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程冷鏈確保農產品質量

零售商超是農產品流通的重要渠道。近年來,以家家悅等為代表的零售商超企業通過“農超對接”模式,形成了“生產基地→生鮮物流中心→冷鏈運輸→超市”一條龍產業鏈,不斷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為消費者提供了更高品質的農產品。
家家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家家悅”)是以大賣場和綜合超市為主要業態,以區域一體化物流為支撐,以發展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食品加工產業鏈為保障,以經營生鮮為特色的全產業鏈、多業態的綜合性零售服務商。其首創“基地+超市”的農超對接模式,形成了“生產基地→生鮮物流中心→冷鏈運輸→超市”一條龍產業鏈,全程實現四冷雙追溯,并建立了農產品從基地→生鮮物流→冷鏈運輸→超市的全程冷鏈體系,被商務部評為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示范企業。
在本次專題中,家家悅物流總監邢洪波從零售商超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角度,介紹了家家悅在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特別是農產品冷鏈“最先一公里”方面的做法和成功經驗。
邢洪波
家家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總監
農產品從產地采摘后一直到移交物流運輸之前,保證食品質量與保鮮效果是至關重要的,我國每年因為采收不當、采后處理技術落后、貯藏條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損耗的果蔬產品超過1億噸。
記者:首先請介紹一下零售商超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特點和現狀。
邢洪波:零售商超農產品需要從田間采摘最先一公里、倉儲、加工、運輸、門店銷售全程在低溫環境中,對物流的時效性和安全性有著嚴格要求。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體系尚未成型,缺乏專業化和規模化,沒有形成連貫成型的高效物流,流通中出現斷鏈造成較高損耗;同時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周轉筐為例,當前全國各地供應商仍使用自有周轉筐標準,無法進行互換和流通,目前全行業按照國家標準全部使用600mm×400mm周轉筐,但深度、形式沒有統一標準,仍存在斜插和折疊等不同形式,沒有按照單品或者柜組對周轉筐制定相應標準,損耗高,提高企業倉儲運輸成本。
其次,在農產品冷藏硬件與軟件信息技術方面不匹配,分布發展不均勻,田間地頭最先一公里、加工中心、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專業運輸設備、冷藏冷凍設備與信息技術管理,缺乏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物流前端農產品的品質與保鮮效果大大降低。同時,由于目前冷鏈行業監管力度不夠,對認證企業資格把關不嚴,部分商家沒有嚴格執行冷鏈運輸標準,導致農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直接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安全。
記者:零售商超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好處?
邢洪波:零售商超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對農業、流通業、物流業都具有促進作用,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帶動就業、農民增收,提高消費者生活品質。
從農戶層面看,可以帶動項目周邊農產品基地發展,作為產地型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家家悅在全國建有生鮮農產品物流中心6處,帶動周邊的農產品基地發展和升級,進一步發展訂單農業,推動基地+物流+超市模式進一步完善,可帶動5000戶以上農戶實現增收,每年直接或間接帶動農產品采購額增加20億元以上。
