量安全。從今年諸多相關專業會議上,記者無不感受到食品業界專家、企業的擔憂。
“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國內往往只重視源頭和終端,主抓上游生產和下游銷售,而中間物流環節則是一片空白,既沒有標準和要求,更沒有抽查檢驗。”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中食協物流專委會)秘書長張簽名在首屆中國冷鏈物流年會上尖銳指出,我國食品冷鏈標準缺失會帶來兩大問題,一是食品安全隱患,二是大量損耗導致食品行業效率低下。
冷凍冷藏食品常遭反復解凍再冷凍
據上海冷藏庫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冷鏈運輸中鐵路只占2%,公路僅為10%—20%,約有冷鏈車4萬輛。我國很多冷藏庫都是20世紀70、80年代建造,大多只具有儲藏功能,不具備物流配送功能。據上海一家知名超市生鮮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披露,供應商的送貨車輛存在諸多問題,有些供應商根本不用冷藏車送貨,有些供應商即使用冷藏車,也常常不開啟冷藏功能。冷凍食品在運輸過程中已經自然解凍,到了賣場再冷凍,甚至再次解凍后作為冷卻食品賣給顧客,如雞翅就經常發生類似情況。有些食品雖然銷售不錯,但也存在質量安全隱患。近年推出的某品牌“半成品”菜肴,在大賣場銷售不錯。但這一產品以冷凍方式配送到賣場,在賣場銷售現場解凍以后再銷售,如果賣不完再繼續冷凍,第二天再解凍銷售。這樣的經銷方式很難保證食品安全。
冷凍冷藏食品僅五分之一符合溫控標準
另一個嚴重問題是冷凍冷藏食品運輸環節車輛溫控狀態差,商品不合格現象很嚴重。上海連鎖經營協會和上海商學院流通經濟學院共同對上海超市食品安全狀況專題調查發現,有些生鮮根本不用冷藏車。從某外資超市公司對供應商送貨車輛與食品的溫度記錄中發現,該超市上海地區2007年5—6月份供應商送達店鋪的冷凍冷藏食品溫度,在11家供應商中只有兩家合格率為100%,合格率不到20%,其他9家供應商所提供的食品的溫度檢測合格率均低于100%,最低的合格率只有12%。冷凍食品標準溫度應為零下18℃,但該食品實際上最低只有零下13.7℃,最高達到5.8℃。內資超市經營者證實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不僅如此,超市生鮮加工配送中心送往門店的商品也存在同樣問題。車輛設備老化陳舊與多次卸貨是兩個主要原因。車輛老化,溫度達不到食品要求;冷藏冷凍商品混裝,多次卸貨,導致車輛溫度無法達到冷藏冷凍要求。
食品冷鏈標準制定是修復第一步
據中食協物流專委員會反映,這些問題歸結為我國目前沒有食品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可供參考。張簽名表示,中國食品物流業已經進入黃金發展時期,而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嚴重滯后,制定和推行統一標準是加快我國食品物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
英格索蘭 (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經理范賢華認為,從企業發展角度來看,制定相關行業標準是必須的。而對于如何推出這樣的標準,標準的制定應該從哪個角度入手?范賢華表示,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從實際操作來說可以參照美國農業部相關標準,在我國企業實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調整。
上海領鮮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殷海平同時表示,冷鏈行業標準制定不能分割開來看。作為食品物流企業,最重要的是將食品安全送到網點,送到消費者手中,多頭管理會讓冷鏈企業無所適從。冷鏈物流標準的制定應該走出企業看企業。他表示,物流企業涉及的管理層面很多,作為行業內的標準不可能顧及所有的企業胃口,因此,標準的制定應該 “凌駕”于企業之上,是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日常管理的規則,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對企業有約束作用,這樣才能夠使行業標準做到 “站得高,看得遠”。
中食協物流專委會表示,目前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在逐步推出,比如中食協物流專委會即將推出的《易腐食品冷鏈車輛運輸要求》,就是應企業的呼吁和市場的要求制訂的。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上一篇:蒸發器換熱的方式分類
下一篇:鮮果冷藏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