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取餐如何避免?鄭州多個寫字樓推出可加熱、冷藏的智能取餐柜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楊桂芳/文 王訪賢/圖
八零后董浩星,去年嘗試了一項生意:智能取餐柜,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共享取餐柜。
這種看起來類似蜂巢快遞柜、又偏重餐飲盒飯的無人值柜機,一度被人質疑是否帶著偽共享的概念。
【“河東河西”:曾被稱“偽共享”的取餐柜成行業救命稻草】
最先鋪設的地方是鄭東新區的綠地雙子塔,南北塔格鋪設3組餐柜,合計6組。
董浩星曾經計算過一組餐柜的使用頻率,日用700-800人次,餐柜格子平均使用3-4次,使用時間集中在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半。
這種智能儲餐柜在技術上可能并不怎么耀眼,它更像冷柜、熱柜和自助快遞柜的合體。
據董浩星介紹,智能儲餐柜內置冷熱鏈功能,可以加熱,可以冷藏,用戶可以自己設定溫度。你甚至可以把它想象成是智能冷柜和智能保溫柜的合體。
實際上,前幾年共享概念剛剛橫出江湖時,共享取餐柜也緊隨大潮出世。曾經有人將其和共享衣櫥一起劃為“偽共享”概念,因為它不像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一樣大量鋪陳和高頻率使用。
共享行業走得更遠的救命稻草?
商機往往就存在于那一點點人們忽略的“不方便”之中,甚至伴隨著未知而來。
這種一端連著外賣小哥,一端連著消費者的無人柜機,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零距離接觸送餐”。
看似微小的需求,甚至“讓不讓外賣小哥進小區”的爭議,往往就成就一個行業。
據董浩星介紹,當消費者通過外賣平臺下單后,送餐小哥、送貨小哥到達有取餐柜的地方后,只需要開機將餐品放到柜子里即可,取餐柜后臺會生成一個虛擬的號碼發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自主設定餐柜溫度,比如加熱或者制冷,依據自己時間便利性,手機掃碼取餐即可。
全程零接觸、可冷熱存放、定時消毒,成為了智能取餐柜最大的亮點。取餐柜對于企業和白領來說,“用餐難”的問題也可以緩解。
區域供給外賣集中存放、并由物業定時消毒的辦法。
,也帶來挑戰】
目前這種取餐柜并非沒有弊端。
的形式有了變化,比如常常一個公司里二三十人一起點餐,柜子里原本的格子容量不足就顯現了出來。
另外一個問題是,受到餐飲全部智能外送規定的影響,外賣平臺騎手人手不足明顯,外賣小哥往往一個人會等待許多單后同時派發,時間不如之前快捷,一些熱餐溫度難以保障,加熱型智能取餐柜能需求增多,公司需要加大投放量。
據悉,目前與董浩星所在公司新合作的另外21棟樓宇已經發出了將柜子內部容量調大的需求。原本已經鋪設取餐柜的樓
另外,早餐店也瞄上這種取餐柜的優勢,有早餐公司就找到董浩星,希望提供供餐服務,比如豆漿包子等早餐提前夜里放入儲餐柜,第二天消費者直接掃碼取走即可,不再需要到早餐攤點前排隊,忍受等、等、等的焦慮。
據他介紹,公司原本做柜子的生產和定制,后來隨著發展,決定涉水運營,并在鄭州設立格林百奧公司,做共享取餐柜生意。儲餐柜的盈利模式目前相對單一,采用消費者使用一次該柜子支出2角錢左右的費用、最高單價不超過4角錢的辦法,利潤不高。但一套柜子的前期投入并不小,尤其是在寫字樓、小區大量鋪開的情況下,前期配置資金占比較大。
“不過長遠來看,盈利也十分可觀。”董浩星說,由于公司本身就是生產方,生產和運營聯動性強,可以盡快推動運營打通上下游。
據他介紹,根據格林百奧公司的發展計劃,智能儲餐柜以后還將推出智慧餐飲系統,打通餐飲上游,匯聚餐飲企業。
【“零接觸外送”下的競爭,外賣巨頭紛紛入局】
實際上,智能取餐柜生意帶來的競爭早已是白熱化。
早在1月30日,美團宣布率先推出的“無接觸配送”升級為“美團智能取餐柜”。據悉,目前已在北京、武漢、上海和廣州安裝完成并試運行,重點覆蓋醫院、商務樓宇和小區等人流密集的場所。
涉水智能取餐柜生意,美團無疑有著平臺流量優勢,可以讓用戶向取餐柜匯集,同時又基于自身外送端的需求,減輕騎手們的時間負擔。
消費者對智能取餐柜的需求量究竟如何?
據媒體報道,在上海,美團外賣首批“智能取餐柜”試運營滿月后,單臺日均存放量近200單。這一趨勢在美團于3月11日發布的《餐時,各地對智能取餐設施需求大增,80%以上的外賣訂單都選擇了使用“無接觸安心送”服務,各地對智能取餐設施需求大增。
業內看來,從目前外送平臺。
供更多的場景服務,甚至提供文化內涵。
該負責人說,智能取餐柜能走多遠,要看能為消費者和樓宇解決多少痛點,未來能帶來多少配套的服務。
(河南商報編輯 吳冰 吉倩倩)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