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15歲女生弒母藏尸冷庫:殺人犯的父母都是怎樣的

作者:清歡主創團
只因不想讀書,她殺母藏尸三個月
今天,一條駭人聽聞的新聞上了熱搜。
#黑龍江15歲女生弒母藏尸冷庫#
據報道,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興隆二中一名女中學生,年前將母親殺害后,藏尸冷庫三個月。
直到幾天前被發現,目前,警方正在調查此案。
據知情人爆料,女中學生劉某某,今年15歲,與母親發生口角后將母親殺死。
隨后用毛巾擦完血跡,將母親的尸體裝入編織袋,運到冷庫藏起來。
自己則謊稱母親跟陌生人出去了,還以母親失蹤為由報了警。
直到劉某某的父親回家,發現遺體后報警,在警方的調查之下,事情才水落石出。
據興隆二中的老師說,劉某某和母親發生口角的原因是,劉某某不想讀書了,而母親反對女兒退學,倆人起了爭執。
“15歲”、“弒母”、“藏尸”、“3個月”,
每個字每個詞都足以令人觸目驚心。
這一出人倫悲劇著實令人感傷,好好的孩子,為什么會變成殺人的惡魔?
從知情人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家庭存在著這些問題:
父親常年在外工作。
劉某某和母親一起生活。
妻子失蹤,丈夫不聞不問,3個月后才回家。
父親放任未成年的女兒一個人在家。
母親和女兒的溝通不佳,母女感情存在縫隙。
一個不和諧的家庭,一對貌合神離的父母,一個狠下毒手的女兒。
這出悲劇背后藏著的家庭教育缺失,隱隱可見。
更令人驚心的是,在這條新聞底下,有網友評論,自己也有想殺了母親再自殺的沖動。
網友給出的理由是,母親太過偏執。
僅僅因為和母親的關系不融洽,就想著殺人了事,這樣的孩子不僅沒有最基本的孝道,甚至連人性都快喪失。
但是我們又忍不住感慨:
因為父母管教嚴格,親子關系破裂而造成的悲劇,我們見過太多太多了。
為何人倫悲劇頻發?
同樣是15歲,同樣是弒母。
去年也發生了一起這樣的悲劇。
山東女律師張某,離異之后獨身帶著女兒生活。
女兒15歲,正上高中, 因為母親平時管教嚴格,對母親起了殺心。
趁著周六幫母親按摩的時候,從背后用繩索將母親勒死,并將尸體裝在了行李箱。
一個人和行李箱中的母親遺體待了2天1夜,直到被張某同事發現異常報警,東窗事發。
同樣是和母親單獨居住,同樣是母親對孩子的管教,悲劇連連發生,不由讓人感嘆,對孩子管教過嚴真的好嗎?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的是教子要嚴。
例如《圍爐夜話》里就有說,“教小兒宜嚴,嚴氣足以平躁氣”。
意思是說,教小孩子要嚴格,越是嚴厲,越是能夠平服孩子的浮氣。
父母總覺得把孩子管教的足夠的嚴,就能培育出一個優秀的人才,殊不知惡魔與天使之間,只有一線之隔。
近日在日本,也爆出了一起令人膽寒的弒母分尸案。
犯人桐生的母親對女兒要求嚴格,為了女兒能考上醫學院,逼迫女兒重考9年,而且不允許女兒有任何的自由時間。
為了擺脫母親的束縛,桐生離家出走了三次,但是每次都被母親強行帶回來回來繼續考試。
事發當天,桐生因為沒有考過助產士資格考試和母親起了爭執。
在母親摔壞了她的手機,并且指責她是叛徒的時候,桐生情緒崩潰,將母親殺死。
這也是一出因父母管教極度嚴苛造成的慘劇。
還有這些:
因母親摔死自己的寵物,江蘇13歲男孩砍殺母親;
因抽煙被母親打罵,沅江12歲男孩殺害母親;
因和父母起了口角,衡陽13歲男孩錘殺父母;
……
這些父母都不愛自己的孩子嗎?