從消費者層面,全程冷鏈一體化,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生鮮物流中心→冷鏈運輸→超市”的全程冷鏈體系,全程系統溫度監控,全程采用標準化配送,并建立了農產品的可追溯體系,對農產品全程溫濕度、來源去向可追溯,保證商品的品質安全、到店新鮮,使消費者第一時間享受到新鮮健康的食品,讓消費者食安心安,提升市民消費品質。
從社會層面,冷鏈一體化,對生鮮農產品進行統一采購、統一檢測、統一加工、統一配送,具有很強的成本優勢,并且商品品質得到保障,可以對區域中小連鎖超市、餐飲、酒店、食堂開展社會化配送服務,滿足各類中小企業對生鮮半成品、生鮮成品的原料需求。強大的冷鏈倉儲能力,發揮生鮮物流中心的蓄水池作用,可以應季儲存、反季銷售,保障市場持續供應。對季節性農產品大量上市或農產品銷售困難時,大量采購并儲存,既幫助農戶解決了農產品的賣難問題,又能通過反季銷售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
記者:請介紹家家悅的縱向一體化農產品全程冷鏈模式。
邢洪波:家家悅集團自2000年開始,先后在威海、煙臺、青島、濟南、張家口、安徽建有生鮮農產品物流中心6處,1處生鮮PC加工中心及1處中央廚房,首創“基地+超市”的農超對接模式,形成了從生產基地→生鮮物流→冷鏈運輸→超市的一條龍產業鏈,全程實現四冷雙追溯。
家家悅通過實行基地冷鏈對接源頭采購、溫度帶管理全程冷鏈監控,輔以標準化周轉筐和全程不倒筐運輸,形成了農產品基地、運輸、配送倉作業、配送、門店陳列等縱向一體化全程冷鏈模式,配送效率提高37%,損耗降低23%,實現“早上在田里、中午在店里、晚上在鍋里”的生鮮標準。
在生產基地環節,通過深入開展農超對接,與200多個合作社建立直接合作關系,與全國2500多家廠商建立廠家直供模式,實現了所有食品的源頭直采。同時,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制定了涵蓋農產品生產、運輸、配送、加工、銷售的全過程、一攬子標準,指導農戶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生產,實現了商品質量的產地化控制。
在倉儲物流環節,通過自有冷鏈系統,包括恒溫庫、速冷庫、冷庫、冷藏車等多種冷鏈設施,并對所有冷藏車設置冷鏈恒溫監控系統,對有冷藏需求的生鮮農產品進行全程冷鏈控制;另一方面,通過建立高標準的生鮮農產品安全檢測體系和可追溯體系,在物流配送中心建有檢驗中心對生鮮農產品進行采購、生產、運輸等環節質量安全監控手段。
記者:作為零售商超企業,家家悅對農產品冷鏈特別是最先一公里方面的管控上有哪些關注點?有哪些具體做法?
邢洪波:農產品從產地采摘后一直到移交物流運輸之前,保證食品質量與保鮮效果是至關重要的,我國一年因為采收不當、采后處理技術落后、貯藏條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損耗的果蔬產品超過1億噸。果蔬等生鮮農產品流通損耗率高達20%~30%,而發達國家僅為1.7%~5%。所以我們非常注重物流前端的農戶標準化、規范化生產。
![]()
![]()
作為以生鮮食品經營見長的連鎖超市,家家悅始終把質量管控作為最核心的競爭力,全力保障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具體做法包括:
(1)首創“基地+超市”的農超對接模式,實現商品質量的產地化控制,從源頭上控制商品準入。
(2)投資建設生鮮PC加工中心和中央廚房系統,實現集中加工+統一配送,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標準化生產提高品質。
(3)投資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實時在線管控平臺,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過程進行實時在線管控,通過北斗、GPS定位系統、電子溫控等技術,對公司500多輛冷鏈物流車進行全程定位監控,統一指揮調度,實現農產品生產、運輸、配送、銷售全過程的實時管控,不僅保障了物流配送過程的食品安全,而且有效提升了物流管理效率。
記者:家家悅是如何應對農產品冷鏈物流中的難點?有哪些經驗可供分享?
