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區建成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 嚴把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關”

春節前,郫都區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正式啟用,所有進入郫都區儲存、加工、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進入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進行查驗、全面消毒和采樣核酸檢測,嚴把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關”。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安靖街道海霸王園區的集中監管倉,進行實地探訪。
記者 劉小莉 文/圖
全程消殺保證冷鏈食品安全
早上9時,記者來到位于海霸王園區C8凍庫的郫都區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看到,入口處幾輛大貨車正在排隊等待檢查。在車輛外體消毒區,兩名身著全套防護服、推著消毒噴霧器的工作人員正仔細對車輛表面進行消毒。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進行車輛表面消毒只是消殺工作的第一步。在貨物到達郫都區24小時前,車輛要通過“郫都監管倉”微信公眾號進行網上預約,取得預約信息的進口冷鏈食品運輸車輛憑入場預約確認信息,在門衛處對產品合法性及“四證”進行查驗,查驗合格后登記車輛、人員及產品信息,并進行車身外消毒。
“你好,我們現在要對人和物進行抽檢,檢測結果等待期間,司乘人員可在車上休息。”車輛消毒后,現場采樣人員在待檢區按操作規范對司機和車輛進行抽樣核酸檢測,并做好采樣記錄,抽檢的樣品隨即送檢測實驗室。
“整個入倉流程為網上預約、車輛消毒、抽樣檢查、產品與車輛消殺、儲存轉運。”郫都區市場監管局局長蘭由玉介紹,凡是進入集中監管倉的進口冷鏈食品,經消毒和抽樣核酸檢測合格,才能取得出倉證明上市銷售,相當于在進口冷鏈食品流通環節加了一道“保險鎖”。
全鏈條管理阻斷疫情傳播風險
據了解,整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最大儲存容量達3600噸,可同時容納10臺大型載重貨車裝卸。監管倉嚴格劃分“四區兩室一庫”(車輛消毒區、車輛卸貨區、抽檢區、裝(叉)車人員集中居住區,監管倉庫管辦公室、住倉工作組辦公室查驗廳崗和速凍庫房)功能區,同時,嚴格區分貨物進倉門和出倉門,確保貨物出倉不走“回頭路”,避免交叉污染。
那么,哪些貨物需要入倉?據介紹,所有進入郫都區儲存、加工、銷售的進口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冷藏冷凍肉制品和水產品(持有成都市其它區市縣集中監管倉出倉證明的除外)都必須進入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進行查驗、全面消毒和采樣核酸檢測。
據悉,為保障監管倉正常運行,郫都區成立了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駐倉工作組,由區市場監管局、區衛健局、郫都生態環境局、區水務局、區交警十三分局、區經信局、區能源保障中心、安靖街道組成。下設現場消殺組、衛生管理組、市場監管組、醫廢處置組、綜合保障組 5 個工作組,按照分工落實集中監管倉日常工作任務。
郫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集中監管倉的建立和運行,進一步將進口冷鏈食品檢測關口前移,有效提升精準防控、源頭阻斷、全鏈條管理、全過程溯源能力,從而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