并不,張律師曾經給女兒寫過一首詩:
掬你于口中
怕熱度焐傷了 初春的嫩芽
捧你于手中
怕溫度融化了 初冬的雪絨花
……
我一直 一直
以為
有缺口的愛
雖不完美
卻想在 不完美中
愛到極致
所有的父母,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在不完美中,給孩子極致的愛。
只是有時候,這些方式,太過執拗,太過傷人。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他們是在奉獻,他們是在犧牲。
父母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綁住孩子,背起孩子,往自己預設的方向走,一邊走一邊自我感動。
可是這份愛過于沉重,重到未成年的肩膀根本承擔不起。
他們極力地掙扎,卻逃不出父母的束縛,于是他們會在沉默中滅亡,會在沉默中爆發。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總說:父母在等孩子的感激,而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個道歉。
溺愛不是愛,是害
再回到黑龍江女生弒母一案,據網友爆料,當時受害者被捅了一刀之后并未致死。
她還跟女兒說不要報警,也不要打120了。
如果這個爆料是真的,不難以想象,這個母親對孩子的愛有多深沉,也有多病態。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遭受到女兒的背叛和傷害之后,居然還心心念念想著替女兒遮掩。
那在平時,這位母親想必也是耗費心血為女兒打算,一心一意地為女兒付出。
結果她的母愛卻縱容出了一個殺人犯。
像極了網友說的:
“我付出全部真心,卻把自己變成你最恨的人;我為了你傾盡所有,卻最終慘死在你的刀口。”
父母之愛有千萬種方式。可最不該有的,就是溺愛。
縱觀以往發生的未成年人案件,哪一個孩子的背后沒有一對放縱溺愛的父母。
在孩子犯罪之后,有一部分父母想的,不是讓孩子伏法認罪,而是拼命為孩子遮掩,為孩子開脫,甚至不惜以身犯法。
2003年,在延安,發生了一起母親幫忙藏尸的案件。
初二學生魏某,多次敲詐勒索同班同學雷某,某次因發生口角,魏某撿起石頭在雷某頭上猛砸多次,造成雷某死亡。
而魏某的母親李某聽說孩子殺人之后,第一反應不是報警,而是“保護”孩子,她帶著孩子到案發現場將尸體掩埋,企圖毀尸滅跡。
最終被警察抓獲,鋃鐺入獄。
這不僅是對孩子的包庇,更是對犯罪的姑息。
在這樣的母親的教育之下,兒子如何能成為一個積極正派的人?
還有沅江12歲男孩吳某康。
在弒母之后,吳某康大言不慚地說:“我殺的又不是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
在他眼里,殺了母親是錯了,但是不是什么大錯。
就這樣一個沒有人倫、沒有良心的人,在父親和爺爺眼里,卻是無價之寶。
在父親和爺爺奶奶的無原則溺愛下,吳某康成了一個喪心病狂的殺人犯。
在吳某康回到案發現場指認的時候,爺爺居然用手輕輕地撫摸吳某康的臉,一臉的疼惜與憐愛。
吳某康的父親也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話:“他還是個孩子啊。”
一個殺了母親的冷血怪物,居然可以被當成孩子去原諒。
被他殺了的母親,何嘗不也是老父親的孩子呢!
作家尹建莉曾說:溺愛不是愛,是最深的害。
你不去教育孩子,總有人會替你加倍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做孩子的榜樣
還記得大連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孩的事嗎?
犯罪者蔡某某殘忍地殺害了淇淇,連刺7刀。
淇淇的舅舅難掩悲憤,含淚說道:“我就想知道,到底什么樣的家庭教育,能‘培養’出這樣一個兇殘的人!”
什么樣的家庭呢?
根據法律,未成年犯罪,父母是需要承擔起民事賠償責任的。
在法院判決之后,蔡某某的父母拒絕執行賠償。據受害者父母說,蔡某某父母名下有海鮮攤位和兩個櫻桃大棚,有實力卻拒不賠償,寧愿被拘留。
就連道歉,都是在事發一年后,才公開道歉。
犯錯就要道歉,人人皆知,更何況是殺人!(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
他們真的有歉疚和悔過嗎?
恐怕是迫于輿論之下,才不得不登報道歉。
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之下,蔡某某又怎么會做個好人?
魯迅在《上海的兒童》里有一段描述:
“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方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
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
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使他畏葸退縮,仿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
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
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這段話說盡了中國的家庭教育。
一是溺愛,從不管教,讓孩子在家里稱王稱霸,但是這樣的孩子到了外面反倒成了軟腳蝦。
二是苛責,動不動就言語呵斥、竹筍炒肉,讓孩子懼怕,對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要管教到底,但這樣的孩子卻失了靈性。
過嚴或者過寬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全的。
到最后,孩子會變成什么樣呢?我們誰都不知道,可能是教子成龍,但更多的是讓子成蟲。
寫這篇文章,目的不在于譴責父母。
全天下的父母,沒有一個人,會想花十幾年的時間去培養一個殺人犯。
只是在發生了這么多的慘案之后,我覺得大家也該有所反思。
每一個未成年殺人犯的背后,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
父母或溺愛成災,或禁錮孩子的自由。
在一起起案件的背后,家庭教育任重而道遠。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映射出家庭教育的正確與否。
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而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榜樣,便是教給孩子正確的三觀。
作者:清歡主創團,首發于公眾號清歡讀書會旗下家庭睡前伴讀,全國中小學生和家長都在看的深度教育號。0-18歲孩子的家庭教育平臺,集合專業實用的育兒干貨,睡前故事,親子閱讀。每天閱讀半小時,讓每個家庭輕松成長!
【爸媽營投票】
~ 近期爆款 好物推薦 ~
點? 貝嫂、凱特王妃夏日穿搭美翻了!優雅減齡,顯瘦5斤!超顯氣質的真絲襯衫,1件能當8件穿!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