邢洪波: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農產品采摘后直接進行預冷加工,而我國在果蔬采后預冷不到位,貯藏和運輸管理技術匱乏,導致損耗巨大。而家家悅自建了生鮮PC加工中心,提高農產品預冷加工能力,有效降低最先一公里損耗。
當前全國各地供應商都有自己的周轉筐標準,但是規格不統一,不能進行互換和流通,會造成很大的損耗。為了減少損耗,實現全程不倒筐,目前家家悅生鮮物流按照國家標準全部購買使用600mm×400mm周轉筐,從基地包裝開始,一直到門店銷售,全程無需倒筐,有效的降低農產品的損耗。但在深度、形式上仍沒有統一標準,仍存在斜插和折疊等不同形式,沒有按照單品或者柜組對周轉筐制定相應標準,例如,強制界定黃瓜、西紅柿應該使用什么樣式、高度多少、深度多少、標準重量多少等等的周轉筐,在全國進行推廣,行業內也能從基地采摘、裝筐、裝車、運輸、配送倉儲、冷鏈運輸到門店卸貨、門店銷售整個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損耗。
單元標準化與配送超載并存問題。配合國家號召積極推廣物流單元標準化,全部使用1200mm×1000mm的國際標準托盤,車輛貨廂的尺村標準也需要改變,保障全程帶板運輸。同時,現在各地限行區域太多,采用小型化車輛配送城市中心越來越普遍,為了提高農產品裝車效率與溫度保證,所有配送車輛安裝尾板、制冷機,容易導致農產品運輸出現超載現象。目前對于上路超載標準已有調整,希望政府可以根據相關道路運輸情況,明確冷藏車出廠標準、審核標準、運營標準一體化方案,提高冷鏈運輸效率,降低冷鏈物流成本,更好的推進冷鏈物流發展。
記者:您如何看待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圍繞農產品冷鏈物流,家家悅未來還有哪些規劃?
邢洪波:2019年以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提及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一方面對于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目標、冷鏈運輸行業標準以及冷鏈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等方面給予了指導;另一方面,在行業下游產業相關政策中對冷鏈物流產業建設提出了需求。隨著政策的推動,市場的反應正在不斷放大。未來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一定是向規模化、自動化、信息化、標準化發展,保障食品安全,滿足消費者需求。
圍繞農產品冷鏈物流,未來家家悅將在體系建設、信息化、標準化方面持續發力。具體內容包括,在物流體系建設方面,擴大配送范圍,建成集中央廚房、生鮮配送、常溫配送于一體的現代化、規模化物流園區。同時引進自動化設備,建設自動化立體倉庫,配備生鮮自動稱重貼標傳送帶、自動碼垛機、無人叉車、機器人揀選等智能化設備,解放人力,實現自動化作業,提高物流效率。
在信息化方面,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建設零售終端的統一訂貨平臺。實現終端要貨簡單化,線下門店統一向訂貨平臺要貨,由平臺調度供應商送貨,以數量控損為軸心,帶動合理定價、科學訂貨協同運作,貫穿營運、采購、配送、加工各個業務環節,結合智能化和便捷性的操作體驗,將精細化管理體現在業務和流程細節中,依托社會化透明穩定的生鮮供應鏈,提升生鮮經營和盈利能力。第二階段:建設采購供應鏈系統。整合基地供應商,形成大采購優勢,通過強強聯手,提供給消費者質量好,價格優的商品,特別是做到安全食品追溯,建設生鮮農產品安全追溯體系。從源頭供應商、生產加工、物流配送全過程追蹤批次。同時建設供應商評價體系,建設信用體系,建設電子結算對帳體系,提升效率,實現共贏。第三階段:建設生鮮配送中心WMS系統,全程信息化管理,物流現場采用現代化設備,平板訂單收貨,直通轉運、波次分揀、RF提貨、自動包裝機吹塑貼標,更好對接農產品基地,加快農產品的周轉,提升效率,減少損耗。
![]()
在標準化方面,實現物流全過程、全方位的標準化管理。同時繼續推廣載具設備標準化及周轉筐全程不倒筐。例如:使用物流行業標準的揀選作業叉車,并配置塑料托盤、SPAR籠車、各種農產品專用的可插式周轉筐等標準化載具,根據商品的特點、商品尺寸及存儲配送的需要來確定標準,大部分農產品從基地、物流入庫、倉儲、分揀、配送門店,全程使用標準化載具來完成,以提高農產品的配送效率,降低損耗。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